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部谈读书:保持文明的好奇心
各个文明国度正是在彼此交往和凝视中,开出了令后人倾慕不已的人类文明之花青春期的文明就像孩童,对自身以外的事物保持着天真烂漫的好奇,并因这种好奇而使自己渐渐丰富。唐朝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时代。当年风华绝代的长安城,不乏从世界各地辗转运来的奇珍异宝,充满国际化大都市的雍容气度。《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正是关......
-
〓 诗词赏鉴: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的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即今四川读书、任侠。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他23岁,为追求功业,实现“大丈夫”的“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见其《上安州裴长史书》),出蜀沿长江三峡东下。在舟出三峡、初入今湖北江......
-
〓 文心 诗魂 书品——谈高二适书法的人格气象
《乐府诗集》卷七十八杂曲歌辞十八同前十九首之一(草书) 高二适题诗两首(草书) 高二适20世纪书法史上,高二适先生(1903年—1977年)以其深厚之学养和昂扬之书风卓然而立,正像他的为人,耿介、爽直,超然于世俗。书卷气、才气、骨气是形成高二适书法人格气象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书法具有创造性的根本所在。民族文化的积淀,一代......
-
〓 闲书闲话
一赵翼这个名字如今被人提及,主要是因其史学家身份,所著《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等,都是治史者必读之书。作为清代诗人,赵翼不能跟王士禛、朱彝尊一类人物比肩,但也算颇有特色的一家,他主张“性灵”,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这部《瓯北集》大率汇集其一生创作,收诗四千八百余首,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写得如此之......
-
〓 读经:该不该与如何读
读经:要不要读?怎么读?编者按:前不久,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法生博士主编的“大众儒学经典”丛书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出版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大众儒学经典’新书发布暨当前读经问题研讨会”。为此,本报约请三位与会学者撰文,围绕当前社会各界关注和......
-
〓 人才史话:古代官员的360度评价
一天,乾隆皇帝命和珅整修御道。和珅禀奏,石料需全部换新,所需至少十万两白银。乾隆应允。但是刘墉发现:和珅只是把原有石料反过来重新铺设,工程实际上只花了一万两银子。第二天早朝时,刘墉反穿朝服走进太和殿。乾隆责问:你怎么把朝服都给穿反了?刘墉顺势跪下说:启禀皇上,微臣罪该万死。可是现在有人仅仅将御道翻个面,就来欺瞒......
-
〓 光明论坛:传统文化要回归生活
从央视《百家讲坛》热播到国学培训兴起,再到新编语文教材增加传统文化篇目,广大中小学生、老师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回归。注重立德树人、传承文化记忆、培养君子淑女直至圣贤,传统文化的拥趸有自己的理由。然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儿童在这一问题上往往失声。今年8月,一篇题为《读经少年圣贤梦碎》的报道引发社会热议,10年的“包本......
-
〓 光明谈:教育要有人文关怀
日前,有两则教育新闻引发关注。贵阳一中学规定上课去厕所需带“如厕牌”,一个班一块,轮流如厕,不得外借;青岛一大学生因为姥姥病重想请假,授课老师却不允许,并称“将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学业”。这两则新闻颇有些荒诞色彩,背后的思维起点又有共通之处: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人性考量。或许在这些学校、老师眼中,教育大概只等同于知识传递,......
-
〓 柯济:气候的历史与历史的气候
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话题,更是历史纬度下的综合议题。新近出版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采百家之言,究内在机理”,历时八载而成。我们邀请相关研究者介绍书中部分主要观点,管窥气候变化的历史中,历史“气候”的风云诡谲。古籍与石笋剖面图20世纪变暖与隋唐暖期高度相似......
-
〓 崔曼莉:我生命中不期而遇的茶
(书法:崔曼莉)唐冯承素摹本王羲之《兰亭序》藏茶罐 说起人生这件事,往往令我迷茫。少时生活优越,常觉名利如云烟,独生女的孤独让我格外盼望温暖的情感;然冷眼旁观,亲兄弟也难免为钱财招怨,何况我这个无有依傍的人。我又生为女人,听多了传说,难免盼个有情之郎陪我共度人生。有时也未免觉得此事和名利一样不靠谱,但我还是不愿放......
-
〓 非遗需要亲手触摸的温度
人们对非遗项目的了解一直停留在宣传领域里,仿佛阳春白雪,高冷而遥远。哪怕是在纪录片中,这样的距离感也未曾改变。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一档国内原创大型文化传承体验类季播节目《非常传奇》。节目联手全国百余位传承人,力图为观众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希望传达一个理念——非遗需要的不是“冷眼旁观”,它会在我们......
-
〓 与“国学网”同行
每天都上“国学网(www.guoxue.com)”,这个习惯已经有三年多了。最初因为电脑上网不方便,是每天用手机上的。“国学手机版(wap.guoxue.com)”上的“新闻”栏目也就是“国学网”电脑版的“国学资讯”栏目,更是每日必读的。自小就喜欢文科,就喜欢哲学、历史、文学、书法等等中国古典的东西,却没有专门地读过文......
-
〓 人民论坛:家,我们共同的信仰
人生的旅途上,多美的风景都比不过回家的路。无论春运的人潮再怎么汹涌,无论回家的路有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远指向家。家文化把中华大地变成巨大的磁场,磁吸着每个人的心思和情感。故乡和家庭有如此强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造就了亿万人流穿越大地的律动,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春节传统。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信念有着一个固定的归属,这个归属......
-
〓 智海观澜:巧用数字文添趣
你能想到吗?平时司空见惯而又枯燥乏味的数字,经过人们的巧妙运用,便会变得平中出奇,妙趣横生。 宋代宰相吕蒙正未发迹前家境贫寒。他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自我解嘲的对联,联云:“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意为缺衣少食。横批意指“没有东西”,可谓含蓄绝妙。 某学校的一位......
-
〓 光明论坛·温故:张骞凿空
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这就是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年间,汉中人张骞以郎的身份应募接受联络大月氏的使命,率众自长安出发西行,途中遭遇匈奴人,被拘......
-
〓 中国古典诗词的辞采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七
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诗人内在的气质、秉性,外在的生活环境、美学趣味,诗歌的构思、意境、语言等。但在众多的因素中,语言诗歌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无论是内在的气质、秉性,还是外在的美学趣味和追求,抑或是诗歌的构思和意境,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表现、来实现。所以古人判断的诗作最高境界是“意新语工”或“语意两工”(谢......
-
〓 镇馆之宝·故宫博物院:东晋王谢风流,墨迹大概只剩它了
寻宝仪 短笛绘 《伯远帖》是一封尺牍,作者是东晋的王珣。王珣是王羲之的远房侄子。书法是王家的祖传基因,王珣的书法也不错。王珣传世作品只有《伯远帖》了——实际上,可信的东晋文人传世书法作品,也只有《伯远帖》了(《平复帖》算是西晋的)。当然,相信无奇不有的琉璃厂或许还可以找到其他的。《伯远帖》前面几句的大意是,我堂弟王穆伯......
-
〓 雅趣说字:羊年纳福
“羊”字的造型颇为优雅,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你看甲骨文“羊”字形(如图),像两角弯曲、两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形的动物,将羊的温顺安详的性情巧妙地表现了出来。上古社会人类从渔猎生产方式向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便是从养羊开始的,所以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成了最早被人类驯服饲养的六畜之一。在古代重要的宗教仪式中,羊......
-
〓 今天我们如何行孝
今天,我们需要运用现代语汇来重新诠释和理解传统孝文化。对于践行孝道的具体做法,由于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些显得不合时宜,应该抛弃;对于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理念应该肯定,并结合现实为传统理念开拓出新的境界。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许慎《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
〓 校长说校训:弦歌浩荡,坚守质朴的精神底色
校训不是为了装潢门面之用,应当为师生广泛认同,并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光芒大学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责。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是一所大学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和内在精神的凝练表达,也是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直观表现和将之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具有潜......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