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长说校训:弦歌浩荡,坚守质朴的精神底色
校训不是为了装潢门面之用,应当为师生广泛认同,并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光芒大学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责。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是一所大学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和内在精神的凝练表达,也是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直观表现和将之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具有潜......
-
〓 陈平原:患难见真情——追记两种王瑶图书的刊行
在太原召开的“纪念王遥先生诞辰百年暨学术研讨会”(5月9日)上,我第一个发言,特别感谢1990年推出《王瑶先生纪念集》的天津人民出版社和1995年刊行《王瑶文集》的北岳文艺出版社。会场上,见到了依旧风风火火的董大中先生,马上想起当初在镜春园王先生家中商谈出版《王瑶文集》的往事,赶快上前致谢。 回京后几天,......
-
〓 吃茶
丰子恺画《煮茶图》 吃茶的后面要是再赘一个“去”字,就回到了古代赵州从谂禅师讲的禅言“吃茶去”,那是高深的禅理,每个人都会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为了回避这样的高深,我想既然是写关于喝茶的文章,叫喝茶有一点俗,索性不如叫吃茶雅一些。 现代的人把茶当作保健品,认为茶可以降血脂、降血糖、防癌、美容等等,很少听到......
-
〓 文化评析:学术抄袭岂能“当事人和解”
学术成果是一个社会的公共产品,对学术抄袭的“宽容”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知识产权,而且更伤害了一个社会共同恪守的文化价值。学界又现抄袭风波。据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安徽宣城的公务员金鹏此前网上发帖,举报贵州遵义师范学院一副教授全文抄袭自己的毕业论文。遵义师范学院校方调查后认定,该副教授侵占他人成果,属于情节较为严重的学术不端......
-
〓 金台论道:“艺术腐败”该治一治了
最近书画界的空气陡然紧张起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近日在参加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分组讨论时痛批有些地方书法家协会“官气”太重,点到了书画界的要害。“官气太重”首要表现在一些官员热衷于去书画协会等文艺团体担任领导职务。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31个省区市书法家协会中,有至少66个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为官员或退休官员担任;而在......
-
〓 冯其庸:古梅奇记
奇梅 冯其庸摄雪骨冰枝(中国画) 冯其庸 我喜欢梅花,在我的小园里,十多年来,先后从远处深山里移植了六棵树龄在四五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古梅,至今这六棵古梅,每到春天,都是花开满树,春色无边。 可是这六棵古梅,有多种令人不解的奇处。 我最先种的一棵古梅,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老干直径粗约不足一尺,高约一米......
-
〓 文化评析:满是山寨建筑大学精神何在
张大鹏/新华社 山寨文化的盛行有横扫千军万马之势——从主观上看,是为迎合众人虚荣、盲目崇拜的心态;从客观上看,正在消解掉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地球上只有一座白宫?不,在中国就有很多座。”这句辛辣嘲讽的独白告诉人们,山寨文化横行,不再是几个极端案例,而是成为一种潮流和现象。 继辽宁绥中县“天安门......
-
〓 网言:让传统村落保护真正“活”起来
近年来,我国已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日前,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国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已进入攻坚克难、复苏传统村落阶段。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来说,适当的开发是有必要的,也是为了给这些村落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道。但必须把握好一个......
-
〓 林柏松:明月的呼唤
九月的风,轻轻吹过,送来又一个中秋。提及中秋,就让我们联想到月,夜,人,团圆……喜庆之外,那一份荡漾在中秋的清朗悠深,穿越古今,绵延无尽的情意,让亲人和朋友永远感念不已……天涯共此时。明月的呼唤你可曾听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 云浩对话龚一:追寻古琴背后的君子之道
主持人:云浩学者、古诗词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晨报·名家悦读》特约主持人嘉宾:龚一我国著名的职业古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编者按】琴棋诗书画中的琴,指的是古琴,它与中国文人相伴了至少两千多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
〓 文化评析:非遗加入直播破除传播局限
近日,某网络直播平台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播”,开启了“直播+非遗+电商”模式的探索。在此次非遗直播中,“玉雕”“古法制香”等10余个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吸引了超过700万网友围观,并为手艺人带来百万元的订单收入。在“互联网+”的时代,一个领域“触网”、搭上互联网快车,已经不是要与不要的问题,而是快与慢的问题。在传统文......
-
〓 乌孙之曲不空传——唐诗中的和亲公主
文成公主 刘凌沧/作 中国嘉德供图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文成公主和嫁藏王的故事就是流传千古的佳话,但其他众多的和亲公主就鲜为人知了。据记载,唐王朝共有28位公主出嫁突厥、奚、契、吐、回纥(鹘)等族。远嫁异域的汉族公主们,为了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和亲重任,促进民族交流与团结,不得已放弃汉地的尊宠生活......
-
〓 简说“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管子·正世》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先秦法家的历史观和改革精神的宏大气魄,如果说到“实践理性”,应该说这句话最为贴切和最贴近实践。慕古是由来已久的历史观,表现为对先王、祖宗和先王之道的崇拜、敬仰和尊崇,是最普遍并具有主导性的观念。商代卜辞充满了这类记载,到西周出现了“先王之道”这一神圣的观念,与“先王之道”相近的还有先王之......
-
〓 北京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部分推荐书目
语文 外国小说: 《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海底两万里》《死魂灵》《静静的顿河》《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源氏物语》《1984》《动物庄园》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初刻拍案惊奇》《说岳全传》《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世......
-
〓 文化评析:手写通知书是一种言传身教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一事,受到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该校有的老教授已参与书写录取通知书10年,一些毕业生表示,自己将数年前的手写通知书“一直珍藏在身边”,但也有网友质疑,为何在这个年代还用手写通知书这种原始的方式?相对于机器印刷,毛笔手写通知书既不经济实用,也不迅速便捷,的确显得很“笨拙”。可蝇头......
-
〓 程刚:思想之西城
严复(1854—1921) 谭嗣同著《仁学》北京陶然亭慈悲庵。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在此商议变法维新。中国的历史文化,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出现了由旧变新、由传统变为近现代的千年巨变之局。这个时代的许多思想家,曾经云集京城西翼——今天的北京市西城区,在这里居住、活动和著书立说,成为中国微观文化地理方面的一大独特现象,......
-
〓 名家读经典:《礼记》是我的案头常用书
新春到,又是一个读书年。不少朋友希望我推荐几种儒家经典,作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指导孩子知书达理的借鉴。我建议大家不妨读读《礼记》。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这两......
-
〓 文化评析:找回传统节日该有的情致
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恰巧和西方情人节(2月14日)赶在了同一天,这样一来,是手捧鲜花送情人,还是家人团聚吃元宵,抑或两节都过?人们不禁会问,“土节”和“洋节”PK,谁更占上风? “甜元宵敌不过艳玫瑰”“洋玫瑰盖过土汤圆”,媒体上的声音好似一边倒,洋节显然更受追捧。两节相逢,让原本可以制造两个噱头的商家,在......
-
〓 董文武:怎样读《论衡》
《论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体现的批判精神、唯物思想和科学见解等,迄今仍有现实价值。《论衡》共85篇,因《招致》一篇有录无文,实际上只有84篇,是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王充(27年~约97年),用了3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这部书的名字,王充认为他的著作:“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才,如衡......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陈来: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有着丰富的内在关联。 第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以赛亚·伯林指出民族主义力量强大,当其与其他意识形态所支持的运动发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