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时评:让新时代“大先生”竞相涌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提供......
-
〓 光明艺点:数字技术给中国画带来了什么
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与教学都面临着新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创作者不仅仅依靠画笔,还可以通过电脑制作的融合,创作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绘画世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画已经不仅仅只是画案上的“水墨功夫”。电脑的多重技术的介入,视频的全立体的教学方式,电脑模拟形式的教学和创作,“云空间”的巨大储量,对于历代经典高......
-
〓 学苑艺事:艺术为伴,让乡村更美好
艺术与乡村的关系是什么?艺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面对这一课题,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团队长期扎根“南岭走廊”,以艺术的方式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探索乡村建设经验。通过对艺术助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旅融合,为乡村产业注入活力;另一方面,艺术在乡村环境治理、乡......
-
〓 “数字敦煌”推动交流
为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提出“数字敦煌”的理念,探索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数字技术,再现和保存珍贵敦煌文化艺术。历经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的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等海量数字化资源。 201......
-
〓 光明论坛·温故: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今年7月,《求是》杂志第14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讲话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着重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充分凸......
-
〓 谢冕:温馨下午茶
喝下午茶是西方人的习惯,下午茶的主角是咖啡或红茶,配上若干小点心、奶酪等。旧时国内不太流行。正宗的下午茶应该追溯到英伦,而盛行于剑桥、牛津一带高端人士聚集的场所。这一风习在中国的传播,应归功于那些最早受到西方影响的知识界和商界。我所知有限,在国内,大抵还是在我所熟悉的学界以及大学校园周遭,当然,也有上海外滩、杭州西......
-
〓 拉近物理心理距离 激活戏曲传承密码
在文艺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许多文艺家回忆起自己的从艺之路,常会讲起童年时期在戏园子、剧院、剧场台前幕后的一些经历。那些经历是他们的艺术启蒙,也是其艺术人生的起点。这样的故事看似普遍而寻常,实质上,其中蕴藏着重要的传承密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时候近距离接触的文艺类型常常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执着追求。潜移默化的艺术......
-
〓 戏画的前世今生
梅兰芳先生把表现戏曲内容的画作称为“戏曲画”,简称“戏画”。戏画是伴随着戏曲艺术产生的特色鲜明的绘画艺术。“戏画”在满足人们“娱情”“畅神”需求的同时,亦蕴含着社会风尚、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等丰富的人文信息。 清代宫廷画师的“清宫戏画”,原本是演出范本,有直接的实用目的,但戏画还有其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通常,在人们......
-
〓 传统节日凝聚起团结奋斗强大合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但愿人长久》《花好月圆夜》《春江花月夜》《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喜乐祥和的歌声中,14亿中国人民又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中秋节。 每逢佳节,中国人民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乡愁思念,寄托家国情怀,传承传统习俗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各大电视台、视频网......
-
〓 光明论坛:浚通源头活水,滋养文化创新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锚定航向。通观《规划》全文,继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国家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本根所系和元神所聚。纵览当前,审视世情,大......
-
〓 最是书香能致远
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迈入大学校门,意味着即将开启人生又一段重要的旅程。与书相伴,奔赴未来。 2022年4月23日,以“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特致贺信,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
-
〓 光明论坛:让城市生态与文脉传承并向而行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推动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方案》尤其强调,要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
-
〓 陈平原:那位特会讲古的严老师走了
这里所说的“讲古”,不限于用闽南语说书,而是扩展到一切对于古人及往事的生动叙述。具体到严绍璗先生(1940年9月—2022年8月),那就是绘声绘色地讲述学界往事以及自家见闻。相对于他在比较文学和海外中国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这当然只是“小道”。专业贡献须由专家来评述,那样才够分量,我虽与他长期在北大中文系共事,也偶尔参加其......
-
〓 新闻随笔:数字化农家书屋让书香到万家
近日,国家层面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农家书屋带来巨大变化,也给农家书屋革新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农村居民图书阅读率为50.0%。随着我国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村数字化阅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数......
-
〓 在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增强历史自觉
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是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一文中深刻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
-
〓 诗意空间下的经典再演绎——评张曼君新作赣剧《红楼梦》
作为一个被不同媒介和艺术形态反复改编的故事,《红楼梦》于大众而言变得越来越熟悉,这个故事也被越讲越通俗。如何让《红楼梦》再度诗意化、神圣化,并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进入现代人审美视域,赣剧《红楼梦》在剧作结构的创新之处显然给出了某种启示。 首先是结构的精巧设置。张曼君导演通过赣剧这样一个古老而典雅的剧种为她心目中的《红......
-
〓 艺术教育切莫重“术”轻“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艺术人才培养重动手实践之“术”、轻思考明理之“学”——老师们希望学生尽快掌握创作技......
-
〓 文化评析:古装剧应在细节中传承历史文化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古装剧美术要真实还原所涉历史时期的建筑、服装、服饰、化妆等基本风格样貌,不要随意化用、跟风模仿外国风格样式。国家广电总局的这一要求旗帜鲜明地强调文化自信和历史真实,对提高古装剧艺术水平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从20世纪90年......
-
〓 开启学术训练要靠不断发问
毕业论文是学位论文的习惯性称法,是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学制时间结束后,在专业学习方面是否已经合格,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学位论文的质量。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看上去不短,但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而言,时间却是很紧张的。研一的同学需要尽快进入学术思维状态,完成自己从......
-
〓 光明论坛·温故: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
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在谈到“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问题时,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语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