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珍惜与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宏富、路径曲折而独特。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数千年来,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已成为各时期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播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创造着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的灿烂辉煌,它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一块基石。今天......
-
〓 人才史话: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曾国藩像 资料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笔者认为,曾国藩应该算一个。而选贤任能,可以说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 关于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有学者从其所著《家书》和《冰鉴》中发微,概括为八字诀: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广收,就是广泛延揽人才。慎用,就是量才取用,务求慎重。勤教,就是经常......
-
〓 艺坛杂议:“舌尖”风暴刮起的是文化风
期待许久,央视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开播。纪录片继续沿袭了第一季的蒙太奇叙述风格,娓娓道来。在电视艺术创作热衷于寻找感官刺激的年代,相比于赚笑声、骗眼泪、拼出位、玩炒作来博取收视率,《舌尖2》用视听艺术将味觉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可以说,味蕾是《舌尖上的中国》发现的新的电视节目感官。 纪录片把......
-
〓 充满情感的忙年
春节是华人最重要、最幸福、最美好,也是最值得眷恋的盛大节日,春节给人们留下的回忆很多。而春节之前的忙年,也很值得回味,对于忙年,人们总是充满了情感。忙年是习俗,是传统,涉及方方面面,用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从清扫卫生,到置办各种年货,再到着手一系列烹饪,还要考虑如何穿戴,以及如何孝敬长辈,满足孩子,如此等......
-
〓 文化评析:面向大多数青少年——三谈“戏曲进校园”
关注大多数,是“戏曲进校园”工程的初衷和方向。要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更新、细化顶层设计,以“精准”的科学态度助益未来。《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是京剧名段,常合称“大探二”。“戏曲进校园”历年推进成效可观,作为一项长期文化工程,不断深化势所必然。笔者借京剧名段“大探二”之谓,谈一下戏曲进校园或待明晰的目标、思路。......
-
〓 鸡与生肖文化
2005 年是农历乙酉年,即“鸡年”。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鸡为鸟属,称“酉鸡”,排行第十。按中国民俗观念,今年是生肖属鸡人的本命年,在这一年里将“吉”(鸡)运亨通,事事顺遂。当然,民间也还有些相关的习俗,最普遍的是男人系红腰带,女人要穿红裤头,取驱邪避凶之意。酉时(又称入时),换算时钟即17时至19时,古人以子丑寅卯等十......
-
〓 无名指的哲学
作者简介: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上海。念过戏剧学校,当过文工团员,去过朝鲜战场,做过文艺编辑。写过《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等小说,《中国文人非正常死亡》、《李国文说唐》等随笔。获过首届茅盾文学奖等奖项。当过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现在是离休在家的荣誉委员。 “踏踏实实,像无名指那样贡献出自己的一滴鲜红的血,写出与......
-
〓 猿猴造酒的传说
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采之记载。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在巉岩林木间跳跃攀缘,出没无常,很难活捉到它们。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并掌握了猿猴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嗜酒”。于是,人们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几缸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
-
〓 光明论坛·温故:知而能之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他指出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他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基......
-
〓 文化评析:保护文物当严惩法人违法
说到文物保护,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小说、电影里的情节:盗墓者神出鬼没,走私客铤而走险,价值连城的玉器、青铜器、佛头流落民间、流失海外。每当偷盗、走私古董文物的罪犯被绳之以法,人们都会拍手称赞。然而,如果以“旧区改造”的名义拆除古建筑,着意打造时尚亮丽的新城区,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也是破坏文物呢?针对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多发问题,国......
-
〓 历史昭示我们开创未来——文化抗战与抗战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1937年7月29日,卢沟桥炮响后的第21天,北平沦陷。城中的120万中国人,面临国破家亡、走投无路的惨痛现实。 一夜之间,北平由一座美丽可爱的城市变成人间地狱。作家沈从文出门探听消息,遇到一位老警官:“先生,快回家去,不要再上街了。我们打了败仗,军队全退出城了。”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北平沦......
-
〓 建文化自信,凝聚精气神
近年来,我们常常提到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信心。这种信心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是对自身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价值的充分肯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建立文化自信。在我看来,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了解中华文化的独......
-
〓 光靠钱造不出文化地标
把原有的古建筑拆掉,为新的市容规划腾地方,或者举着保护修缮的名义重新修一个新的,最后变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了旅游开发,找中国文学名著里的虚构人物来当资源,修“故居”、造“故里”,让人啼笑皆非;重金打造一房地产项目,唯恐无人赏识,于是在宣传上欢呼“某地崛起新的文化地标”……例多不胜繁举,每每见诸报端。想提升城市品位,......
-
〓 文艺新视界:以创造精神振兴传统工艺
●文化遗产凝结着创造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创造精神的延续,因而继承传统不单单要沿袭,更重要的是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将机器生产的精细准确渗透于手工再生产的环节,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和手工艺品的差异性、个性化进行有机整合,让机器和手工的特质在互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传统工艺具有催生新的社会生产关系......
-
〓 大地漫笔·编辑丛谈:由“不讲究”想到的
前段时间和一位同行聊天,不免说到编辑这份职业最常做的事——阅读来稿。尤其是谈及读到质量较高的稿子时的那份愉悦,读到质量不尽如人意的稿子时的那份沮丧,“于我心有戚戚焉”。不过话说回来,要求每一篇来稿质量都上乘,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件事。即使是写作保持在一定水准之上的作者,也偶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所以在这方面其实也无法太过......
-
〓 光明谈:推动文化资源全民共享
近日,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在厦门鼓浪屿正式开馆,故宫博物院甄选出219件(套)外国文物在此亮相,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地方设立分馆。故宫院藏文物达180多万件,对外展出比例不到1%。故宫博物院此次开设分馆,不仅填补了我国没有外国文物馆的空白,也加大了故宫文物走出去的步伐,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藏品。文化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
〓 诗说节气:寒露
寒露,指的是即将凝结的寒凉露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温暖,夜晚凉快,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可以见到初霜。寒露时节,天气渐渐凉爽,正是秋收的好时候,俗语有“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也有“过了寒露,秋粮入库”的说法。 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
-
〓 公元1071,莫非苏轼看到的是飞碟(UFO)?——古诗新读系列之二
诗为何物?诗,在文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言志抒情,思无邪;多识于鸟兽草木知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使于四方……这些只是诗体的一个面相。舒文载实,或是吟咏,或是倾听,诗足可以护持每一个生命体的性情。诗还有自己神秘的一面:昭告幽微,致飨神明。南朝时期,梁代的钟嵘《诗品》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论......
-
〓 地域文化:斯地有奇山秀水
斯地有奇山,名曰华山。 华山清癯,神态超凡,别有一番天趣。 华山属秦岭山系,其险峻甲天下,仿佛生硬地从巨大的青石上刀劈斧砍而成。山色如雪,孤峰拔地而起,远远望去犹如灿然盛开的莲花。此山端的突兀:一条小道穿岩过岭蜿蜒而上,消失在一片苍翠之中,有瀑布自天际而来,飞玉溅珠,银河倾泻。山坳峪深,密林幽幽,枯......
-
〓 杨雪:映日帆多宝舶来
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南的浩瀚海面上,有一个被誉为“海南第一岛”的岛屿——大洲岛。它是海南省沿海最大的岛屿,也是通往东南亚国家必经的要道,自唐宋以来一直是重要的航海标志。非常奇特的是,如果从高处拍摄,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大洲岛的海域内有一艘古沉船的形状。关于其年代和来历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一说是宋元时期的古波斯沉船,一说是......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