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伯俊:怎样读《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应该指出的是,《后汉书》尽管所记历史在三国时期之前,却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所撰,比陈寿撰《三国志》晚一百余年;因此,在二十四史中,《三国志》乃是继《史记》《汉书》之后的第三部。正如《晋书·陈寿传》所论:“丘明既没,班、马迭兴,......
-
〓 “学术抗战”的守与攻
前几日,是国学宗师钱穆先生的120周年诞辰。抗战期间,钱穆先生写了一部《国史大纲》。这是一部功力精湛的通史著作。在这部书里,钱先生饱含忧患之情,试图唤起民众对国史的温情,对国魂的信念。该书甫一出版,立即风行全国,在山河破碎之际凝聚起了人心士气。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国土的沦丧、军民的牺牲,都是民族劫......
-
〓 羽扇纶巾军事统帅诸葛亮为啥那么穿
《三国志》为诸葛亮立了传,但没写他的服饰,后人做了追记,《太平御览》卷七百零二《服用部·扇》引晋·裴启《语林》记载,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河边上对垒,开仗之前,诸葛亮坐着不加装饰的车子,戴着葛布做的头巾,拿着白羽扇,指挥三军将士,军人们都随着他的指挥前进或停止。再往后,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的记载相同,诸葛亮和司马懿出兵......
-
〓 找准精神的根脉·传统文化系列谈⑤:守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中华文化是一个自我完善与创新的体系,从这个体系追根溯源,可以理清很多根源性的因素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引起全国文艺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大家一致认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核心价值观念的建设,对民心民智的凝聚,对青少年教育,对文化自信的......
-
〓 新闻随笔:“扫地僧”给当下带来善意提醒
当下,人们受到太多的外在诱惑干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变得并不容易。此时,偶有朴素低调但功力深厚的“扫地僧”出现,也算是对时代匆匆脚步的一种善意提醒。日前,一张普通的照片在经社交媒体发酵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照片中,一位满头白发衣着朴素的老先生,在高铁二等座上埋头翻看资料,同时笔耕不辍地进行演算。粗粗一看,让人感觉这......
-
〓 诗词赏鉴:李白《忆秦娥》赏析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词调始见于本篇,调名本身就是词题。古代秦、晋间(今陕西、山西一带)称美女为娥。词中的“秦娥”,是唐代京都长安(属古秦地)的一位少妇。题目是“思念秦娥”,内容却是“秦娥的思念”。对秦娥的思念通过拟写秦......
-
〓 记得·牵挂·叮咛——宁夏师范学院院长李静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缤纷六月天,群燕高飞时。欢送你们,更多的是记忆碎片的回放和儿行远方、女将远嫁的唠叨。我想表达三层意思。 一是记得。我们记得,四年前,你们青春懵懂,羞涩而无畏;今天,你们成熟稳重,谦卑而执着。四年前,你们年龄很小,世界很大;今天,你们年龄大了,世界小了。我们记得,美术系的李成云连续四年寒假在学校度过,楼管阿......
-
〓 文化评析:“大师”还有多少文化含量
有良知、有坚定信仰的文化人,应该始终将洁身自好、坚守善美、一身正气、远离丑恶等当做精神底线和艺德追求。 近年来,贪图虚名、权钱交易、结帮营私等丑恶现象在国内文化艺术界时常出现,这种文化腐败损伤了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而且多与个别领导干部的腐败息息相关。许多文化界人士表示,假“大师”身上有很多耀眼光环,而花钱......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方立天:中国的文明观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有关人类文明发展的演讲,首次在国际场合深入、全面地阐述中国的文明观,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理念和新命题。 一、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命题。“互鉴”要求参照对方文明,吸取对方优长,克服自身短处,把文明交流推向深处,推动不同文明的丰富、前进。如佛教的中国......
-
〓 迁想妙得集印为诗
我见青山多妩媚津门长客胡不归烟云供养松巢客不看人面免低眉我见青山多妩媚,津门长客胡不归?烟云供养松巢客,不看人面免低眉。 这是一首以六方闲章组合成的言志小诗,第一、四句分别是辛弃疾和白居易的名句,中间两句则是用闲章印文拼装组合而成的。 印章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起先它是身份的凭证,诸如皇帝玉玺、各类官印乃至......
-
〓 兴之所至与师之所指
大学所学的每门课程,老师一般都会开列书单,那些书单上罗列的基础书,是所有学术的“本”。本科,就是奠定学问根本的阶段。根系广,树才能更茁壮。各种课程都学点,各种书都读一点,基础才牢靠。这是本科与专科在读书方式上的不同。我大学读的中文系。刚入学时自己没有高远的志向,除了教科书,我还凭兴趣读了一些其他书,如当时流行的朦胧诗选......
-
〓 周作人的挽联
对联诸品种中,至为难作者当属挽联。括死者行径、生者哀伤于区区两行,已是难为;况死生之大,死者为尊,若不欲一味谀颂,而于数十百字之中或暗寓褒贬,或指涉时局,则难上加难。到得现代,白话文起,挽联一道,已显式微之象,然余绪犹存,依然不乏名手。周作人即为其中之一。周氏晚年著《知堂回想录》,于一生所写挽联,间有记录,自然......
-
〓 文论经纬·王蒙:旧邦维新的文化自信
编者按:近代以来,中国这个5000年文明古国,遭遇了“走向世界的挫折”,深陷过文化自卑。但中华儿女硬是在苦难中奋起拼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使今日之中国站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起点上,也使我们更有理由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更加坚定我们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意味着我......
-
〓 蜀派古琴源流及艺术特色
20120508_001蜀派古琴又称川派古琴。从地理概念上讲,上古时期在今川西有蜀国,川东有巴国,三国刘备建都成都,国号“蜀”,管辖的地域比现在的四川还大。“四川”的称谓始于宋代,后人习惯以蜀代川,所以蜀派古琴也称川派古琴。古琴艺术在四川至少有二千年历史了。史载西汉司马相如在临邛(今四川邛崃)富豪卓王孙府上,以优美的琴......
-
〓 保护历史街区,留住文化根脉
历史街区保护应当慎之又慎,不轻言开发,不急于改造,尤其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让商业开发和文化旅游喧宾夺主,也不能一切唯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或申遗马首是瞻。 近些天,有关什刹海改造的消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出面澄清,但人们心里的石头并没有就此落地。一则“误读”出来的消息反响如此之大,一方面体......
-
〓 光明论坛·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营造风清气......
-
〓 陈湘涛:著书翻恨古人多
《随园诗话》里记了这样一则趣事:袁枚先生偶见一寒士,衣敝履穿,几上有诗稿云:“此事未知何日了,著书翻恨古人多。”袁枚先生惊问其姓名,回答说“丁珠,怀宁人,访亲不遇,流落于此。”袁枚先生小有馈赠,劝其攻诗。 这个丁珠真是诗痴,穷困落魄,仍不忘写诗。不恨食无肉、出无车,偏偏恨古人太多,挤压了自己的创作空间。 ......
-
〓 人民时评: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保护与利用并非水火不容,利用得好有助于保护,保护得好也会促进利用,二者完全可以彼此助益,形成正循环因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湖南岳阳楼,最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报道,岳阳市政府正与外地投资者洽谈转让岳阳楼的经营权用于旅游开发。在不少人看来,岳阳市政府此举无疑是“崽卖爷田”,不但可能导致岳阳楼......
-
〓 小儿子的身份——我对叶至诚先生的猜想
1945年12月,八年抗战结束,叶圣陶和开明书店的同事及亲友,老少50多人,怀着急切的归家心情,乘坐两艘开明雇的木船,历时47天,由重庆到达上海。叶圣陶的《东归江行日记》从1945年12月25日重庆上船记起,到1946年2月9日上海登岸止,录述了漫长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出发时,叶圣陶的小儿子叶至诚19岁,......
-
〓 见仁见智:警惕地名更变造成的文化消殒
进入现当代以来,有相当多的原有地名,被新地名不断替代。比如在笔者的家乡云南祥云县,除了原来的“云南县”被更称为祥云县外,就还有很多个自然村的村名被更变:将原来的“老马村”更称为江登村,“公昌邑”更称为江场,“鱼囡场”更称为云里厂,“清溢村”更称为下庄……等等。被更换了名字的村庄,占了全县村庄相当的比例。再加上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