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诗路上“唐诗宴”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唐代诗人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天姥山久负盛名。天姥山地处新昌(唐代新昌与嵊州合称剡县),为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浙东唐诗之路始于萧山西兴,主路串起浙东运河、镜湖、会稽山、若耶溪、曹娥江、剡......
-
〓 一门忠烈千秋颂——读《祭侄文稿》
唐代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名列“天下三大行书”,使其名垂千古者,不仅是其卓然不群的艺术成就,更是其充溢字间的人格力量。这不是一幅普通的书法作品,它烙刻下厚重悲壮的历史记忆,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华,赓续了博大厚重的书法脉络,其情性张力纵贯古今,其正大气息跃然纸上。一 公元755年12月,对大唐王朝来说,如同......
-
〓 《星空瞰华夏》:考古视角下的中国历史
考古纪录片在科学考古、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历史,讲述中国历史,传播中国历史知识,必然是助力世界理解中国、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五洲传播中心和美国国家地理、英国Wild Blue Media联合制作的三集考古纪录片《星空瞰华夏》通过国家地理国际频道、国家地理美国频道播出,同时在国内爱奇艺和哔哩哔哩两大视......
-
〓 热点观察:戏曲青年朝气蓬勃唱响青春之歌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 一段时间以来,青年戏曲工作者在各类舞台上崭露头角、挑起大梁,呈现出新人辈出的喜人局面。从剧院排练场到剧场大舞台,从戏曲晚会到综艺节目,从网络直播间到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的戏曲新人用精彩的演出和多样的表达赢得尊重和喜爱。5......
-
〓 人生自有诗意 诗意岁岁相期
《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节目开播,带动了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寻找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原创之路。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节目,开启了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新时期,也因此成为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品。 时隔五年,《......
-
〓 光明论坛·温故: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7月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苏轼名句“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希望新一届特区政府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强调“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
-
〓 典籍中的“青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十分重视青年人,认为他们前途无量。孔子还说“少者怀之”,让大家都来关怀青年人。 “青”者,《说文解字》释为“东方色也”。何为东方色?明代杨慎说:“木色青,故青者东方也。”古人把色彩与五行、四季对应起来。“春来草自青”,青色对应东方、匹配春季,代表春天草木的颜......
-
〓 古韵新咏:新春感怀
一新岁听钟意马腾,心潮共与海潮生。浪飞高牖当茶饮,书垒宽桌解惑能。隐隐已听春脚步,殷殷都盼疫归零。老夫尚有耕耘趣,牛起祥犁赶一程。二码头游艇入眸殊,景色撩人胜画图。河水常流弹雅韵,椰风不请访新庐。惑时伏案读杨绛,兴起凭栏诵大苏。常伴关工霞彩梦,桑榆不改抱心初。...
-
〓 说语话文: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作为中文母语国,我们有责任为世界各国提供优质的中文公共产品,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
-
〓 我与北大中文系·乐黛云:总是要创新,要走新路
1948年我考入北大中文系,当时中文系有沈从文先生开设的“大一国文(兼写作)”、废名先生的“现代文学作品分析”和“李义山诗的妇女观”、唐兰先生的“《说文解字》”、齐良骥先生的“西洋哲学概论”等课程。我最喜欢的课是废名的“现代文学作品选”。他选的都是别人不选的那些短篇作品,有时候就是他自己的作品。他讲课的时候非常入神,忘......
-
〓 “擅自修复野外文物”暴露文保修复盲区
前阵子,一位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引起不小的争议。据涉事艺术家自述,此次展出的50余尊石窟造像,均是该艺术家2014年在甘肃、陕西、宁夏找到的,由他“亲手修缮”,并在修复时“将自己的形象和对佛像的理解以及当时的心情一并融入造像之中”。在野外被找到的这些石窟是否属于文物?是否可以如此“修缮”?在这背后又折射着哪些文物保护修复的......
-
〓 黄河三叠
黄河不废,万古长流,日升日落,昼夜更替,此长彼消,循环往复。我们注视着她在自己源远流长的容器里,永远安澜从容,且歌且舞,水清河晏。一 我承认,在20岁之前,我没见过黄河。 黔南沙包堡镇,读小学时,每当听到《黄河大合唱》中开篇的发问:“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我总羞愧地低下了头。我的音乐老师姓敖,......
-
〓 古诗词中的“物流”
物流——即为“物的流通”。中国古代为农耕社会,商品意识淡薄,谈不上全面的“物的流通”。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读铁路学校时,老师讲过铁路货物的流通,我记住了一个名词:位移。“位移”与“物流”,“名异而体同”罢。1921年,美国人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言,“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在第一......
-
〓 光明论坛·温故: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指出:“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练、收获了成长,也使你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志不求易者成......
-
〓 以茶为媒 连接世界——“湖南博物院万里茶道文物联展”解读
“世纪动脉 万里茶道——九省(区)茶文物联展”目前正在湖南博物院展出,受到观众和社会各界好评。该展览汇聚了16家文博单位的300余件文物,通过“茶的故乡”“茶播万里”“文化之路”“联合申遗”四个部分,从中国韵味到西式风情,为观众讲述了关于“万里茶道”的故事,再现了那段车水马龙、驼铃悠悠的茶叶贸易之路。 中国是茶的......
-
〓 文化评析:博物馆的创新与“守旧”
博物馆常被看作是一类“守旧”的机构。这或许源于它所收藏的物品多为“旧物”。但实际上,博物馆身在社会当中,自然不可能一成不变。《处在纷繁世界中的博物馆》一书中就提到,博物馆在当代社会的种种浪潮中已不可能保持孤立。在这当中,市场化是重要的浪潮之一。 近日,国内一些博物馆推出沉浸式体验活动,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博物馆的刻板......
-
〓 地名管理立规矩是对历史负责
人有名,地也有名,地名存在于中国,不仅有数千年历史,且成为社会常态。无论自己的家乡,还是他乡异土,都有属于那一方水土的名称。地名与人名附着的对象不同,功能却是一致的,就是区分彼此。人有你我他,凭借姓名加以区别;地同样拥有此与彼,此地名与彼地名成为区分两地的标识。区分彼此是地名产生的缘由,因此一地历史有多远,地名就有......
-
〓 杜甫“一饭不忘君”?
老话说:“拜年拜到初五六,有鱼就没肉。”这是上海地区的讲法,北方社会的生活或许要艰困些,流传的是“拜年拜到初五六,又没饽饽又没肉”。如今人们生活富足了,鱼肉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便饭。我家但凡有点好吃的,母亲就要问孙子是否会来。“好吃的”标准很宽泛,飞鸽走鸡、粗鱼笨肉等皆在其列。前天我终于忍不住戏言:“杜甫‘一饭不忘君......
-
〓 年俗跨时空 传承不止步
两组数字放在一起,让我们颇为震撼——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人,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常住在非户籍地。同时,据交通运输部估计,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达20.95亿人次。结合来看,流动人口的巨量存在的确是春运庞大流量的人口基础,但仔细想来,这并不是其充分条件。那......
-
〓 光明论坛·温故: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主席呼吁世界各国深思“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这一重大问题,并就后疫情时代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提出了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及聚焦行动等四点建议。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践行多边主义,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不能只开药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