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经典名篇中汲取精神养分——品读《西铭》
我多年来品读次数最多的一篇短文,是北宋理学家张载撰写的《西铭》。《西铭》的仁孝道德智慧,对于今天兴国立人事业具有借鉴意义。虽然《西铭》全文仅253字,却堪称千古名篇。同为北宋理学家的二程兄弟对《西铭》评价极高,认为此文所说“扩前圣所未发”,并使《西铭》获得了在程门与《大学》并列的经典地位。《西铭》流传近千年,许多理学家......
-
〓 保护文物不能总是靠“追索”
长远而言,保护文物是在为历史存档,为“乡愁”留根;眼下来看,保护的时候尽点心、尽份力,总好过遗落海外后,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追索”。 据报道,日前,荷兰为一尊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佛像做了个CT,发现佛像里隐藏着一具内脏被掏空、处于冥想打坐状态的和尚遗骸。这尊佛像日前在匈牙利一博物馆展出时,被人认出与福......
-
〓 我与传统文化:在经典中追寻生命质感
编者按:现代社会是历史辙痕的延伸。当浓浓的乡愁挥之不去,当人们通过对方块字的读写来描摹先贤的心意,传统文化带着它的温度,融入每位国人的生命。传统文明与现代中国有哪些关联,历史的根脉如何植根现代土壤,又怎样找寻活的传统?今天起,我们陆续推出同济大学“复兴古典书院”的师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或许有助于激发大家对这些问题的解......
-
〓 距离最近的榜样
弘一法师格言(书法) 王念堂 父亲王念堂从小就喜欢文学,擅长书画艺术,平时注意观察我们每个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我家兄弟姐妹七个,大姐文静,父亲鼓励她学医;我喜欢看书,就引导我往语言学方面发展。父亲发现,上幼儿园的四岁的明明特别喜欢画画,就引导他学画,订了《小朋友》杂志一类的儿童读物给姐弟们看,讲故事给他们听,让他们......
-
〓 读书比什么都重要—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名著阅读现场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 是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还是把课本当作世界?日前,“走近文学经典名著,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在人大附中举行。本文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会议上的发言,它让人们重新思考: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应该说,我们语文老师一直勤勤恳恳,努力......
-
〓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读孟浩然这首《过故人庄》,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的几首田园诗。兹录二首以为比较参考。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
-
〓 大家手笔·陈平原:“双一流”建设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当前,“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不仅不少大学翘首以待,唯恐错过加快发展的机遇;媒体和公众也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时刻关注其“闪亮登场”。但如此热切的期盼,反而让人有点担忧:“双一流”建设是件好事情,但不能用力过度,因为它不是全民运动,不应成为震天响的口号。打个比方......
-
〓 今日谈:致敬奋斗的青春
重温“高考必背的古诗文”,晒出自己当年的准考证,分享“改变人生轨迹的大考”与自己的那些温馨故事……随着高考拉开帷幕,打捞高考记忆成为这两天微信朋友圈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高考印记,但不论哪个年代、哪个地方,成长、汗水、拼搏是每一位经历过高考的人共同拥有的人生关键词。正如一句话所言,“高考,它没有多复杂,也......
-
〓 想象,珍珠般的光芒
在无情的时光流逝中,不少文学点染的奇妙笔触往往能在读者心中存留下来,这在传统的或是当代的文学作品中都可以得到验证。文学想象的奇诡、新颖,是它生命力的支柱之一,同时也是鉴赏、审美持久不衰之所在。想象奇妙或是一种讽刺,或是一种达观,或是一种悟解,或是一种韵谈,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往往要言不烦,疏密有致,却能以机智的语......
-
〓 大家手笔:历史研究须正心术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而历史学正是一门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但在当下,受西方学术思潮影响,一些人将各种相关而不相同的“历史”混为一谈,断言“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话语虚构”。这种观点如果不断泛滥,显然不利于历史学发展。其实,每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历史,其真实性毋......
-
〓 光明论坛·温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2013年秋天,我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
-
〓 记者来信:文化人才培养不能忘了社会需求
编辑部: 近日,有媒体报道基层文化单位苦恼缺人才,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却抱怨难就业。记者采访发现,基层文化单位人才短缺极为严重,但他们需要的是有经验、操作能力强,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人才,而这正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最为欠缺的。 在山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仅省图书馆就有4万多册珍贵古......
-
〓 方寸之中看足球
图一图二(左)图三(右) 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正如火如荼。足球运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有“世界第一大球”之称,而世界各地发行的足球邮票也五彩缤纷。我国发行的邮票就经常展现足球运动的风采。 足球运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蹴鞠”或“蹋鞠”,或可视为现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一词在汉代刘向《别录》中就有记......
-
〓 鸡年话鸡
众所周知,我国的版图,从地图上看,就像一只跃然纸上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形神兼具,屹立于世界东方。可惜,法国的国鸟是鸡,我国却还没有国鸟,要是选国鸟,我会选鸡,选我国特有的金鸡——红腹锦鸡,这种珍禽色泽艳丽,姿态动人,十年前,我在濒危动物中心工作时,那里繁育的锦鸡很多,我总要为它们的华羽和仪态而折服,当然,这是指雄性,相......
-
〓 沧浪亭赏竹
对于竹子的喜爱,从小以来,不曾偏颇,并且爱之弥深。老家深山老林的竹林,以毛竹为最,从吃竹笋,到砍竹子做成各种用具,竹子可谓一身尽是宝,诸如把竹子做成竹扫把、竹鸡笼、竹筛、竹背靠椅等等。曾迷恋画墨竹,认真研究了写意墨竹的各种画法、技法,但很多时候还是依葫芦画瓢,不得其意。后来发现,实际写生少,都是在闭门造车,岂能得其真趣......
-
〓 新语:书海中如何找到那一本
前两天从网上买了本《国富论》,收到一看傻了,光图便宜了,里面译文滞涩难读,看半天不明就里;配了不少花花绿绿的图片,但跟文义两张皮。这书算买砸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靠谱的推荐是多么重要。在电子化阅读迅速上位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书海了去了。下载一个读书软件,“上穷碧落下黄泉”,什么书都能看到。过去,惠施拉着五车竹简,就能让......
-
〓 曹文轩:中国作家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作家相比,中国作家有着大量的中国故事可以写。这些故事,在天底下往往都是独一份的。我们形容一个人很强大,常常说这是个很有背景的人,那么我的背景就是中国。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和苦难,她提供了大量的写作资源,中国作家不能白白地浪费,而是要把苦难化为财富。因此,中国作家应当有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因为我们的背景是中......
-
〓 大家手笔:法家眼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论述这种思想的文章比较多,而法家的相关论述似乎很少。其实,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为本的内容。《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表明,“王”“霸”“霸王”等概念,在春秋时期就提出来了。战国时期,“霸王”作为褒义词使用得很普遍。孔、墨对......
-
〓 张玉胜:不能仅靠立法消除“阅读危机”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的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有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说以色列的64......
-
〓 人情的是非:我眼中的小农阶级的义
中国人时常讲仁义道德。在传统的道德体系中,义可以看作是最高的道德之一了,也几近于圣贤君子了。但是要真正认识义,却并非易事。从伯夷叔齐兄弟让国、隐居首阳的仁义,到刘关张桃园结拜、风雨共渡的情义,再到文陆张死效赵宋、威武不屈的大义。可见义的范畴是何等的宽泛。倘若要阐明义的概念、范畴,恐怕要从孔子一直考证到章太炎罢。义是中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