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时评:让文物“沃土”滋养民族心灵
今天的我们,需要拥有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具备创造性的转化能力,才能让沉寂的文物,完成从文化资源到精神资本的转换“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4月12日,被......
-
〓 艺边杂谈·《南宋》:镌刻影像的善本
图为纪录片《南宋》海报。对于古代历史的认识,今人多基于文献记载和文物遗存。因为有“百家争鸣”,我们敬畏先秦诸子;因为有辽远疆域,我们膜拜汉唐雄风。有一个时代,她有灿烂的文化,伟大的发明,先进的科技,富庶的经济,正义的精神……后世却概之以“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的“小朝廷”,这便是南宋。对于南宋的认识框架建立于近代。近代......
-
〓 寻常百姓家的古琴魅力——《七弦味道》(四)
独坐幽篁里,林深人不知。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这就是王维的五言绝句《竹里馆》的意境。深山幽林,流泉淙淙,徜徉在苍松怪石之中,洒脱俊逸,身携古琴一张,与自然天地为友。在这里,我们读悟了古琴的魅力,已经融人在了古代士人的生活里。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空前全面繁荣的时期,即所谓“百家争鸣”的时期。当时生产力......
-
〓 新闻随笔:秋日惹情思
立秋这天,多在八月七、八两日,农历如果不是闰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这两天恰为“庚辛日”。庚辛二字,也有讲究,庚谐音意为更,辛谐音意为新,从这个时候起,“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也”。也就是说,立秋之后,物候渐渐收敛消寂,作物的果实开始成熟。农历通常以一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则一入农历七月,就可以算是进......
-
〓 文化评析:保护方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飞起吃人”“捉麻麻鱼”……这些地道的重庆方言、俚语,还有多少为人所知?最近,重庆市育才中学的4名高中生写下万字论文,探讨重庆方言在青少年中的认知及使用情况,并呼吁关注重庆方言的传承。这份论文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还获得了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登峰杯”全国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一等奖。8月,4名高中生将携此论文角逐决......
-
〓 金台论道:“古”与“土”与“不自信”
在一档广播节目中,几位长期在华的外国人谈起在中国古镇旅游的感受时,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去丽江、乌镇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当地的古建筑和美食,更希望看看当地居民是如何生活的。但可惜,这样的愿望常常落空,因为这些闻名遐迩的古村古镇就生活方式而言早已泯然于众,其商业氛围堪比北京三里屯酒吧街。面对这样的古城,中国游客也同样失望。为什......
-
〓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上官惠作《中秋望月图》(局部) 庚寅(1770年) 中国嘉德供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作为我国当代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早在唐代就已初具节日氛围,赏月、玩月、宴饮等中秋节俗渐成规模。据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
-
〓 新语:发掘工匠背后的精神财富
近些年,中国出现了一类新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尝试并分享自制料理和日用品,具有文化特性和匠人特色的产业重新开始兴旺。这种现象说明,追求品质意义与价值多元的群体越来越多。而“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写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规划,正因为社会对重拾失落已久的“工匠精神”的需求,已经无比现实。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带来了“每一个都一样”的......
-
〓 节气·物候: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立夏节气,古人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一天在天文历法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太阳行至黄经45°。有趣的是,立夏时天黑后观察天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南——也是从正东算起45°的位置。立夏属于四月的节气,称“立夏四月节”,但立夏不一定都落在农历四月,据笔者统计,1966~......
-
〓 海岩: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今古谈(连载八)
沉香 楠木之外,再谈谈另一种近年来被商家恶炒、也被消费者误解最多的木材——沉香木。 很多消费者受商家及某些所谓“专家”的误导,把沉香木与沉香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性质完全不同,而且价格差别巨大。沉香木是所有可以分泌香脂的橄榄科、樟科、瑞香科、大戟科四科植物的总称(也有书籍称沉香木为瑞香科树木的总称)。据有关资料......
-
〓 人才史话·秦穆公:信任才是最大的激励
资料图片由于信任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远胜于奖励,因此历来为用人者所推重。敢用败军之将,令其戴罪立功,也成为历史上开明君主的一条重要策略。倘若那个受你信任的将领,一败再败,你还会看好他、任用他吗?这档子事还真让春秋时期的秦穆公给碰上了。公元前628年,郑文公、晋文公相继去世,秦穆公得到当年留驻郑国的杞子密报,说他已操控郑国北......
-
〓 青年驿站:读书月里好读书
每年4月是全民读书月。但对我来说,每天都是阅读日。迎着春日晨光,早饭后洗漱毕,手洁心清,铺开一炕的书报,跟它们兴奋热烈地打招呼:“嗨!早啊,亲们!谢谢将有你们一天的陪伴,带我进入历史,经历悲喜,感受社会,触摸人心。你们是我一天必吃的营养片,是我生命里的维生素。”春光慷慨慈祥地沐浴我,我的目光则专注于字里行间:与名人对话......
-
〓 拆真建假:以文化的名义自断文脉
山东济南商埠核心片区内石楼拆除前原貌。CFP “东大街,江苏宿迁最后一片历史街区,如今半是荒草萋萋,半是施工工地,临近宿迁最繁华的商业街幸福路一侧,苏宁集团的旗舰店和商务办公楼的玻璃幕墙映照着车水马龙。”日前,《中国文物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江苏宿迁打着继承弘扬历史文脉的旗号大肆进行商业开发的现状。所谓“恢复”,不......
-
〓 静品流年
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唐·李适)静,是 在落日的黄昏,静坐于山林水湄,看几杆修竹,一痕秋水,数点白鹭沙鸥。捧一本闲书,一口山光,一口水色。然后静静垂钓,钓一江冷冷的清韵。直坐到遍体清凉,时光都成诗了,漫卷诗书,有意无意地读几行。直到心里山明水静,活泼泼地从里面游出几尾青黑色的小鱼来。光怪陆离的......
-
〓 文化评析:将古村落保护融入生活
近年来,保护古村落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而对于如何保护古村落,大家却各抒己见、观点不一。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歌舞剧院一级演员雷艳在提交的《古村落保护要让村民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建议》中指出,古村落保护并非只有封闭起来“绝对保护”这一单一方式,还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与精准扶贫模式,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所谓古村落的“......
-
〓 雒三桂:谁来鉴定“赝品专家”?
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翰德轩迎春拍卖书画会”上,一幅号称张大千的巨幅泼彩山水以2.5亿元天价成交,超过以1.008亿元成交的张大千另一巨作《爱痕湖》价格,创中国书画作品成交价格新高。消息一出,业界哗然。人们认为这幅所谓的张大千《泼彩山水》艺术水准非常低劣,人为造假一望而知。但该公司董事长在回应业界质疑的时候却......
-
〓 大学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大学作为国家和社会之公器,深刻地葆有文化自信、广泛地凝聚文化自信、坚定地传承文化自信,是她天然的、应然的、必然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从大学的起源和发展看,大学首先或者根本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之“大”是思想疆域之大、理性力量之大、济世情怀之大,大学之“学”是大雅之学、大道之学、大成之学。无论大学的组织和形态如何变化,......
-
〓 大地漫笔:读《礼记》说文明
《礼记·曲礼上》中有一句话:“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行路要走在道路的一侧,不要占中行走;站立要站在门的一侧,不要立在门的正中。原意是根据长幼尊卑原则,对小辈提出的要求,但剔除其尊卑等级观念,这样的要求在今天看来已是人们的一种文明习惯。《礼记》中有关礼的记述,描写的都是距今至少两千年之前的事情。早在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
-
〓 光明论坛·温故: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语出《论语·季氏》,意思是见人有善,则欣慕向往,唯恐赶不上;见人有不善......
-
〓 校训的故事·王春瑜:母亲的叮咛
王春瑜素描 郭红松绘 儿时,我每出家门,至邻庄玩耍,或至三里路外的高作镇上购笔墨,母亲都要叮咛再三,防备被狗咬,小心失足落水。1954年,我在盐城中学读至高二,因病辍学,次年夏,申请退学,以社会青年身份,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从本科到研究生,读了八年多,毕业后,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后调入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复旦大学是......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