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芷兰斋书跋·吴骞跋抄本:《静志居诗话》
静志居诗话八卷(清),朱彝尊撰,一函两册,清吴骞乾隆五十八年抄本并跋,过云楼旧藏,钤章:拜经楼、拥书楼、仲鱼过目、臣、骞。图为《静志居诗话》之卷首静志居诗话八卷(清),朱彝尊撰,一函两册,清吴骞乾隆五十八年抄本并跋,过云楼旧藏,钤章:拜经楼、拥书楼、仲鱼过目、臣、骞。图为《静志居诗话》之吴骞题记第一页静志居诗话八卷(清......
-
〓 卯岁说兔戏
杜彦锋 绘新年以夏历而计恰为卯岁,卯值为兔。说一说与兔相关的戏,祈福兔岁康乐。京剧表演中常出现“行围射猎”的场面,如《铁笼山》(带“草上坡”)、《连环套》等,戏中均上“兔形儿”,随小锣的“扎扎台、扎扎台……”上场,蹦而复跳,别有异趣。《许田射鹿》三个围场下,上“兔形儿”。汉献帝欲观皇叔箭法,刘备即遵旨叫起散板,唱三句,......
-
〓 雒三桂:往往酒后
红梅小鸟(中国画) 孙季康 在我近几年的生活中,最惬意的一件事是与孙季康兄在一起喝酒,然后看他画画。 打开一瓶二十年的老白汾酒,小酌几杯,醺醺然,陶陶然,觉世间万物与我为一矣,展纸铺毫,信笔而挥洒之,或鸭戏苇塘,或山雀鸣春,或孔雀开屏,或红花映日,栩栩然呼之欲出。掷笔而视之,不觉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在旁......
-
〓 纪录片如何介入历史——从《历史的拐点》谈起
近年来,有些历史纪录片迫于收视压力,热衷于掘坟盗墓,故弄玄虚,缺乏历史资料支撑,将历史纪录片拍成了三流电视剧,同时也不乏在历史言说与大众接受之间找到微妙平衡的优秀之作,为历史纪录片拓展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新空间中华五千年产生了诸多丰富与曲折的故事,从个体命运到民族兴亡,从人生悲欢到王朝更替,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最近播出的5......
-
〓 诗说节气:白露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称“白露”。此时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民间常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之快。还有句俗语:“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写白露的诗,孟浩然的......
-
〓 旅游和世风
旅游和探险成为当今的社会时尚,在中国又是一门新兴的体育和休闲活动,自古以来,中国并不乏有远出旅游的外交家、宗教家和历史学家,张骞、苏武、玄奘都为后人留下跋山涉水的深刻印象,但这些活动都负有特殊的使命,并不以旅游为目的。以探险和考察为目的旅行家要数300 多年前的徐霞客为第一人,历史并不悠久。在华夏文明古国中,诸多文化事......
-
〓 聂鑫森:齐白石画中的传统节令
齐白石(印款)《粽子图》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相传是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各家各户的门楣上插着菖蒲、艾叶,江河上龙舟竞渡、锣鼓喧天,而香粽却是人们必尝的食品。 据说端午吃粽子的风俗是因纪念屈原而兴起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更加明白:“今俗以五月五日以为节物(指粽子)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
-
〓 学当为人师行应成世范——也谈“北师大受捐六千件瓷器”事件
7月13日,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向母校捐赠六千件文物瓷器的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捐赠方和受捐方的消息称“这些藏品包括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但随即便有大量质疑声音出现,认为这批藏品真伪存疑。这篇千字短文无法探讨六千件陶瓷的真伪,还是从这次捐赠仪式的现场说起吧。北师大面对的是什么组织?媒体......
-
〓 文史遗痕:古碑流韵
被柏树的绿荫簇拥,这块碑昂然挺立着。 脚下的旷坝,是大理百代老街三月街的街场;背靠着的巍峨,是苍山的中和峰。 碑立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它被一只巨大的石龟驮在背上,高4.5米,宽1.65米,由两块青石相接而成,碑额为大理石,雕有二龙戏珠图案,额篆“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字样。碑文描述了忽必烈征......
-
〓 光明论坛·温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以及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等多个场合中,曾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来表达其对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态度,一方面,各国要尊重各自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各国文明又要互学互借,共同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切不可自我封闭,更不要唯我独......
-
〓 胡乐乐:为名校生塑像凸显教育功利化
高中固然有为高等学校培养、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但这却并不是其存在的唯一价值。因此,去功利化,才能让高中教育回归正常。 据媒体报道,日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办学校来凤县高级中学,为其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立传塑像。此事在微博上被曝出后,引起网上网下的广泛关注和一片热议,认可者、支持者有之,但更......
-
〓 跟春节“过不去”的民国
今年的新年元旦,只给了一天假日。大家并不觉得多么不习惯。在多数国人心里,春节时多放上几天就最好。在鲁迅当年,尽管已经“民国”了,可他的小说里,仍留下一句让后来人很难忘记的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春节,才是我们这个有悠久传统国度的最重要节日。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的一段时日,春节实实在在被禁止......
-
〓 刘仰东:采访吴宗济
五年前一个秋天的上午,我去社科院语言所采访吴宗济先生。那天吴先生一身休闲打扮:驼色夹克、墨绿色粗条绒裤子、高帮耐克鞋。吴先生在我的采访本上留下电子信箱、住址、电话,随后娓娓而谈达两个多小时。一如常例,吴先生先从自己的身世说起。 吴先生的家庭背景有些说头。他生于1909年4月,祖籍浙江吴兴,父亲吴永曾任怀来......
-
〓 灯彩中的春节
春节,一张彩纸在民间艺人手里一勾一勒,就开始有了春的点睛和春的意境,扎裱集结起来,就有了春天的花朵在灯彩中的绽放。于是,一条条由花灯组成的百米长龙,或速行、或舞动、或盘旋、或腾起,以一种民间的狂欢亮起花灯,点燃了婺源乡村的夜晚,让民间传统的闹春进入了高潮。民间灯彩的狂欢,究竟始于唐还是宋,有许多版本的传说。张灯于春节之......
-
〓 辣评:“校名保卫战”该护啥
本已进入暑期的大学校园并不平静,“川医”风波未平,“南大”的“校名保卫战”硝烟又起。针对两所学校的“为名之争”,不少人并不以为然,一是觉得两所知名高校为了名字争论不休,甚至互相攻击,有失身份和风雅;二是认为比大学名字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内功”,即大师水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两所学校为名而“战”,着实没有必要。但仔细想想......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梵文传承的关键在培养后继人才
中国现代梵文研究的开创者是季羡林和金克木两位学者。但应该说,中国目前的梵文研究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培养后继人才依然是传承的关键。我自己一生从事梵文研究,深感其确是一门难治之学,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研究者要通晓梵文,这一点至关重要。在世界语言中,梵文是比较难学的一门,与学习其他语言相比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果只是掌握......
-
〓 苏州弹词创演的当下态势及发展隐忧
【见仁见智】 苏州弹词是主要流行在苏浙沪吴语地区的曲艺说书形式,经常与苏州评话一道被合称为“苏州评弹”。但较之徒口讲说而类似北京评书的苏州评话,苏州弹词则是说唱相间表演而具有音乐性的本体构成,且有三弦、琵琶等乐器伴奏。与苏州评话在新时期以来发展的相对沉寂不同,苏州弹词具有从业人员较多、创演态势活跃、艺术影响较大、发展......
-
〓 传媒随笔:借鉴传统文论看待网络流行语
资料图片 综观2013年网络流行语的内容取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表示谴责与嘲讽,如“何弃疗”“人干事”“死在编制里”等;一类表示赞赏或感叹,如“光盘行动”“女汉子”“我伙呆”等;还有一类表示困惑及无奈,如“说闹觉余”“累觉不爱”“人艰不拆”等。当然,这是就其主要意向而言,因为流行语往往内含多种义项,如“高大上......
-
〓 汤嘉琛:香格里拉火灾烧出了啥
几天前,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常务副县长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独克宗古城“1·11”火灾原因已经初步查明,系古城如意客栈老板用电不慎引燃窗帘所致,目前该经营者正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据媒体报道,“1·11”火灾的过火面积约1平方公里,这意味着2/3的独克宗古城已被烧毁;迪庆州文化局发布消息称,至少有40%的......
-
〓 文化评析:“守护传统,关切现实”是文学的时代价值
20年前的5月16日,作家汪曾祺走了。这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作家,在他去世后的20年间,没有被人们忘记,而是成为一颗文坛“恒星”:他的书一版再版,他的读者越来越多,民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汪曾祺热”。如果作家分为“出名趁早”和“大器晚成”两类,那么汪曾祺大概属于后者:早年或许并不耀眼,......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