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逢,在春天里
时间从不爽约,经历风尘仆仆,年如约而至。无论你身处故园还是离乡未归,都谨祝你春节快乐!故乡的概念日渐模糊,故园的面目也不同于昨,我们热衷于吐槽“中国式盘问”带来的不适和城乡生活方式切换带来的尴尬,惋惜于年俗差异的消失和集体仪式感的破碎,但当年的脚步临近,我们依然年复一年地期盼着回家。回家,那里留存着记忆中的田野与天空,......
-
〓 土遗址保护:莫把文物当土坡
日前,话题“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土城墙被游客当作滑梯”登上热搜,引发热议。天朗气清之时,人们走出户外踏青、郊游本是放松心情的好事,然而一些不文明行为让游玩变了质。 据报道,此事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里的土城墙上。视频中,有人对写着“保护文物土城墙遗址 游客们请勿践踏攀登”的警示牌视而不见,肆意攀爬;有......
-
〓 “世遗”项目增加 保护责任也要加码
7月25日,在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拥有最为成熟的农耕文明,而对于海洋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般认识和重视相对不足。作为10至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
-
〓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礼乐文化
去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在国宾护卫队护送下,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国家最高礼遇”那一瞬间,我们百感交集。 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在冰雪的世界,向世界张开热烈的臂膀。当冰雪之约如遇而至的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 礼序乾坤,......
-
〓 文化评析·屏幕里的博物馆:文博也能超越时空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建设正式启动。该平台将利用VR/AR虚拟技术、裸眼3D等手段构建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体系,让国家级文化资源鲜活地呈现于亿万受众的指尖、眼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迭代,叠加疫情冲击下的闭馆与限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成为很多博物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
〓 新闻随笔:传统茶的“年轻态”何尝不是一种包容美
冷泡茶、速溶茶粉、茶拿铁、茶叶冰激凌、气泡茶饮……据媒体报道,近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一批“年轻态”的新式茶饮纷纷亮相,茶叶产品从生产、包装到销售方式,都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品茶文化的发源地,茶香深深渗透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生存发展史中,......
-
〓 想念严绍璗先生
《日本藏汉籍善本研究》严绍璗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光明书话】 惊悉严绍璗先生于8月6日辞世,十分痛心!不是因为疫情肆虐,加之先生又入住北京昌平的泰康养老院,竟至连最后一面也没得见,只能仰天长叹了。 严先生是我的老师。1981年大学三年级时,他给我们开设了“中日文学比较”课程,从那时起我记住了严师对日本文学,特......
-
〓 莫砺锋:创新精神是东坡艺术的灵魂
今年秋天故宫展出的东坡文物大展以“千古风流人物”为题,真是画龙点睛。苏东坡在政治与学术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即使他只是一位政治家或学者,已足以名垂青史了。然而文学与艺术才是东坡充分发挥其巨大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如果把文学与艺术两方面的成就综合起来予以考察的话,东坡堪称千古独步。在古文方面,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
-
〓 光明论坛·温故: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2022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中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再一次凸显了我们党对历史的态度:敬畏历史,尊崇历史,善用历史......
-
〓 杜泽逊:我所认识的白化文先生
白化文先生7月6日去世了。作为白化文先生的忘年小友,多年来受白先生提携教导,往事涌上心头,写下来作为悼念文字吧。我的导师王绍曾先生有一天告诉我,北大的白化文先生来济南,看望他的同学吉常宏先生,提出来要看望王绍曾先生。王先生说和白先生没有交往,为什么要来看望呢? 见面才知道,是李鼎霞先生让他看望的。王先生早年在商务印书馆......
-
〓 绝不能让历史文物损毁在推土机下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一施工工地疑似挖毁唐代古墓一事引发公众关注。目前,甘肃省公安厅和甘肃省文物局已将该案件列为省级重点督办案件,将督促天水市依法办案、依法处理。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在当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发现的这座墓葬,墙壁上有色彩鲜明的人物壁画,墓室内的文字还可以看到“乾符四年”的字样。然而,如此极具研究价值的古墓,却因......
-
〓 古诗词里的中秋与明月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气灭。”这是文治皇帝唐太宗的《辽城望月》诗,诗人抓住明月隐现的瞬间变化,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月下明澄悲壮、迷茫美丽之景观,敷陈了对月神的心灵期待。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来自久远。在遥远的时代里,每当夜幕降临......
-
〓 菊 跳脱秋生腕底香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是曹雪芹写的一首《咏菊》的诗,借菊抒怀,表达了自己的孤傲不俗之气。 咏菊和画菊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画的永恒主题。托物明志,借菊写心,菊花在他们的笔下,是一丛丛的生灵,也是文人自我......
-
〓 光明论坛·温故: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
-
〓 光明时评:尽快补齐乡村教育师资短板
乡村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获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乡村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下好振兴乡村教育“先手棋”,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在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加下,乡村办学......
-
〓 且将年味入肴中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不觉间,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已流行二十多载。其中这段歌词所描绘的团圆饭场景,无疑是整个春节的重头戏。尤其今年,对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我们而言,原本已凝聚了太多情感的家宴,又被赋予了更新的意义,更多的滋味。 当代中国,......
-
〓 传统漆艺的时代表达
我国漆文化源远流长。仰韶文化时期的河姆渡人利用黑朱二色漆装饰食器。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古人利用蚌片、玉石、骨甲装饰漆器。战国时期出现了用金、朱红、石黄、赭红、灰绿等色描绘龙蛇神怪的彩绘漆装饰画。 到了汉代,漆树作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充足的原料供应,使得漆器的使用遍及各阶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数量达500件之多......
-
〓 新闻随笔:就地过年带来“新民俗” 未来的年还可以怎么过
刚刚过去的牛年春节,很多人都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没有返回老家。在新闻报道里,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略显冷清,旅客人数完全无法与往年春运相提并论。统计数据也显示,2021年2月1日至7日,全国迁徙规模相比2020年和2019年农历同期均大幅下降,春运的客流量也比前几年大幅下降。春运冷清的另一面,是大中城市里的新年异常热闹......
-
〓 在杭州寻找苏东坡
编者按由中华书局、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发起,韬奋基金会全民阅读促进会、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中华读书报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伯鸿书香奖的主题是“你好,苏东坡”。围绕这一主题,主办方组织了相关游学活动。2021年6月4日至6日,游学活动第一站来到了苏东坡两度出任地方官的杭州。登凤凰山,游西湖,寻东坡遗迹,一众东坡迷在专家带领下......
-
〓 网红书店”不能“只打卡不读书”
“来,阅读整个世界!”一个多月前在上海市郊新开的爱琴海亚朵S酒店,直接把接待旅客的酒店大堂打造成了一座巨型图书馆。这个占地逾1000平方米、挑高30余米的中庭空间,以两面巨大金属质感的书墙形成一个“A”字,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各大景点人潮涌动,而城中独具个性的“网红”实体书店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打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