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旅游和世风
旅游和探险成为当今的社会时尚,在中国又是一门新兴的体育和休闲活动,自古以来,中国并不乏有远出旅游的外交家、宗教家和历史学家,张骞、苏武、玄奘都为后人留下跋山涉水的深刻印象,但这些活动都负有特殊的使命,并不以旅游为目的。以探险和考察为目的旅行家要数300 多年前的徐霞客为第一人,历史并不悠久。在华夏文明古国中,诸多文化事......
-
〓 夕阳里的贡院碑
下午的阳光已不刺眼,亮闪闪的凃绘着物像的明暗,抑或是景观的恍惚。在河南贡院的遗址,似乎看不到岁月缓缓走过的痕迹,除了斑驳的印刻,除了拓片的墨迹尚存,除了新造的、却已有一两处剥落的“重修河南贡院碑记”之石碑,碱涩的石灰粉味在草尖里明灭。是啊,那嵌在石碑头上的石雕与脚下的基座之间,那早已风化的与这里新复制的之间,究......
-
〓 文化评析:满是山寨建筑大学精神何在
张大鹏/新华社 山寨文化的盛行有横扫千军万马之势——从主观上看,是为迎合众人虚荣、盲目崇拜的心态;从客观上看,正在消解掉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地球上只有一座白宫?不,在中国就有很多座。”这句辛辣嘲讽的独白告诉人们,山寨文化横行,不再是几个极端案例,而是成为一种潮流和现象。 继辽宁绥中县“天安门......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是汇聚智慧的灯塔
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先哲们就把“爱智慧”视为最为根本的价值和原则,站在了人类探求真理的顶端。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把这个价值和原则归结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从而开启了大学使命和大学追求的先声。人类探求真理的过程,由“知识”而“智慧”,由“智慧”而“创新”,这个由“求知”到“创新”的过程,精确......
-
〓 昼读西厢夜听琴
月色溶溶夜,听一曲《琴心》,仿佛心弦都被拨动;苍苍白日下,手捧二十一折的《西厢记》,禁不住涵咏起那余香满口的诗句:“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时你也许忆起了有趣的张生,他初见莺莺的感受是“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接着他又以同样夸张的语言来评价莺莺:“则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缢之金......
-
〓 家风家教大家谈:家风是文化传承的基因
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人类之所以超出其他动物,一是由于有个发达的大脑;二是由于有文化,以及文化对基因发生的诱变作用。 家风是文化在家庭中的体现,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满足家庭成员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精神需求,并实际引领这种需求的意识存在。它使家庭成员能从中寻找到精神归属感,使家庭文......
-
〓 新德里“鲁迅文化周”散记
2012年11月中旬,我率鲁迅博物馆代表团到印度新德里参加了“鲁迅文化周”活动。活动包括印度中国研究所与印度尼赫鲁大学联合举办的“鲁迅及其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新德里各高校中文系学生自编自演与鲁迅及其著作相关的舞台剧、根据鲁迅名著改编的电影赏析、公开讲座等。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鲁迅生平展》,也是鲁迅文化周的重要活......
-
〓 雅趣说字:泉
泉 这个字的上半部分,像泉水流出处的样子,下半部分,像流出后成“川”字的样子。所谓川,就是贯穿通流的水。...
-
〓 研究生教育须用“优胜劣汰”强化质量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首要的是把好招生录取关;另外,还应实行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优胜劣汰”,对于质量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该暂停、取消的就坚决暂停或取消。 据报道,12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表态,“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核心点、......
-
〓 文化评析:热爱文学要保持童心
很多语文教师更强调孩童阅读文学的重要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儿童时期是以表象为中心的智能活动旺盛的时期。儿童缺乏成年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心理表象却比成年人更为鲜明生动,因此,若有机会阅读文学作品,儿童的头脑中非常容易形成鲜明、真切的画面,并激发强烈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儿童时期最适合阅读文学书籍。冰心7岁时开始读《......
-
〓 大道兮低回——大宋王朝在景德元年
老子说:大邦者下流。意思是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与气度。这话里包含着高妙的智慧:越是繁荣强盛,越应虚怀若谷,才合乎“道”。因为道之所在,并非争强好胜、骄矜挞伐,而是谦逊处下、开放包容;道之发展,并非直线向前、高歌猛进,而是迂回潜行、深思默察。所以古人有言:大道低回。这种关乎道的论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
〓 文化评析:找回传统节日该有的情致
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恰巧和西方情人节(2月14日)赶在了同一天,这样一来,是手捧鲜花送情人,还是家人团聚吃元宵,抑或两节都过?人们不禁会问,“土节”和“洋节”PK,谁更占上风? “甜元宵敌不过艳玫瑰”“洋玫瑰盖过土汤圆”,媒体上的声音好似一边倒,洋节显然更受追捧。两节相逢,让原本可以制造两个噱头的商家,在......
-
〓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
自隋至清,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近人在审视这项制度时,多指责它对贫家子弟的排斥,揶揄八股时文耗士子精力于浮文,讥讽登科仕进之人不识兵刑钱谷为何事。对于从这套制度中艰难竞奔、脱颖而出的状元,往往持鄙夷的态度,认为他们有虚名而无实学。笔者考察了清代百余名廷试首冠之士,透过对他们家世、学历、政绩、才识的分析,......
-
〓 灯彩中的春节
春节,一张彩纸在民间艺人手里一勾一勒,就开始有了春的点睛和春的意境,扎裱集结起来,就有了春天的花朵在灯彩中的绽放。于是,一条条由花灯组成的百米长龙,或速行、或舞动、或盘旋、或腾起,以一种民间的狂欢亮起花灯,点燃了婺源乡村的夜晚,让民间传统的闹春进入了高潮。民间灯彩的狂欢,究竟始于唐还是宋,有许多版本的传说。张灯于春节之......
-
〓 平静象牙塔里的波澜壮阔——选自颜宁在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来宾们: 大家好!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最后一集的结语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到先辈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他们也许会这样告诫我们短暂的一生: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样,从孩提时代,就困惑于人存在的意义。人......
-
〓 开悟堂聊砚⑥:砚铭何必说汉唐
《西清砚谱》中记载的所谓褚遂良铭文砚。 说到唐砚,有一方著名的“唐砚”不能不提。据说唐代名臣褚遂良获太宗赏赐一方砚台,遂刻上“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璜”的铭文,以砚喻德。而且此砚铭成为历代论述砚铭的必引经典。 其实,这方砚最早见于清乾隆皇帝御编的《西清砚谱》。乾隆皇帝在此砚谱里开了不止一个玩笑。观此砚......
-
〓 漫谈中国文化中的“猴”
图为小学语文课文《猴子捞月》插图 资料图片2016猴年邮票三勿石猴。“三勿”意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论语·颜渊》。金羊辞旧岁,福猴迎新春。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谓“申猴”。猴与中国人缘分深厚,自古便被视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猴文化是中国生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
-
〓 马斗全:人名趣对
读《南史》、《北史》等书时,一些名字甚有意味,遂将一些南北朝人名两两相对。 南北朝时人的姓名、字或称呼,有些不但颇堪成对,而且对起来还很工稳,即作诗填词者所说的“工对”乃至“妙对”。“许散愁”对“何无忌”,不但甚工,而且堪称妙对。“许散愁”对“来承道”,也既工且妙。“许散愁”还可对“胡遵世”、“胡思祖”、......
-
〓 黄海涛:香炉收藏小议
汉代褐釉瓷博山炉唐代滑石熏炉宋代磁州窖行炉元代青白釉瓷熏炉民国铜熏炉 近些年来,随着养生熏香活动的兴起,香文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商家对香料的大肆宣传推销外,历代香薰炉、香铲、香粉盒等香具的收藏,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就香薰炉收藏来说,2010年以前,宋代以前的香薰炉收藏,一直是个冷门。多年来,明清香......
-
〓 二十世纪初诗歌的尝试——从梁启超到胡适
诗歌更新的尝试应追溯于晚清。从晚清梁启超的提倡中,在传统中尝试汲取本来的古体律,成就晚清诗界革命。诗界革命其实是由梁启超在1899年在《清议报》上提出的,先前夏曾佑、谭嗣同的“新学诗”及黄遵宪的“新派诗”均不同于诗界革命诗歌。可惜的是这种尝试是吃力不讨好,这是因为争取不到两方面的参与者。第一班是废了科举的残余士子。他们......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