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历史整体性的一点认识
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纵向而言,是一个历史整体(时间整体),横向而论,是一个社会整体(空间整体)。合而言之,历史乃是人类社会之历史,社会乃是历史演进之社会。中国文明史自古及今未曾断绝,尤其是万余年来的文明传统,自成一统,传承有序。五千年以来的礼乐文明清晰可考,有文字记载的可靠历史三千余年,毫无间断。中国人重视道统、政统和......
-
〓 光明论坛·温故: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
-
〓 围棋的文化精神
2007年,陈祖德九段在演讲“围棋与东方智慧”时曾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我想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发明,世界其他国家可能早晚也把它们发明出来。但是,如果中国不发明围棋,那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围棋,因为围棋体现了太多中国的思想和智慧。”南朝《述异记》有载,晋樵夫王质......
-
〓 漫话黄香故里——在黄香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题记:2010年10月28日下午,中国黄香文化研究会会长黄建军,及研究会成员黄四柏、黄献清等一行四人来访。请我于11月6日下午到云梦三湖酒店参加“黄香文化论坛”会,宣讲黄香故里及其相关问题。会上,我根据他们的要求作了发言。下面是发言全文。中国黄香研究会会长黄建军先生,要我在今天的论坛上讲一讲黄香故里及其相关问题。所在各......
-
〓 中国围棋史话(一):围棋的起源
围棋,古代又称作“弈”。“围”是围而相杀的意思,“棋”是手执之子,即棋子,因行棋的特点是围而相杀,所以称做“围棋”。西汉扬雄在《方言》中说:“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关”,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战国时秦置。齐鲁,即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辖境在今山东一带。所谓“自关而东,齐鲁之间”,是指黄河流域的......
-
〓 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据同名抒情长诗而谱写,表现了文姬归汉之时思乡离子的痛苦心情和浩然怨气。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由琴伴唱。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唐代琴家董庭兰以擅弹此曲着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
-
〓 齐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
-
〓 中国围棋史话(十):唐代以前围棋的对外传播和对外交流
围棋很早就流传到了亚洲一些国家,随着这些国家围棋活动的开展,到唐代中外围棋的交流也开始出现,并越来越频繁。中国和朝鲜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朝鲜就开始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战国至秦朝末年,不少汉人为避兵乱和徭役移居朝鲜半岛。西汉武帝时,在朝鲜半岛北部曾置乐浪郡、玄菟郡,以及真蕃郡、苍海郡和临屯郡,隶属于幽州刺史部......
-
〓 隋朝服饰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时期的章服制度,为唐代服饰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国......
-
〓 今生感念国学网
国学是我的专业课,也是我最热爱的一门学科,国学网是我目前学习国学的主要途径,点击国学网是我的日课。打开国学网,经、史、子、集方面的内容纷至沓来,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不胜收。考研复试 粗知文献属国学我热爱国学,源于想认识几个字,后来始有发奋识遍天下字的宏愿。生于乡野,足不出户,耳目闭塞,识字寥寥。繁重的田间劳作之......
-
〓 水仙操
《水仙操》又名《秋塞吟》、《搔首问天》、《屈子天问》。《水仙操》取材于伯牙学琴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
-
〓 光明时评:别让“推荐”变相加重中小学生阅读负担
近日,有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图书,封面使用“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教育部新课标指定书目”“中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系”“教育部重点推荐”等名称,传递有关图书是教育部推荐的虚假信息,严重误导学生和家长。为此,教育部教材局在其官网发出声明:教育部从未以“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统编教材必读书目、推荐书目”“统编教材延伸阅......
-
〓 玉毫点翠金棒挥春——新春楹联选登
禹甸高扬丝路曲中枢大写小康诗(杨燕秀)梦从五彩田间起富在三农画上流(王友华)羊毫描就小康景猴劲呵成大国威(刘福良)政善风清春正好国强民富梦长圆(李彬生)惩贪反腐民长乐崇俭倡廉国永安(李班斧)德政双馨春锦绣才情并茂雨芳菲(游阶章)挥棒灵猴扬正义吟春喜鹊报和平(张世琳)仁风送暖, 千川竞秀时雨催荣, 万木争春(邓成慈)大政......
-
〓 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体服饰风格可以用“丰富多彩,南北交融”来进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由于战乱不断,王朝更迭频繁,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人们的礼法观念变得淡薄,衣冠服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是我国古代服饰的大变动时期。魏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秦汉旧制。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却......
-
〓 百年村前书声琅
在江苏无锡北郊的惠山新城堰桥西高山麓,有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前村,占地面积只有50多亩,却保留着百年钟楼、百年积谷仓、胡氏蒙学堂等99处明清古建筑遗存,因而被文博界誉为“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然而正是这个普通的小村落,却是中国现存的首个引入现代规划理念设计的乡村,孕育出了胡壹修、胡雨人、胡敦复、胡明复、......
-
〓 “莫若以明”释——读《齐物论》杂记一则
这条杂记,虽然只是一个词、一句话的训诂和解释,但是我觉得对理解《庄子·齐物论》的中心思想有较大关系。因此,不揣浅陋,将一得之见写出来求正。《齐物论》中“以明”一词共出现三次:“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故曰莫若以明”。“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
-
〓 十六王子像小记
十六王子像是佛教造像中较为少见的一种题材。但是在石窟与造像碑中都有出现。例如河南省偃师县水泉石窟洞口的碑记上就提到了“十六王子像”。现存金石著作也载有阮景晖等造十六王子像碑 。更为重要的是山东省东平县之白佛山石窟,保存有完好的十六王子的龛像与记铭。价值自不待言。十六王子像的出典源自於《法华经》。《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说......
-
〓 最全的“马”成语
一马当先一马平川一马一鞍匹马一麾匹马当先匹马单枪(一作单枪匹马、匹马只轮)驷马仰秣驷马高门、驷马高盖、高车驷马、高头大马驷马难追(也作驷马不追、驷马莫追)驷马轩车、驷马高车五花杀马五马分尸六马仰秣千军万马(一作千兵万马)万马奔腾万马齐喑人仰马翻人困马乏人喊马嘶兵荒马乱、人荒马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塞翁失马、塞翁得马、塞翁之......
-
〓 鸡在行傩活动中的作用与文化意义
行傩活动, 在中国可谓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不仅渗透在上古生活和人们信仰的各个方面, 即使在今日之城乡, 仍或显或隐地顽强地表现着。而这一活动, 又多数与鸡发生着联系, 鸡以及它的首、血、卵、毛、骨等等都成了行傩的重要工具, 毋庸置疑, 鸡在巫傩活动中显示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 不论是巫师、巫术的信仰者还是研究巫和......
-
〓 说说中国古代的“辫发”史
说起“辫发”,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想起明清鼎革之际那段惨痛的历史来。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血腥口号下,有一千多万汉族同胞为了自己最后的尊严,死在异族的屠刀下。这是汉族子民心中永远的痛。然而现在电视荧屏上,充斥了拖着辫子的清宫戏;在韩国《朝鲜日报》的漫画中,代表中国形象的也通常是拖着辫子穿着马褂的清朝人。大家似乎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