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浪子词人的暮年悲歌——柳永晚年生活与创作浅说
柳永,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划时代的大词人。后世对这位大词客固然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对宋词内容的拓展、雅俗共赏风格的建立以及慢词体制的创立等方面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本文想通过对柳永晚年生活与词作的关照,进一步揭示这位伟大词人或隐藏或显露在外的思想与贡献。综观柳永的一生,有......
-
〓 《大风歌》与《垓下歌》——对两位历史人物的钩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前者是刘邦的《大风歌》,后者是项羽的《垓下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两首歌,一开口都是出语不凡,语惊四座。刘邦,沛县人,因地而名,有沛公之称。项羽,下相人,《地理志》载:“临淮有下向县......
-
〓 回到1662年:南明在缅甸的流亡史
【编者按】缅甸是位于中国西南最重要的邻国之一,昂山素季今日访华,掀开中缅关系史新的一页。两国在历史上恩怨纠缠,有信赖也有猜忌。当如今进入复杂的全球化博弈的时候,中缅关系就变成了更复杂的棋局。当然,不会改变的是,它将永远是中国的邻居。不妨回到1662年那个南明小朝廷风雨飘摇的时代,看看两国曾经的旧影。1661年12月,缅......
-
〓 范仲淹忧患意识新解
忧患意识不等于杞人忧天,亦非悲观绝望,而是一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开拓的哲学智慧,它实际上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及其关系中各种危机现象的本质认识、价值诉求。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今天它同样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范仲淹的忧患意识统......
-
〓 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形象坏不了
2011年的兔不像2012年的龙,几乎是中国特有的生肖文化。在十二生肖中,兔子排行老四,不算特别突出。但从世界范围来说,兔子又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各个国家都有经典的兔子形象。我想,这是基于兔子的某些共性,它是小型动物,外表乖巧,性情温顺,动作敏捷,其特别的形象在动物中也算独树一帜。中国的兔文化兔子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出两面性......
-
〓 陈寅恪钱锺书诗同用一典八例
目前已见陈寅恪和钱锺书旧诗,就数量判断,陈多于钱。陈钱旧诗中,偶有用典同一现象。除一般旧诗习语,如“蓬莱、青鸟、缁衣、木叶、红妆、海棠、凭栏、夕阳”等等外,陈钱诗用典同一,在相当大程度上显示他们一般知识系统的范围,阅读趣味以及记忆专注某一事物等特点。试举八例。所据陈钱诗为三联版《陈寅恪集·诗集》《槐聚诗存》和钱......
-
〓 散步:生命的优雅
中国人散步的历史,大概是很悠久的,《琅嬛记》中就曾说道:“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农耕时代,年轻人是不能赋闲的,闲了就容易被诬,或称之为“懒汉”,或目之为“不务正业”。而年老受尊,就不同了,所以,老年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散步”了。陶渊明大概是很喜欢散步的,他说:“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手扶拐杖......
-
〓 毛周林:阅读不能全凭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想必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大家几乎是一致地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兴趣,那么效果如何,可想而知。阅读亦不例外,所以有人总说,阅读应当凭兴趣进行,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书就不必勉强自己去读。 听起来,这些观点似乎不无道理,然而笔者以自身的经......
-
〓 丝路旖旎诗为证——品读唐诗里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王明明/作 (中国嘉德供图)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自西汉开始就推动着亚、非、欧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唐朝时以陆路为主的丝绸之路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杜甫“驼马由来拥国门”是诗人眼中的丝绸之路盛况,《唐大诏令集》“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商旅相继,职贡不绝”,则是官方描绘唐朝丝绸......
-
〓 诗说节气: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立冬后“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古人将小雪分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古时五日为一候。古人认为,一侯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使得虹藏而不见;二候天空中阳......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徐飞,博士、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创新创业学会副会长等职,从事战略管理,博弈论,战略联盟与竞争战略,创新战略,跨文化领导力等领域的研究。 9月12日出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
〓 戴春鸡
立春这天,陕西、鲁北和鲁西南一带,年轻的母亲会用彩色碎布头扎制或缝制“春公鸡”、“春咕咕”、“春娃娃”等小玩具,给孩子们当节日饰物。其中,流行最广的习俗是给孩子们戴春鸡。立春之日,给娃儿戴春鸡,是老辈人留下来的传统。这一天,人们用彩色棉布和棉花缝制公鸡饰品,并将其钉在儿童的衣袖或帽子上。戴春鸡时有讲究,男左女右。为什么......
-
〓 “鸡”:字里字外有学问
守夜循职报晓声,见食相唤不相争。冠文距武且兼勇,十二生肖占有名。鸡,鸟纲,雉科家禽。远在游猎时代,鸡就和人生活在一起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鸡字就有10种以上的写法。图一、图二似鸡侧视状,图三为鸡正立而头朝左状。由字形不难看出这三个字属象形字,造字的先民画出了一只只扬脖挺射、肉冠矗立、引颈司晨的公鸡形象。后来,为怕人们把......
-
〓 寻踪·王仁湘:龟甲占卜的来由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卜甲 《芈月传》中,莒姬为救芈月姐弟,自杀前用刀在一块龟甲上刻画表示“否”的符号,放在火中烧,假托是先王的旨意。这种灼烧龟甲、通过痕迹判断凶吉的方法,就是龟甲占卜。当然,莒姬的方式是文艺创作,或许不那么准确。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上—— 考古中殷墟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那个时代的甲骨文......
-
〓 专题深思:孝能促廉廉以守孝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教育资源
孝与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是指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它们是处理人与家庭关系、人与国家关系的两种道德品质。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始基性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古人眼中为官从政的道德基础。最早将廉作为道德范畴来看待的是《周礼》。《周礼·天官冢宰》篇曰:“以听......
-
〓 品味古籍:《儒林外史》是讽刺文学典范
清代前期,文化管制严酷,可圈可点的文学作品较少。到了中后期,渐次有了几部堪称伟大的作品,《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皆属此类。《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成书,作者吴敬梓为此付出了20年的光阴。古籍,大多都是古人耗尽一生的心血写成,不像现在速......
-
〓 卧读《聊斋》
把《聊斋》作为枕边书,自己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想起这部奇书,眼前似有鬼火荧荧,耳畔若闻野狐幽鸣,这是小时候看《聊斋》影视剧留下的印象。若是深夜读《聊斋》,还能睡得好吗?真正卧读《聊斋》时,方觉今是昨非、相见恨晚。有的文学作品,因改编成影视剧而家喻户晓,作家也名声大振。影视剧之于文学作品,是功是过,不可一概而论。对我而言,......
-
〓 从贯休《观棋》见围棋品格
宋代以来的围棋文献中,经常会有“格”字出现,如张擬的《棋经十三篇》、元代严德甫的《玄玄棋经》、明代王世贞《弈旨》等。但“格”这一古代的围棋术语,由于年代久远,也无人作专门的解释,流传到今天,其含义已令很多人不明所以,对其的解读也因此产生误差。在唐末五代诗僧贯休的诗集《禅月集》中,有一首《观棋》诗:逸格格难及,半先相遇稀......
-
〓 顾恺之传神阿堵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多才艺,尤工丹青。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雲蔽月,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
〓 从“罘”字喻义说起
前些年去山东烟台出差,见路牌上有“芝罘区”三字。“罘”字如何读?含义是什么?一时不得其解。问当地人,方知其音为“福”,但多不知其意。后经查阅,终于了解了来龙去脉:烟台有一山,传说秦始皇曾三次去寻仙问药,以求长生不老。此举劳民伤财,百姓叫苦不迭。第三次,秦始皇死于路上。周边民众不悲反喜,遂造出“罘”字,称此山为“芝罘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