-
〓 一笔负千年重任——追忆恩师、《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
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资料照片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开设油画工作室培育大批艺术英才。代表作为油画《开国大典》。袁运生 江苏南通人,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现任美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作为首都机场......
-
〓 我为父亲抄书稿——钱穆先生《读史随箚》的写作与出版
编者按:本文为钱穆先生次子钱行先生,因最近编辑出版母亲的《张一贯致钱穆家书》,而回忆自己参与《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出版的一段往事。并由这段往事而引出另一段更为久远的往事——钱穆先生写作《读史随箚》的故事。今编发此文以飨读者,借以重温宾四先生的名句:“尘世无常,性命终将老去;天道好还,人文幸得绵延。”这事开始在几十年前。......
-
〓 让中国文学在埃及落地生根——专访埃及知名汉学家穆赫森·法尔加尼
穆赫森·法尔加尼以及他的译作和奖章。一次亲切的会面1月20日晚,穆赫森·法尔加尼穿着宽大的正装西服,略显局促地站在酒店大堂。工作人员引导穆赫森走进酒店会议大厅,他见到了其他9名来自摩洛哥、苏丹、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来宾,大家都在安静地等待。此刻,穆赫森感到心脏已经快要跳到嗓子眼了。终于,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国家......
-
〓 霍春阳:抱常而守一
(资料图片)霍春阳与孙其峰合作作品《山花烂漫》 (资料图片) 提起画家霍春阳,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一抹惊世骇俗的春色——《山花烂漫》。黝黑的山崖间,黄灿灿的迎春花,冲破政治的藩篱,披展艺术的枝条,似龙须,似凤尾,渴望着爆发,期盼着怒放。 《山花烂漫》,用迎春的新生为亿万中国人登高召唤,“一个新的时代终于......
-
〓 走近文艺家·高洪波:文坛多面手,儿童知心人
他是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但他心底最认可的身份始终是儿童文学作家。他与金波、白冰、葛冰、刘丙钧五人组成“男婴笔会”,五个岁数加起来超过300岁的儿童文学作家,以纯真的童心创作了“红袋鼠”“跳跳蛙”“呼噜猪”“火帽子”等系列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走进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的家,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黑一白两......
-
〓 陶渊明的民族属性
伟大的田园诗人、《桃花源》的作者陶渊明(365-427)是哪个民族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陈寅恪(1890-1969)在1944年发表的著名论文《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一文(始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后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9-92页)谈起,因为这个问题就是由这篇论文产生的。......
-
〓 沈从文与文化自信——纪念沈从文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一个人也是如此。有自信才有力量去创造,才能取得更大成就。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沈从文,把诚朴的态度放在创作上,踏踏实实,集腋成裘,打出了一片文学天地,成为著名的作家。在此过程中,他心里鼓荡着的正是对自己文学创作力的自信。几十本小说集的出版,《从文自传》......
-
〓 光明访名家·对话“90后”·周仲瑛:医道无穷 常悟常进
不算大的书房里堆满了书,书桌上除了正在写的书稿和学术文章,还有一堆已经读过许多遍的中医经典。93岁高龄的首届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周仲瑛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这些早已熟记于心的经典仍被周仲瑛放在手边不时翻阅,“医道无穷,常读常新、常悟常进”。出身中医世家的周仲瑛秉承家学、深耕杏林,为奠基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模......
-
〓 纷争逐罢羡优伶,翔空飞钓亦关情——柯润璞与汉学研究
柯润璞和他的滑翔机《元杂剧的戏场艺术》英文版封面一 柯润璞 (James Irving Crump,Jr. 柯迂儒,1921—2002) 是美国汉学界杰出的翻译家和研究元杂剧的开山鼻祖。谈到他的中文名,戏曲研究名家曾永义先生写道:“‘柯润璞’是他英文名字的谐音,其见义则是呈现他道家的修为;而他二十年前所取的‘柯迂......
-
〓 走近文艺家·彭青莲: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内外兼修
她是楚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楚剧代表人物。微信朋友圈里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却浓缩着她日复一日的坚守。从艺50年,她一直“为人民而唱”。如今,她把大部分精力转移至台下,精心培育着楚剧的未来。她希望青年演员不要只做戏匠,要做文艺工作者,内外兼修,德艺双馨。点开楚剧非遗传承人、表演艺术家彭青莲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所有动态都与戏曲......
-
〓 湖州文脉的守望者——文化学者徐重庆的故事
徐重庆近照徐重庆先生(左二)与湖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宋捷(左四)等看望赵景心先生(左三)。供图:湖州市文广新局 初中学历,没有职称,凭什么被高校聘为顾问,指导教授的研究? 一个退休职工,凭什么使一个个文化名人视其为知己,甚至将价值逾亿元的私人藏品捐出委托他处理? 徐重庆,浙江省湖州市电影公司退休职工,一个......
-
〓 视身如传舍 阅世似东流——遥忆魏宏运先生
2021年7月21日上午10时40分,著名史学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魏宏运先生于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7岁。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开拓者、南开史学中兴的领航人和代表性人物之一,历经20-21世纪百年的风雨际会,安然走入历史,留给家人、弟子、朋友无限的哀思。先生床边的书桌上,摊放着翻开的报刊和书籍,似乎在等待主人的再次阅读……那......
-
〓 开拓意识、忧患意识与自强意识——章开沅先生的风格与人格
章开沅(1926—2021)先生于5月28日溘然长逝。他是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创办了饮誉中外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作为辛亥革命史泰斗,他还是口碑极佳的教育家。就像他所经历与研究的时代一样,章先生身上也浓缩了多种角色与阅历,这里面选取任何一个侧面,都很可能是有趣的故事。他出身世家,幼年家......
-
〓 吕澂和他的“唯识美学”
吕澂(1896年—1989年)是近现代哲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美学家,是中国近现代美学的先导。早年的吕澂从日本译介编纂西方的美学理论,并期望参照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1851年—1914年)的“移情派”美学建立“唯识学的美学”。但后来由于吕澂专事佛学研究,对“唯识美学”的建构仅仅停留于设想,并未......
-
〓 大家·同心同行·陈望道:古今中外法,学术中国化
陈望道先生是教育名家,也是学术大师。他平生立足于学校教育而尽心于学术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陈望道在1920年8月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同时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在中共一大后出任上海地方党组织的首任书记。他一生秉持革命信仰,始终以“宣扬真......
-
〓 读书小雅:美食里的故乡情
阅读文人谈美食的文章,情趣盎然。他们不仅能下厨房烹饪一手好菜,更能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吃的渊源、吃的文化,用精雅细致的语言,描绘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读来更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汪曾祺爱吃会吃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很有名的,金庸赞誉他是“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汪曾祺写吃,无论是日常菜馔,还是野味珍馐,文字......
-
〓 胡适在“五四”的日子里
胡适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启蒙者之一。在“五四”之时以及以后的岁月,他是怎样过这一天的? 一 “五四”发生的当日,身为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并不在场。 大约因为教学、写作甚忙,该年前数月,胡适并没有日记或其它杂记留下来。好在他是名人,活动的情况,报刊或其他友人处,还是有记载的。因为在美国时的老师杜......
-
〓 张冠李戴?陈独秀原配并非高晓岚——兼谈民国才女高晓岚其人其事
在陈独秀研究中,最大的乌龙是把他原配夫人高氏的姓名错成了高晓岚。高晓岚实际上是陈独秀的堂小姨子。高晓岚(1899—1992),又名高筱兰、高晓兰,安徽霍邱县洪集人(今六安市叶集区洪集镇)。她是陈独秀原配夫人高氏、第二个夫人高贤萃的堂妹,现代作家韦素园的女友,女作家苏雪林的“学敌”,李大钊和杨荫榆的学生,许广平的好友。高......
-
〓 国学大师刘文典与他笔下的日本(上)
留学日本时期的刘文典卢沟桥事变前,刘文典(右)在北平故居与友人合影《告全日本国民书》胡适题签章太炎书赠刘文典的对联 近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挖掘国学大师刘文典的生平与逸文,试图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打捞,还原这位以性格狂狷、特立独行而闻名的“狂人”的真实镜像。 在搜寻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过去我们所认识的刘文典,其实在......
-
〓 尽心尽性 智圆行方——追记杨敬年先生
1948年,杨敬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张伯苓聘任杨敬年任教的聘书。2016年9月4日,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南开大学教授杨敬年先生仙逝,享年108岁。虽是松龄鹤寿,杨先生的逝世还是让人感到意外。当讣告在南开大学官方微信甫一发布,就有网友回帖叹惜:“早晨刚看到先生当选牛津大学荣誉院士,孰料晚间就听到这一不幸的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