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地标:南锣鼓巷的前世今生
南锣鼓巷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锣鼓巷雨儿胡同,走进了两个四合院,和老街坊们聊起了家常,这着实让这条串联古今的古巷“火”了一把。如今再去南锣鼓巷的游客,除了寻找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与新北京的时尚符号以外,还必去习总书记走过的雨儿胡同留个影儿。 原名罗锅巷的锣鼓巷是随着元大都一同建立而成的。如今......
-
〓 光明论坛·温故: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起草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定,也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拿出新的办法和规定。”“法......
-
〓 典故中的马
王亥训马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很凶悍,但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黄帝让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外边的野马都冲进木栏,和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过了不......
-
〓 如何理解“领军人物”?——我对童庆炳教授学术贡献的一点浅见
恩师童庆炳教授猝然离世之后,媒体给予他的头衔中出现得最多的是“文坛教父”和“中国文艺学领军人物”,后一个也是北师大官方发布的讣告中正式使用的表述。媒体突出他在培养莫言、余华、刘震云等文坛著名作家方面近乎神奇的贡献,这自有媒体的考虑;而北师大官方的评价着眼于童先生在文艺学学科领域的建树,我觉得是非常准确到位的。 ......
-
〓 “鸡”:字里字外有学问
守夜循职报晓声,见食相唤不相争。冠文距武且兼勇,十二生肖占有名。鸡,鸟纲,雉科家禽。远在游猎时代,鸡就和人生活在一起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鸡字就有10种以上的写法。图一、图二似鸡侧视状,图三为鸡正立而头朝左状。由字形不难看出这三个字属象形字,造字的先民画出了一只只扬脖挺射、肉冠矗立、引颈司晨的公鸡形象。后来,为怕人们把......
-
〓 品味古籍:《儒林外史》是讽刺文学典范
清代前期,文化管制严酷,可圈可点的文学作品较少。到了中后期,渐次有了几部堪称伟大的作品,《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皆属此类。《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成书,作者吴敬梓为此付出了20年的光阴。古籍,大多都是古人耗尽一生的心血写成,不像现在速......
-
〓 浪子词人的暮年悲歌——柳永晚年生活与创作浅说
柳永,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划时代的大词人。后世对这位大词客固然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对宋词内容的拓展、雅俗共赏风格的建立以及慢词体制的创立等方面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本文想通过对柳永晚年生活与词作的关照,进一步揭示这位伟大词人或隐藏或显露在外的思想与贡献。综观柳永的一生,有......
-
〓 大家手笔: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记。要将世界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千差万别的文化变成单一文化,是不可想象的;世界文化失去多姿多彩而变成单一文化,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对于未来世界稳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
-
〓 我的离休生活——摘自周有光口述《百岁忆往》
离开办公室 我85岁离开办公室。 我这个人糊涂得不得了,我不知道哪一年退休。 我们单位人事处送给我一个离休证,我一看,前几年我就应当离开了。他们说,我们不好意思送给你,送给你不就等于要把你赶走嘛。 离开以后,我就不做专门问题的研究了。 到家里后,有什么看什么。香港的、美国的朋友,来的时候就......
-
〓 古代女神炼成记——亲们,三八节快乐!
如果古代有时尚圈的话,那一定是在中国。那时的东瀛、新罗,都效仿中国女子的服饰、装扮,毫不谦虚地说,中国是全世界的时尚风向标。发型是一个女人的灵魂,女人的发式千变万化,不同的发型展现不同的风采。汉代流行坠马髻,形如人将要从马上坠下。魏晋南北朝流行椎髻发,形状像椎,其中的结鬟式发型,配上首饰,华丽高雅,是最尊贵的发式,在皇......
-
〓 山的温度——品读吴为山雕塑艺术
问 道(雕塑)睡 童(雕塑)三月二日,中央党校为吴为山先生大型青铜雕塑《问道》落成,举行隆重揭幕仪式。天公作美。这一天应该是开春以来最温暖的一天。党校掠燕湖北岸,柳影初绿,鸭戏湖中,在暖暖的春天里,先贤问道,孔子温和宁静,老子襟怀隐秘,春风未泯,徐徐又度,一种巨大的文化自信的热流情满怀中。于是,我想到山的温度。这温度既......
-
〓 从贯休《观棋》见围棋品格
宋代以来的围棋文献中,经常会有“格”字出现,如张擬的《棋经十三篇》、元代严德甫的《玄玄棋经》、明代王世贞《弈旨》等。但“格”这一古代的围棋术语,由于年代久远,也无人作专门的解释,流传到今天,其含义已令很多人不明所以,对其的解读也因此产生误差。在唐末五代诗僧贯休的诗集《禅月集》中,有一首《观棋》诗:逸格格难及,半先相遇稀......
-
〓 光明论坛·温故: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两千多年前,管子就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有的城市规划专家说,要本着同土地谈恋爱的立场来做好规划。这都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
-
〓 蒋守谦:细品《衙斋听竹》图
郑燮《衙斋听竹》图 在郑板桥创作的诸多墨竹图中,有一幅表现他灾年为官、心系民瘼情怀的佳作。这个作品,其画面主要由四株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的修竹和一首情真意切、深沉隽永的题画诗,以及作者别具一格的题款构成。四株修竹中,两株为清瘦高耸,枝叶萧萧的成竹;另外两株是新篁,柔弱娇嫩,有如孩子依偎父母似地依偎着那两株成竹。题画......
-
〓 晋文公好苴服
昔者晋文公好苴服。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样羊之裘,练帛之冠,且苴之屦,入见文公,出以践之朝。故苴服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文公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出自《国学宝典》之“子部·诸子”《墨子·兼爱上》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本为晋国为公子,谦而好学,贤而下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
-
〓 张择端的春天之旅
每逢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就像我每当看到沉落到飞檐上的夕阳,心里总会想起李煜的那首《乌夜啼》:“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看见书画,我们见到的不只是书画,而是它们与时代的互......
-
〓 诗说节气: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立冬后“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古人将小雪分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古时五日为一候。古人认为,一侯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使得虹藏而不见;二候天空中阳......
-
〓 论中国诗词的实与虚
谈起中国的诗词不免让人想起一位诗人的评估,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曾细细品读过中国诗词的人而言,大概是很有这种体味和共鸣吧。然而倘要追本溯源地去探讨这“意无穷”的关键,我们不能不把“实与虚”作为其中的要素了。正是这“实”与“虚”的相互催生才有了这绵绵无绝期的千味诗意。从手法的角度,关于“虚”与“实”的相似相容,也对应......
-
〓 寻踪·王仁湘:散说“弄璋”与“弄瓦”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纺轮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璋 玉璋,流行的年代起于龙山文化时期,止至两周之际。考古出土过不少,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和香港都有发现,甚至在越南北部也有出土。当然还是以成都平原发现最多,三星堆和金沙都发现大量玉璋。 璋的形状有点特别,整体为长条形,平薄,上端有刃,下端......
-
〓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山水诗中的谢灵运
制图:蔡华伟山水映射了谢灵运的内心世界,在他的诗歌中翻江倒海。到了谢灵运,山水成为了中国诗人抒情写意最好的载体,也是寄放情思最好的处所。温州瓯江(又名永嘉江)中有一孤屿,当地人称作江心屿,曾经是晋宋之际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不羁的诗魂常常沉溺与耽游之地。也就是这样一个激流中的孤独岛屿,见证了1500多年前一位在历史深处留下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