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饕餮”的文化内涵——关于中国青铜器纹饰的解构
西周早期“噩侯”青铜方彝 李韵摄 艺术越古老,它越亲近动物题材,以地域为区分的人群,都会用神化了的动物认同信仰。神化了的动物们,给早期文明时代的人类带来了许多精神慰藉,也促使人们创造出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品,青铜艺术便是最好的见证。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
-
〓 观花拾趣:桃红又见一年春
桃花飞瀑 何海霞 中国嘉德供图桃花,历史悠久,远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名句。此后,历代诗人都少不了替桃花写照传神,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王维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李贺的“桃花乱落如红雨”;陆游的“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徐师的“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都是咏......
-
〓 雅趣说字:蟹
蟹 蟹的字根是解,表示要逐步解壳才能食其肉。先人在“解”字左边或下面加个“虫”部,把动词变成名词,称这种甲壳动物为“蟹”。...
-
〓 石湾:访匡亚明故里
但凡经历过十年浩劫的高校师生,都会记得“文革”狂潮排空而来时,第一个被公开点名的“黑帮分子”是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匡亚明。我是1964年由南大历史系毕业的,毕业证书上盖的是校长匡亚明的签名章,毕业时全班同学与校领导在校门口合影,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也正是敬爱的匡校长,而且同班同学小丁,毕业即留校当了匡校长的秘书。200......
-
〓 文化世象·文化名片与中国形象:诠释形象的“中国名片”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中华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它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更矗立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之处,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中华文化也是一条大河,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鉴中,在彼此的对话与释读中,容纳百川,奔流不息。中华文化,延续着中国人的思考与情感,雕刻出中国人的面貌,塑造着中国在世界的形象。走向世界的中......
-
〓 毕业论文,你“查重”了吗
“论文查重了么?”临近毕业,研究生见面或者在网上聊天基本上都会从“查重”话题开始。“我们专业几乎所有人都得‘查重’,即使是独立完成论文的都会选择提前‘查重’,不少同学更是用不止一个软件‘查重’。花钱、耽误事儿还影响心情!”小杨同学有些郁闷地说,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即,论文却还未完成。“框架没问题,字数也够了,就是需要反复‘......
-
〓 北京的春天
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我的等待穿越了漫长寒冷的冬季,直至春天的到来。北京的春天似乎来得有些唐突,昨日还硬朗的风,今天就轻柔了许多。托起草儿的脸,轻轻触摸,放开手就是一片绿茵。昨天还是星星点点,今天就已花满枝头,春天的脚步就是这么任性。脱去厚厚的冬装,春风就这么温暖身子,春绿就这么跃入眼帘,点染着树梢,闪躲在角落里,......
-
〓 唐海艳:唐诗里的步摇花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步摇这种饰品自先秦时期既已以礼制饰物的身份出现,经过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盛行于唐代。在唐代,不仅女人对步摇花情有独钟,男人亦为步摇花微颤而悸动,诗人们更是热衷于用步摇花来尽情书写女性的娇美与柔情。查《全唐诗......
-
〓 书界观察:无名不成书
读书如同与作者交谈,书名则是作者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俗话说“先入为主”,我们是否愿意与这个人“谈”下去,在交谈中是否用心去听他讲话,甚至如何理解对方话语里的含义,都与之息息相关。因此,做一本好书,重视内容之余,也需要拿出点“标题党”的劲头。无名不成书。好的书名,首先要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或是来自优美的文辞,如《朝花夕拾......
-
〓 唐诗故事:人面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题为《题都城南庄》,作者是崔护。崔护,中唐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文宗大和三年(829)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官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郡斋三......
-
〓 “天地生之,圣人成之”——传统文化中和谐共荣的生态实践观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微讲坛】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与人类的世界观、自然观体系的建构及其实践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
-
〓 朝拜大森林
森林对一个久居城市的居民来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在高楼林立,人群喧腾的闹市,为盼一方绿色,留下寸土寸金的宝地,给萋萋芳草一席之地。别小看这楼层中的间隙,只要看看在这里喁喁小憩的情侣、纵情嬉戏的儿童、安闲自适的老人,是怎样对它情有独锺,就会知道这一方绿土远比歌厅、舞榭、茶楼具有更恒久的魅力。如果说这不是小小的绿方,而......
-
〓 词中之帝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少聪慧,美风仪,“广颡隆准,风神洒落,居然自有尘外意”(宋·史温《钓矶立谈》)。25岁嗣位南唐国主,39岁国破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三年,被宋太宗赐药毒死。李煜虽不善治国,但精通六经,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善诗词文章。其词流传下来的总共不过三十余首,但有不少堪称千古绝唱,被后人尊为“词中之帝”。李煜......
-
〓 作家语录:文化·生活
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莫言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被问及“你幸福吗”时回答“我不知道”。 《乡愁》原本指的是淡淡的哀愁,但看到有些大陆演员朗诵《乡愁》,总是激......
-
〓 光明谈:严谨求实是教材生命
在一本教材中,有一篇题为《爱迪生救妈妈》的课文,称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在医生为妈妈做阑尾炎手术时,用镜子的反光原理提供了照明,帮助手术取得成功。而实际上,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阑尾炎手术是在1886年。近日,《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等人教版个别语文课文因与事实不符,引发争议。课本的权威性和标准性来不得......
-
〓 唐诗故事:蓝桥相会
赠樊夫人裴航同舟胡越犹怀思,况遇天仙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答裴航樊夫人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一这两首诗见于清人彭定求等编的《全唐诗》卷860,是唐穆宗长庆年间秀才裴航与仙人樊夫人之间的定情诗。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唐人裴铏的《传奇》。关于裴铏和其传奇小说《传奇》,在《......
-
〓 细数英语中与“羊”有关的有趣典故和习语
羊在中国上古人的眼中,形象漂亮,温驯忠厚,腼腆害羞,羊羔跪乳,羊肉可口,因此便有了甲骨文的“美”“善”“义”“鲜”“羞”等汉字。英语(课程)中“羊”一词常出现在《圣经》中,作为《圣经》发源地的西亚、北非地区及地中海沿岸诸国在《圣经》形成时以游牧业为主,“羊”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吃与穿两大生活难题。“羊”在满足人们物......
-
〓 盗版新华字典:教育腐败误人子弟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湖北省教育厅政府采购《新华字典》320万册,由政府拨款当地省新华书店中标崇文书局出版,该字典中标价格高于零售价格,更要命的是,这个版本的字典无主编,只是拼凑起来的盗版书。据辞书出版界的专家说,湖北免费发放给学生的《新华字典》存在万分之二十的错误,国家规定允许最大差错率为万分之一,这个......
-
〓 青鸟殷情为探看——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开。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大家在理解李商隐《无题》时,都陷入了爱情诗的怪圈,总以为无题诗就是爱情诗。其实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作为一位沉伦下的有志之士,他所关心的并不是一已之私,而是在广阔的政治领域,更关心祖国的命运。在......
-
〓 节气·物候·清明——春和景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的4—6日,此日太阳到达黄经15°。到这一时节,中国大地无论南方北方,气温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景物明晰,因此得名“清明”。这是一个表征天气物候的节气名称。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北京时间17时46分。民间谚语有“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