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省作协主席迟子建委员:要多读经典书
人物素描:郭红松 近些年,各种图书排行榜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图书榜对引导人们读好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大多数图书榜要么把目光放在销量上,要么一味地青睐新出版的书籍,为商业所绑架。这样的图书榜,很容易误导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要知道,图书的畅销和品质有的时候有关系,更多的时候是毫无关系的。如果按畅销度去读书,会......
-
〓 人才史话:“任人之长”无弃才
在《逍遥游》中,庄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大葫芦的故事:惠施将魏王送他的葫芦种子培育出来后,葫芦的容积有五石之大。这个葫芦虽大,外壳却不够坚固,用来盛水承受不了压力,剖开做瓢又没处放,惠施只好就把它给砸了。庄子听后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器物啊!你有五石大的葫芦,何不用网套起来做成腰舟,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它......
-
〓 校长说校训:弦歌浩荡,坚守质朴的精神底色
校训不是为了装潢门面之用,应当为师生广泛认同,并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光芒大学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责。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是一所大学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和内在精神的凝练表达,也是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直观表现和将之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具有潜......
-
〓 不阅读的中国人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卫生间。座位离那里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
-
〓 人民时评:汉语盘点折射世相变迁
那些语言的背后,既是世相变幻、时代变迁,更是我们观察变化、把握态势的内在冲动近日,人民网联合商务印书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了一项“汉语盘点2015”的活动。评选揭晓,“廉”当选年度国内字,“互联网+”当选国内词,“恐”“反恐”当选年度国际字、词。活动还发布了“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等榜单。这是件有意思的......
-
〓 金台论道:“艺术腐败”该治一治了
最近书画界的空气陡然紧张起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近日在参加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分组讨论时痛批有些地方书法家协会“官气”太重,点到了书画界的要害。“官气太重”首要表现在一些官员热衷于去书画协会等文艺团体担任领导职务。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31个省区市书法家协会中,有至少66个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为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而在......
-
〓 校园·毕业季:大学校长的毕业致词
编者按 本期我们刊发《梦有所系》《告别不易》两篇文章,分别摘编自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和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3届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作为本年度这一栏目的结篇。进入8月中旬,相信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们已慢慢淡出毕业情怀,心中不断添加起奔赴工作岗位的跃跃欲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无论宁校长的“梦系祖......
-
〓 环球走笔:如果“书店杀手”开书店
不久前,有“书店杀手”之称的美国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在西雅图大学村开设了第一家实体书店。书店甫一开张便顾客盈门,很多人都想对“书店杀手”开设的实体书店一探究竟。如果就此认为,亚马逊的涉足或代表书店行业迎来新的春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但是,有一点很明显,这个“实体书店”远非“传统书店”。亚马逊副总裁詹妮弗·卡斯特表示,亚马......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中国因明研究的可喜进展
因明,即佛家逻辑,肇源于古印度,是印度“五明”之一。公元5世纪起,印度因明先后传入中国汉地和藏蒙地区,逐渐形成了中国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个传统。中国因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过辉煌,成为过世界因明的高峰;也有过低潮,以至成为绝学。最近一次低潮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当时,全国从事因明研究的学者已没有几人,成果更是......
-
〓 新闻随笔: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经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对二十四节气的保护有一个过程。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
-
〓 科技杂谈:学术诚信建设要有“牙齿”
■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除了“以论文论英雄”的制度缺陷,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名硬实软、缺少“牙齿”据《科技日报》报道,在前不久中科院学部举行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院士直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科研诚信问题涉及面之广及其严重程度史无前例。朱邦芬院士所说的“史无前例”并非危......
-
〓 研究生教育:改革之路怎么走?
取消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双轨制”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 加大“走出去”办学和合作办学力度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并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上述《意见》和工作会议透露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旨和精神是什么?改革之......
-
〓 清瓷雅韵:瓷上荷花别样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诗人杨万里赞叹荷花的不朽诗句。荷花,别名莲花、泽芝、玉环、水芙蓉、六月春等,素有“花中君子”的雅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的一首《爱莲说》道尽了荷花的风骨。千百年来,尽管人们对荷花情韵各异,但喜爱赞赏的心态却世代相承。炎......
-
〓 评论员随笔:是历史赞美了时间
我们的现代化,注定是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生长现代文明,而不是要割裂传统,另起炉灶来搞现代文明曾去北京郊区的潭柘寺参观,被这样一个场景深深震撼:千年古树前排起顶礼膜拜的长队,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古树闭目祈福,神情专注,良久方罢。一棵古树,为什么能够激发人们最为深沉的敬畏之心?或许是因为,古树是时间的一个具象符号,人们......
-
〓 从仇士良语看南衙北司的斗争和联合
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读书亲近儒臣。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新唐书·仇士良传》唐代后期,随着宦官专政局面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朝臣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逐渐激化,开始出现南衙北司之争。但与此同时,因为共同的政治目的,朝臣又时常与宦官......
-
〓 文史遗痕:清源小记
清源山上永远坐着两位中国哲人,一位是老子,一位是弘一法师。 老子生前尽管没有到过清源山,但是一本五千言的《道德经》让老子穿越地老天荒,来到晋水泉山。岁月漫漶,没有哪一本文献记载过老子真实的模样,即便是八百年前的人们,也只能根据自己心目中的想象,塑一个老子。 清源山上的老君造像是宋代泉州人的作品。它本......
-
〓 呼唤人文精神——袁行霈教授在北京大学2015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尊重。中国早在《周易》中就有“人文”这个词,而且是和“天文”相提并论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测天文以考察四时的变化,观察人文以教化天下。从中可以看出对人文的重视。《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
-
〓 观天下:烽火中的居延汉简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乱世之中,一群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如何保护与研究珍贵文物居延汉简的故事。正是这些知识分子高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殚精竭力的劳作与奉献,使居延汉简不至于因为战火而遗失或者毁灭。作为后人,我们由衷感激他们的付出!正如文中所说,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居延汉简,更是彰显其爱国赤诚的精神丰碑。——编 者恐怕很多人都不......
-
〓 桐城三章
六尺巷一条不足百米的小巷,静静地立在月光里。两旁樟树浓郁、桂花清香。仅仅宽六尺,却量出了比天地更宽的人心,包容了比时光更广的胸怀。桐城人喜欢在这小巷里行走。一个人时走,一群人时走,外地来客时走,寻古访幽时走……走着,走着,这小巷里那四句二十八字的诗句,便走出了小城,走进了线装史书,走向了大千世界,最后,走成了一段关于和......
-
〓 光明时评:规范师德既要建章立制更应严格执行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后,其首次为高校教师划定的禁行行为“红七条”迅速引发热议。这也是自去年9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今年7月划定教师禁礼“6条红线”之后,教育部针对师德走样现象的又一次亮剑。 我们常说“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教育的第一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