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那些“别人家的孩子”
身为父母,在有意无意中总把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由于“这山看到那山高”心理作祟,总觉得孩子是别人家的乖。于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词悄然发生了语义增值,既是对人家孩子的充分肯定,也被赋予了优秀孩子的潜在含义。在当下,“别人家的孩子”一词常见于各类媒体,传播广泛;那么古代有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呢?有,不过表述与现在......
-
〓 网红书店要不忘阅读初心
最近几年,高颜值、有特色的网红书店越来越多,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近年来,书店一直面临转型的压力,也有人提出,“高颜值”真的对书店生存有益吗?在网红书店里,书会不会沦为拍照的“道具”?(1月26日中国新闻网)书店就像人一样,也有仪表。在人们普遍追求与崇尚“颜值”的时代,人的外表与心灵应该同样美好几乎成为大众审美观。书......
-
〓 传统漆艺的时代表达
我国漆文化源远流长。仰韶文化时期的河姆渡人利用黑朱二色漆装饰食器。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古人利用蚌片、玉石、骨甲装饰漆器。战国时期出现了用金、朱红、石黄、赭红、灰绿等色描绘龙蛇神怪的彩绘漆装饰画。 到了汉代,漆树作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充足的原料供应,使得漆器的使用遍及各阶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数量达500件之多......
-
〓 光明论坛:以考古为依托涵育文化自信
9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可见考古学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重视考古学乃推进伟大......
-
〓 人是一种可能——在202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人是一种可能,但并非万能。可能要变为现实,需要各方面的条件。除外部环境之外,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能够自己把握时机,审时度势,慎思明断,“虑善以动,动惟厥时”,谋定后动,自强不息。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要担起对自己的责任,要出于对自身和环境的判断,努力为自己找到可能的空间与边界。既不轻易放弃,也不莽撞进取,能够“知至至之”“......
-
〓 典籍中的“青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十分重视青年人,认为他们前途无量。孔子还说“少者怀之”,让大家都来关怀青年人。 “青”者,《说文解字》释为“东方色也”。何为东方色?明代杨慎说:“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古人把色彩与五行、四季对应起来。“春来草自青”,青色对应东方、匹配春季,代表春天草木的颜......
-
〓 年俗跨时空 传承不止步
两组数字放在一起,让我们颇为震撼——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人,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常住在非户籍地。同时,据交通运输部估计,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20.95亿人次。结合来看,流动人口的巨量存在的确是春运庞大流量的人口基础,但仔细想来,这并不是其充分条件。那......
-
〓 新闻随笔:该怎么看待“书价贵”的评价
出版物价格涉及出版业的经济核心,而人们对出版物价格的接受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文化所处的地位。抱怨书价贵和唱衰出版业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转型又勾起无数期待,复杂的社会情绪背后潜藏着一个备受关注的命题:我们的出版业还好吗?未来将向何处去?当下,比较迫切的或是尽快规范出版物的定价方式。出版物价格体系......
-
〓 讲好中国故事,须让文物“开口说话”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会议提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在网络和数字化时代,文化新业态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
-
〓 留住即将消逝的声音
【讲述】 与濒危语言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2009年10月,我们一行八人到云南怒江州调查独龙语。独龙语是我国独龙族所说的语言,使用人口不足7000人,由于没有文字,独龙语是独龙族内部交流的唯一载体,通过口耳相传记录了独龙族世世代代的沧桑变迁和文化记忆。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独龙语的动词会依据不同的人称、时态发生形......
-
〓 古诗词里的中秋与明月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气灭。”这是文治皇帝唐太宗的《辽城望月》诗,诗人抓住明月隐现的瞬间变化,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月下明澄悲壮、迷茫美丽之景观,敷陈了对月神的心灵期待。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来自久远。在遥远的时代里,每当夜幕降临......
-
〓 黄河三叠
黄河不废,万古长流,日升日落,昼夜更替,此长彼消,循环往复。我们注视着她在自己源远流长的容器里,永远安澜从容,且歌且舞,水清河晏。一 我承认,在20岁之前,我没见过黄河。 黔南沙包堡镇,读小学时,每当听到《黄河大合唱》中开篇的发问:“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我总羞愧地低下了头。我的音乐老师姓敖,......
-
〓 忆言忆语: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中的博物馆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国家形象与民族特质的必要前提。相较于“物质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凝聚社会认同、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性力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
-
〓 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人——在中国美术学院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今年的入学典礼,我希望跟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党中央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到美术学院,我认为就是要培养“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人”。文明总在迂回往复中不断演历、发生,东西方历史上,都曾经有过许多次的“文艺复兴”。关于西方,可以......
-
〓 菊 跳脱秋生腕底香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是曹雪芹写的一首《咏菊》的诗,借菊抒怀,表达了自己的孤傲不俗之气。 咏菊和画菊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绘画的永恒主题。托物明志,借菊写心,菊花在他们的笔下,是一丛丛的生灵,也是文人自我......
-
〓 莫砺锋:创新精神是东坡艺术的灵魂
今年秋天故宫展出的东坡文物大展以“千古风流人物”为题,真是画龙点睛。苏东坡在政治与学术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即使他只是一位政治家或学者,已足以名垂青史了。然而文学与艺术才是东坡充分发挥其巨大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如果把文学与艺术两方面的成就综合起来予以考察的话,东坡堪称千古独步。在古文方面,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
-
〓 光明论坛·温故:为政之道,修身为本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
〓 坚持“三高”标准 打造艺术殿堂
今年是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过去60年,以中国美术馆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美术馆,在为国家典藏、展时代画卷、助力文明互鉴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内外环境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新需求,我们的美术馆工作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质量服务”上下功夫。这三个方面的“高”,是新时代美术馆建设的根本遵......
-
〓 说语话文: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作为中文母语国,我们有责任为世界各国提供优质的中文公共产品,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
-
〓 网红书店”不能“只打卡不读书”
“来,阅读整个世界!”一个多月前在上海市郊新开的爱琴海亚朵S酒店,直接把接待旅客的酒店大堂打造成了一座巨型图书馆。这个占地逾1000平方米、挑高30余米的中庭空间,以两面巨大金属质感的书墙形成一个“A”字,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各大景点人潮涌动,而城中独具个性的“网红”实体书店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打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