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翰墨往事:“北华南吴”各擅胜场
吴昌硕一生活动范围基本上在南方,特别是在江、浙、沪一带,但也数次北上,且每次北上都必到天津,“问字”于杨光仪。据记载,吴昌硕40岁至67岁的27年间,曾六莅津门。杨光仪,字香吟,晚号庸叟,举人出身。祖籍浙江义乌,在天津设塾授徒,曾主讲辅仁书院,门下多才俊,出类拔萃者,北为华世奎,南为吴昌硕。一南一北,极负盛名,人称“北......
-
〓 美国的“头号中国通”费正清——海外汉学家见知录之八
费正清(约翰·金·费尔班克JohnKingFairbank1907——1991),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博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美国的现代中国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被誉为“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历任美国远东协会副主席、亚洲协会主席、历......
-
〓 他收藏着中国文化史的若干章节——记收藏家方继孝
前段时间收到北京方继孝先生的新书《笺墨记缘:我的收藏三十年》(文津出版社2020年1月版)。他用软笔在衬页上题词:“书写这些人和事的时候,时光似在倒流,场景似在回放。石钟扬先生清正。方继孝 二〇二〇年五月八日。”竖写且有启首印与名氏印,顿添雅趣;也让我感到“时光似在倒流”,我们友谊“场景似在回放”。我与方君结缘于陈独秀......
-
〓 松风传韵:陈衡恪与李叔同的交往
陈衡恪自画像“道人姓陈名衡恪,字师曾,义宁陈伯严先生长子也。风雅多能,工诗词,善书画篆刻。中年以后,技益进,名满都下。执政教育部十年,不为俗习所溺。人以是多。之子封可,亦善画,能篆刻。”这是李叔同出家之后,为陈衡恪撰写的一篇简洁的传记,名为《朽道人传》。弘一法师为朽道人撰写小传,饶有趣味。陈衡恪在日本留学时期,除了鲁迅......
-
〓 胡泊:指间流淌千年岁月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走进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室,时光仿佛慢了下来。一卷已修复完成的敦煌遗书静置在工作台上,熟黄色的卷轴里,千年岁月徐徐流淌。 拍照、制定修复方案、拆揭书叶、选配加工补纸、调制浆糊、修补书叶、压平书叶、复原装帧……工作室里,这些工序周而复始地上演。不一样的是,一件件来自不同年代、装帧......
-
〓 罗久芳:先父罗家伦的藏书
先父罗家伦的藏书数量共约一万四千册。这批累积了九十多年的藏书,曾长期滞留欧、亚、澳、美四洲,搬运经过地中海、印度洋、长江、台湾海峡和太平洋,却都平安无损,没有遭遇天灾人祸。 中国的私家藏书有很悠久的历史,对文化的传承作出过极大的贡献。历代的京都和江南的富庶地带,曾出现过很多著名的藏书世家和他们的藏书楼。可......
-
〓 追思:著名出版家、学者傅璇琮逝世 “缺少他的当代学术史是不完整的”
傅璇琮 资料照片中华书局原总编辑、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傅璇琮1月23日在京去世,享年83岁。傅璇琮一生致力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在古代文史研究领域著述宏富,被学界认为是近30年唐代文史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傅璇琮1933年11月出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2年10月转入北京大学......
-
〓 花台才子——柳永
一座萎靡华丽的城池,一位放荡不羁的词人,一段段纠葛不清的情史,一首首婉约感伤的词曲:柳永,这个备受争议的花台才子,一直昂首走着自己的路。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因家族内排行第七,俗称柳七。这位词史上璀璨的明星,一出生便大方流光溢彩,以他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他一生的传奇:据传,三变出生之时,柳家祖上的......
-
〓 我与商务印书馆
我在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这一课题下所写的两本书《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导论》与《诠释学转向──哲学诠释学导论》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众所周知,商务印书馆是我国最老、最有实力和最有影响的一家出版社,因而使我忆起了我自己多年来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特别是对商务一些我所熟悉和敬佩的老工作人员──他们中有些早已不幸过世──的......
-
〓 陆游的悲性与悲情
【摘要】南宋诗人陆游,因诗词而为后人所称道,属南宋四大家之一。然纵观诗人一生,除诗名之外,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应试科举屡遭败绩,求达仕途却几遇贬斥,就连家庭婚姻也不尽人意,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凄绵绯恻,给诗人带来了一生的伤痛,令人悲叹不已!【关键词】诗人;陆游;悲性;悲情【作者单位】乐平市众埠中学陆游(1125-1210......
-
〓 苏北:汪曾祺的“家常菜”
汪曾祺先生在《家常酒菜》中说: 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 看过汪先生一张照片,穿着毛线背心,系着有图案长围裙,站在一个案子......
-
〓 吴文藻与民国时期“民族问题”论战
吴文藻 1 “社会学中国化”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燕京大学的吴文藻提出来的。那时,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与冰心结为连理,想在建立中国的社会学方面做出一番事业。当时中国的民族学、社会学全盘西化,“始而由外人用外国文字介绍,例证多用外国材料;继而由国人用外国文字讲述,且多讲外国材料者”,“民族......
-
〓 乱世大家 南朝鲍照
乱世常带给人生悲剧,却又常带给文学家创作的源泉。南北朝时南朝的大文学家、淮安涟水籍的鲍照的人生与文学创作,便是这种说法的印证。鲍照出生前的中国历史话说三国中有一魏国,魏国有个大将军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是他篡夺曹氏魏国之心已昭然若揭了。果然,其子司马炎最终篡位,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
-
〓 宇文所安:激活中国传统的“异乡人”
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1972年毕业于有新批评(后期)大本营之称的耶鲁,获东亚语言和文学博士学位。当时的新批评学派虽已严重式微,但它的流风余韵还是影响了在偶遇一本英译中国诗集《白驹》后即“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的宇文所安。他对诗歌的天才感悟力,对纷繁历史表象下内在结构的洞察力,配备上新批评细读文本的理论武装,使他敢于......
-
〓 学人小传:张玉能
张玉能(1943—2022),武汉人。美学家。1967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此后执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曾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著有《美学要义》《新实践美学论》《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席勒的审美人类学》《西方文论思......
-
〓 人物·翘楚·李刚田:豪华落尽见真淳
李刚田,1946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号仓叟。多次被聘为全国重要书法篆刻活动的评审委员,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活动并获多种奖项,出版专业著作30余种。为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
-
〓 为什么哥大会有这些中文资料
——仆人丁氏、费正清、袁同礼、岳良木与百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二战期间的1942年,费正清再次来到中国。这次是怀揣莱卡相机和胶卷以美国“特务”的身份而来。他名义上是美国驻华大使的特别助理,实际上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前身战略情报局的情报员,来华收集日本有关的书刊文献……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图书......
-
〓 献身学术 垂范千秋——怀念恩师蔡美彪先生
蔡美彪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天津。1946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49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部,师从邵循正先生。1950年在罗常培先生领导的文科研究所担任助教。1952年转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195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第三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
-
〓 荣新江:学缘与学术的养成
2020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了荣新江先生的新著《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该书名曰“杂记”,其实并不杂,主题很明确,主要收录作者二十余年以来以学术为中心、以师友为对象撰写的回忆与追念性文字,共三十篇。笔者想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谈点阅读的心得体会。出版此书的目的,荣先生在该书跋语中说得很清楚,可以归纳为这样三句话:感......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陈垣重视国文教学。他主持辅仁大学时,当时学校各系大一国文,都由陈先生指定校内教学经验宏富、学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像张鸿翔、柴德赓、周祖谟、启功、牟润孙、苏晋仁诸先生,都曾任课。陈先生自己也曾亲自担任一个大系的大一国文。文廷式是戊戌政变前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的有名人物,思想开明,学养深厚,他的《闻尘偶记》开篇即说:“闻事不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