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楼风月:凤姐的银钱收入
戴敦邦绘《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众人凑钱为凤姐庆贺生辰。戴敦邦绘《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凤姐闻秘事讯家童。 讨论凤姐的银钱收入是一个饶舌的话题。原因在于此人是荣国府的当家少奶奶,过往冗庞,一句两句难以说清,然而,恰恰由于这个原因,关于凤姐,她的经济来源,才可以构成一个可资讨论的话题。 那就从第五十五回谈起。在这......
-
〓 新媒体时代的春节文化
●借助新媒体表达情感,建立人际交往模式,是一种趋势,但恰恰也因为时间成本低,经济成本低,加上缺乏表达个性,年俗里所含的情感也就摊薄了、廉价了●春节文化的现代化,最关键还是要在厘清春节文化的仪式本体、情感内核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春节的文化价值的传播,强化对春节的文化感知每到春节前后,各种大众传媒,如今加上微博、微......
-
〓 《大风歌》与《垓下歌》——对两位历史人物的钩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前者是刘邦的《大风歌》,后者是项羽的《垓下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两首歌,一开口都是出语不凡,语惊四座。刘邦,沛县人,因地而名,有沛公之称。项羽,下相人,《地理志》载:“临淮有下向县......
-
〓 论中国诗词的实与虚
谈起中国的诗词不免让人想起一位诗人的评估,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曾细细品读过中国诗词的人而言,大概是很有这种体味和共鸣吧。然而倘要追本溯源地去探讨这“意无穷”的关键,我们不能不把“实与虚”作为其中的要素了。正是这“实”与“虚”的相互催生才有了这绵绵无绝期的千味诗意。从手法的角度,关于“虚”与“实”的相似相容,也对应......
-
〓 文学经典阅读调查:影视改编无法取代经典阅读
作为“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的一个子课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对文学经典判定标准的认知中,思想深度是当前大学生最为看重的主导性标准,它不仅贯穿在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受过程中,也影响着对文学大师和文学经典的评判。比如,问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道单选题:“有人认为金庸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地位堪与鲁迅比肩,呈‘双峰并立......
-
〓 张宇楷书:龙藏于渊
张宇是那种端悫忠厚之士,性沉稳而讷于言,其行为举止始终让人感觉到一种龙藏于渊的力量和虚怀以待的境界。张宇楷书在取法上是采用梁启超说的以一家之法深入为之的方法,他写的褚字沉稳灵动,见功见性,一点一画既不苟且又飞扬,这在楷书的书写中是最难的。人们为取法而学楷书,求其端稳之态,谨严之风,但日久则容易为其整饬性所囿,少......
-
〓 玉瓷赏析:美玉天姿巧雕琢
清中期 白玉太狮少狮钮炉 自乾隆二十四年清政府统一回疆,在伊犁设置将军府,驻扎八旗军队后,才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玉器制造玉料短缺的问题,自此中国玉雕迎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盖炉作为文房清供之物,颇受明清一代文人士大夫之青睐,由于古人崇玉的习俗,使得玉盖炉更成为文房尚品,广为陈藏。 “清中期 白玉太狮少狮钮炉”以......
-
〓 张择端的春天之旅
每逢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就像我每当看到沉落到飞檐上的夕阳,心里总会想起李煜的那首《乌夜啼》:“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看见书画,我们见到的不只是书画,而是它们与时代的互......
-
〓 神马是匹什么马
几年前,一句“神马都是浮云”在网络上蹿红。这个神马自然不是马,而是“什么”一词的谐音。那么,汉语里有没有神马呢?神马,又是一匹什么马呢?天马是一种东西方神话里都有的动物。西方天马是背生双翼的奔马形象,独角兽常为头顶生有独角的天马。而在中国,天马通常为奔腾的骏马,无双翼,为表现其与其他马的不同,常于马下方绘制云朵,体现天......
-
〓 肖复兴:秋向此时分
北京兔儿爷二十四节气中,有秋分和春分相对应,它们分别又是和立秋、立春相关联的。也就是说,立秋和立春是秋天与春天的开始,秋分和春分则是说秋天和春天都各自过去一半了。所谓“分”,是均等的平分。俗话说的平分秋色,是这个意思;清诗里说的“雁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也是这个意思。秋分到了,意味着深秋来临,和夏天里的仲夏是一种相同......
-
〓 中秋望月说曹诗
秋风渐凉,又是一年中秋时。举目苍穹,难免让人生出似水流年、岁月蹉跎的悲壮来,在这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中,不觉想起曹君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
-
〓 生命的醉和酒神式的艺术形式——对李煜三首亡国词的再解读
作者简介:胡牧(1981- ),男,重庆市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艺术源于幻想,止于抒发情感,艺术本身就是人对现实人生超越和升华的一种方式。在尼采看来,战胜人生悲剧性境遇唯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审美来完成。尼采的观点无疑适合用来作鉴赏李煜后期词的注脚。李煜的词将亡国的悲剧意识无意识地......
-
〓 蛇年临近趣赏蛇联
从2013年2月开始,便进入了农历癸巳年,即蛇年。这里介绍几副蛇联,与大家共赏。“西望关中,百战十年空鸟兔;北临绵上,千秋一例感龙蛇。”这是在山西绵山韩信庙里的一副楹联,此联怀古抒情,对韩信当年的业绩极为推崇。上联中的“关中”,系汉中、巴蜀,是韩信与项羽决战、击败项羽之地,上联描述韩信的战绩;下联中的“绵上”指绵山,为......
-
〓 回到1662年:南明在缅甸的流亡史
【编者按】缅甸是位于中国西南最重要的邻国之一,昂山素季今日访华,掀开中缅关系史新的一页。两国在历史上恩怨纠缠,有信赖也有猜忌。当如今进入复杂的全球化博弈的时候,中缅关系就变成了更复杂的棋局。当然,不会改变的是,它将永远是中国的邻居。不妨回到1662年那个南明小朝廷风雨飘摇的时代,看看两国曾经的旧影。1661年12月,缅......
-
〓 臧文仲形象之我探
览《论语今读》,在卫灵公第十五这一节的“记”中,李泽厚从孔子的评价中得出:臧文仲应为一重要人物,但是对于这位重要人物,李先生语焉不详,仅以“惜今日不知其详矣”草草了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去检索了相关的资料,乃知臧文仲是一个拥有相当丰富内容的人物,同时也为李先生感到遗憾。臧文仲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两次,子曰:“臧文仲......
-
〓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山水诗中的谢灵运
制图:蔡华伟山水映射了谢灵运的内心世界,在他的诗歌中翻江倒海。到了谢灵运,山水成为了中国诗人抒情写意最好的载体,也是寄放情思最好的处所。温州瓯江(又名永嘉江)中有一孤屿,当地人称作江心屿,曾经是晋宋之际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不羁的诗魂常常沉溺与耽游之地。也就是这样一个激流中的孤独岛屿,见证了1500多年前一位在历史深处留下诗......
-
〓 蒋守谦:细品《衙斋听竹》图
郑燮《衙斋听竹》图 在郑板桥创作的诸多墨竹图中,有一幅表现他灾年为官、心系民瘼情怀的佳作。这个作品,其画面主要由四株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的修竹和一首情真意切、深沉隽永的题画诗,以及作者别具一格的题款构成。四株修竹中,两株为清瘦高耸,枝叶萧萧的成竹;另外两株是新篁,柔弱娇嫩,有如孩子依偎父母似地依偎着那两株成竹。题画......
-
〓 从贯休《观棋》见围棋品格
宋代以来的围棋文献中,经常会有“格”字出现,如张擬的《棋经十三篇》、元代严德甫的《玄玄棋经》、明代王世贞《弈旨》等。但“格”这一古代的围棋术语,由于年代久远,也无人作专门的解释,流传到今天,其含义已令很多人不明所以,对其的解读也因此产生误差。在唐末五代诗僧贯休的诗集《禅月集》中,有一首《观棋》诗:逸格格难及,半先相遇稀......
-
〓 与月亮有关的地名
说起中秋,就会联想到月亮,而那些与月亮有关的地名,也总是富有诗情画意。日月潭:日月潭以拉鲁岛为界,东侧形如日轮,西侧状如月钩,故名之。相传大清溪边有对青年夫妇,靠捕鱼度日。一天,日月不见,天地昏暗。夫妇杀死了深潭中吞食日月的恶龙,用大棕榈树枝把日月托上天空。二人也变成两座大山永远守在潭边。为了纪念这对夫妇,每逢中秋,台......
-
〓 鸡年品赏咏鸡诗
“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挺无复须元戎。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宋•陆游)”鸡年到来之际,高哦低吟几首如此美妙的咏鸡诗,也别有一番情趣。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鸡的故乡。古往今来, 不少文人墨客以鸡为题材,留下了大量咏鸡诗句。《诗经》中就有“鸡鸣喈喈”“鸡栖于树”之吟唱。唐寅的咏鸡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