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史话:捉放斑鸠与人才激励
资料图片 正月初一这天,邯郸的百姓将捉到的斑鸠献给赵简子。赵简子很高兴,重赏了他们。有门客问其原因,赵简子说:元日放生,能彰显恩德。门客说,百姓得知您要将猎物放生,就会争相捕获它们,反而会招致更多猎物丧生。如果您想让斑鸠活命,不如禁止百姓捕猎,捕猎之后再放生,恩德还抵不上罪过呢。赵简子说,你说得对。《列子》卷第八......
-
〓 我与中华古籍有奖征文选登·刘明:我与宋本《荀子》结缘
2007年,我从清华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到国家图书馆工作,被安排到善本组。不久便遇上国家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要进行第一批国家珍贵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后来,领导安排我去参加第三期古籍普查培训班,听专家老师讲课。印象最深的是李致忠先生讲宋本,他特别提到馆藏有一部宋本《荀子》,刻得很漂亮;还说有一位唐仲友在台......
-
〓 刺阳气之喉者,补刀王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
-
〓 人才史话:用人当心“德之贼”
子贡问孔子,乡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你说的这两种情况,不如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孔子认为,对“众恶之”或“众好之”的人,都要进一步考察,方能下结论。 孔子把人品鉴定为三种类型。一曰“乡愿”,即伪善人......
-
〓 海岩: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今古谈(连载九)
明式黄花梨南官帽椅清式紫檀拐子纹扶手椅 在杂谈了红木的上述话题之后,下面就开始谈谈传统家具吧。如果想把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伟大成就表述清楚,就必须重点讨论中国家具艺术的最高峰“明式家具”和与“明式家具”双峰并峙的“清式家具”。因为中国家具艺术最杰出、最经典、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就是明式黄花梨家具和清式紫檀家具。 ......
-
〓 含英咀华·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④:奥地利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
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Admont Library),奥地利 在欧洲古老的修道院图书馆中,阿德蒙特图书馆算得上藏书时间最长的一座。图书馆内的装饰精美绝伦,长长的大厅两侧,洁白的两层壁橱式书柜里摆满了精装图书,7个独立穹顶的壁画上,人类知识与神的启示交相辉映。选自微信...
-
〓 肖复兴:立冬和万圣节
立冬前,从中国来到美国,正赶上这里要过万圣节。同样是冬天即将来临,同样是树上的叶子变红变黄,脚下的落叶一片瑟瑟之声。节气的共同性,让东西两半球如此相似,大自然的语言无须翻译即可人人懂得。我们的立冬,和他们的万圣节只相隔一个星期。心里便忍不住,将中西这两个节做一番比较。如今,立冬在中国已经算不上是一个节日了,而仅仅是一个......
-
〓 【校训故事】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开校训是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按照他们的教育思想,办新学校的宗旨不同于办旧学,他们认为办新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人才,为社会谋进步,为公众谋福利。 “允公”应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在学习和工作中强调无私奉献精神。“允能”者......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③:穿汉服就是弘扬传统文化?
近日四川一所大学的学生在圣诞节那天身着汉服在知名旅游景点举牌呼吁“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洋节”在中国大行其道,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拥趸不少。与此同时,国学热、汉服热等传统文化热也在持续升温。一些人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呼吁抵制“洋节”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
-
〓 传媒与社会:也谈季羡林日记的“粗口”与“真性情”
年关将近,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两则日记突然走红网络。一时间,《季羡林大学骂考试:混蛋教授考他娘的什么东西》《青年季羡林日记里谈愿景:多和几位女性发生关系》等标题屡见网页、报端。 “大师的日记真的这么写?”笔者在清华图书馆特藏部找到了季老题签的手写体影印本《清华园日记》,该书及另一本《季羡林自选集:红》......
-
〓 时光流逝,诗意留存——观央视纪录片《传承》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以上文明史的古国,在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生存和发展历程中,形成、积累和延续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体现为“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们作为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载体,为文明的传承、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的来......
-
〓 鸡年说鸡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生肖为鸡。在十二生肖中,鸡与地支酉相配,顺居第十位。因鸡是生肖中唯一的禽类,所以在评论生肖时,更给酉鸡冠以“十全十美”之美誉。“酉鸡有吉”,万事如意。对于生肖鸡来说,每逢生肖年值一次“岁星”均有新意。在《六十甲子纳音歌》中“丙申丁酉山下火”,丁酉年为火鸡年。在干支中,“丁”在天干中居第四位,代表......
-
〓 城市地名还是少玩“国际范儿”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明令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作地名。 当前,很多城市在奔向“国际化”的大路上都有一颗焦躁的心,洋地名、洋楼名、洋小区泛滥的背后,不过是生怕别人觉得自己土气,仿佛名字“高大威猛”了,身体骨骼也就跟着强劲起来。当然,洋地名也并非都要动辄得咎,譬如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
-
〓 无法割舍的情感基因
过年的感觉真好!这感觉飞越千山万水,穿过时光隧道,将我们对亲人与家乡的思念联结在一起。在每一年的这个时刻,过年的感觉就会自然而然地从我们这些远在海外的华人心底涌起。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亲情交融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情感与文化的“身份证”。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置身于怎样不同的文化氛围和语言环境,都......
-
〓 漫话才女蔡文姬
金代张踽绘《文姬归汉图》 画家李振炎为蔡文姬《悲愤诗》所感,绘《文姬归汉图》相赠。赏画之余,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程砚秋曾首演《文姬归汉》,剧情非常简单,只演绎了曹操遣使者周近用重金赎文姬回归汉朝的故事。后来广东粤剧、上海越剧都排演过《文姬归汉》,但影响最深远的当属郭沫若在1959年创作的话剧《蔡文姬》。郭沫若以......
-
〓 刘东:汉学不是中国文化的简单复制
在如何看待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上,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与中国人的认知越是相似,就证明对中国的理解越是深刻,就越是优秀的汉学家。我就曾经听到某位教授在演讲中发表了这样的论调:某某汉学家所发表的观点,是最靠近我们中国学者的观点的,这实在是难能可贵。但我从来都不这么看。正好相反,如果到美国亚洲学会的年会上开会,或者到哈佛广场......
-
〓 《老子》中的有与无
“有”、“无”是老子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可以说这二者与“道”是并列的。无独有偶和“道”一样,历来对“有”“无”的诠识总是飘浮不定、公婆异说的。从古到今关于对“有”“无”的认识,有如下几个方面:(1)体用说:认为“无”就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存在的依据,兼涵万有,包容一切,“无”也就是全。将“无”比喻为根干,将有比喻为枝叶......
-
〓 高校开展孝文化教育的思考
资料图片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记载。春秋时期,《孝经》系统总结了儒家孝伦理,标志着孝文化的成熟。公元前11世纪孝文化广为传播,《三字经》《弟子规》和《增广贤文》等古典文献中,关于孝的论述、事例、典型非常多,系统阐述了敬亲养亲、修身养性和博爱互助等思想。 孝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家庭伦理,包含敬......
-
〓 玄奘与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交流
唐代的玄奘在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其实是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当年的玄奘,到印度求法,向西一路过去,走的就是丝绸之路。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从中国的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出发,先后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武威),到达瓜州(今安西)。这一段行程,是丝绸之路......
-
〓 光明论坛:让“大不自多”成为大学的精神气质
浙大120周年校庆之际,校歌、校训、校史被一再提起,而对学校而言,最好的礼物就是继承发扬,把校歌、校训、校史中的精神,化作当今大学的精神气质,形成可以感知的校园氛围,成为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力量。何谓大学,朱熹有言:“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梅贻琦则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