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人故居:秋瑾故居——槐庭依然剑琴鸣
秋瑾故居一隅 谭仲池绘在岁月的烟雨中,它曾经苍老佝偻。沐浴盛世的艳阳,在昔日的旧址上,它又重新站立起来。丹桂飘香的季节,湖南株洲清水塘街道大冲村。络绎不绝的人流,正涌来瞻仰新落成的秋瑾故居——槐庭。槐庭的门楼,呈江南风姿,青砖黑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门楣上当年秋瑾手书的“槐庭”匾额,依然氤氲着鉴湖女侠的文怀清气,丝......
-
〓 诸葛亮的“喂鸡求学”
大凡圣人、贤人、名人,都有着强烈的、浓厚的、刻苦的求学欲,也就是在读书学习方面是世人的样板、典范、楷模。在历史上,少年诸葛亮“喂鸡求学”的精神,就很值得效仿。据说,少年诸葛亮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当时社会上尚未有钟表,只能用日晷计时,在晴天尚好办,一旦遇到阴天下雨、狂风施虐,天寒地冻、寒风刺骨之日,对时间的进程就难把握......
-
〓 在真福寺访“国宝”
——□唐人写本《翰林学士集》□宋刊本《新雕中字双金》□宋刊本《绍圣新添周易神煞历》
佛教自经由中国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之后,从飞鸟奈良时代直至江户时代,中日两国以佛教为中心的宗教交流持续不断,学问僧不断西渡,取回汉籍文献甚为丰厚。特别是自禅宗发达之后,从十二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在日本文化史上还出现了以佛教寺庙为文化中心地的“五山文化时代”,这是一个经营汉籍传播极为发达且成就极为辉煌的时代,所以,日本......
-
〓 国学漫谈:美与光
光,与神圣和美密切相关。它曾现身于各宗教经典。佛典中光常与智慧、恩慈有关,遍照世界,广大如海;《旧约》以光来形容上帝及其拯救,开篇就是在一片虚空混沌中,上帝首先创造了光本身;《古兰经》中,光作为对神的修辞、并作为神的创造和显现。古希腊神话里,光明之神阿波罗是太阳的人格化,也司掌青春、文艺诸事,他在后世艺术中的造......
-
〓 唐代女子妆容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速发达,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封建文化灿烂辉煌的伟大时代。唐代女子的妆容更是别出心裁。唐代女子的上妆顺序是: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描斜红—涂唇脂。 唐代女子化妆顺序图表 敷铅粉铅粉古称粉锡或铅华,夏商时已经出现,为我国古老的化妆品,用途跟现在的BB霜或遮瑕粉差不多,取少量擦于面部,涂匀,可以......
-
〓 开悟堂聊砚⑦:内敛峭拔说宋砚
宋代抄手砚 宋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文风、幽风”,宋器“在心”,其给人的感受是娱人(取悦)、化人(教化)。“文人治国”和“文官政治”是宋代的统治特色。赵宋政治集团对于士大夫言事者的信用与宽舒,形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人政治”局面。在这一政治和社会前提下,宋代文人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和独立,他们的精神世界已不满......
-
〓 围棋赌郡
羊玄保,是中国历史围棋名人惹人眼红的一位,原因无他,皇帝与羊玄保赌郡,羊氏获胜,唾手而得宣城太守也。因围棋的技艺而得领大郡,升官升得这样容易,显然有幸进之嫌,于是有人目之为“弄臣”。然而,历史上的羊玄保果真是这样么?南朝棋坛的“逸思争流”围棋赌郡,是中国围棋史上有名的典故。这个故事说的是,南朝刘宋王朝的皇帝(一说为宋武......
-
〓 小笼包的前世今生——摘自《素言无忌:日常蔬食小史》
性灵文字,讲述日常蔬食的前世今生;妙趣丹青,勾勒朴素生活之隽永真意。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素言无忌:日常蔬食小史》,一道由作家与画家联袂烹制的净心素筵。 ◎小笼包子文化史第一次在知味观吃小笼包子,记得已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是杭州一位写诗朋友请的客。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杭州城里尚是初拂,西湖边的垂柳依然保......
-
〓 颜筋柳骨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在中国民间说起学习书法,往往称道“颜筋柳骨”,当作学书者的楷模。“颜筋柳骨”,是分别指书法家颜真卿(709一785)和柳公权(778—865)的艺术特色。先谈“颜筋”。颜真卿的书法,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世称“颜体”。俗话说:“书如其人。”欲识颜书,得先知其人品。天宝末年,叛将安禄山在渔阳敲响了鼙鼓......
-
〓 胸中一段情
1977年,美国“航行者”号太空飞船上的一张金唱片中,录制了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琴曲,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地向外太空发射音乐信息,成为人类向茫茫外太空寻找外来文明的一段心曲。人类认为音乐无国界,无障碍,音乐是人心最为善意的表达,以期得到外来文明的回应。但地球以外的文明到底在哪里呢?——人类正耐心地等......
-
〓 顾恺之传神阿堵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多才艺,尤工丹青。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雲蔽月,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
〓 光明论坛·温故:和如羹焉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
〓 漫说九鼎
九鼎之名,不见于《尚书》、《诗经》,从《左传》开始才有记载。《左传》宣公三年楚庄王在王室境内陈兵示威,周定王让王孙满做特别代表去慰问楚王,楚王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答复说:“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
-
〓 文言诗和白话诗
我国有两个诗歌团体,一个叫中华诗词学会,一个叫中国诗歌学会。2010年中华诗词学会召开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我被邀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诗歌学会致辞,我祝贺大会取得成功,并祝愿这两个兄弟团体的团结合作。中国诗歌学会的成员主要是白话诗诗人,兼及文言诗诗人。中华诗词学会的成员主要是文言诗诗人,兼及白话诗诗人。我把旧体诗称作文......
-
〓 甚美必有甚恶: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的女人
【历史微读系列之《左传》中的爱和欲】左氏之叙事也……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有充足的理由可视作是对普通人所关心的问题的解答。——[美]海登·怀特左丘明的《左氏春秋传》以年月为经,以人和事为纬,有详有略地记录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
-
〓 “精行俭德”新解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提出“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一说法,被视为中国古代“茶德”说的滥觞,也是陆羽将饮茶这样一种日常生活内容明确提升到精神层面的一个标志,中国古代茶精神文化至此得以确立。 陆羽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茶德的观念,而是迂回的,是通过说茶最适合于怎么样的人来说明茶具备“俭德”的,在《茶经·五之......
-
〓 “阿木爷爷”走红印证“越民族越世界”
从山东聊城到广西梧州带孙子的老木匠王德文,不用钉子、胶水,一榫一卯做出鲁班凳、木拱桥、会行走的小猪佩奇等木器,让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绽放出令中外人士惊叹的光彩。王德文,就是最近走红海内外互联网的“阿木爷爷”。木工手作,最见匠心。木色、纹理、质地、造型,锯、刨、凿、磨,各有讲究、各有传承。老手艺属于“慢生活”,散落在不紧不慢......
-
〓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其一)赏析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经过安史之乱以来4年多的颠沛流离,杜甫一家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来到成都。得友人帮助,他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总算有了个暂时的安居之所。这首五言律诗,描绘草堂风光,抒发闲适心情,约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
-
〓 兔年兔典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
-
〓 卢国龙:怎样读《抱朴子》
《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分别属于儒道二家,但作者是同一个人,即东晋时的葛洪。将《内篇》归属道家,将《外篇》归属儒家,是由葛洪自己首先提出来的,可见于《外篇》的《自叙》,“其《内篇》言神仙(中略)、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表明先后为儒道两家立论,在葛洪这里是主观故意或者说主体自觉的。属......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