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海观澜:勿忘“半字师”
有“一字师”,也有“半字师”。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两浙观察使任上,一次于视察中路过杭州清风岭时,在僧房墙上题诗云: 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 后来,僧房诗中的“一”字,被添了笔画,赫然一个“半”字在墙。原来,钱塘江水是随着潮汐涨落的。月......
-
〓 青年观:如何把书读成串儿
一个个书串儿,就好像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互缠绕,无休无止。就这么读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深陷读书的深渊难以自拔了,看个朋友圈都成了要下定决心才能抽空一做的事情读书不需要理由,而不读书一定有各种理由。需要理由的读书都是查书,不是真正意义的读书。查书是有明确目的的,比如上学时,要写论文,必须读某个领域的书。查书容易让读书......
-
〓 大家手笔:中华文化关注的是人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无神论思想。从心性之学与天人之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合理汲取其中的无神论思想,有助于我们今天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中华文明具有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如果说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惊奇感”,希伯来文明起源于对上帝的“敬畏感”,那么,中华文明则起源于对人之为人心性丧......
-
〓 表扬上交文物重奖不如广而告之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居民李磊因上交捡到的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受奖500元之事,媒体上议论纷纷,仁智互见。《光明日报》11月7日也刊发了《文物保护奖励合法还需合情》的评论,对于文中“可以依法给予精神鼓励”的观点,笔者比较认同,觉得还有延伸讨论的余地。 《文物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
-
〓 有感而发:一名语文教师的文学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年总要开几次教学会议。在会上,经常能聆听到特级教师们传经送宝。聊几句,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即自己曾经是一名文学青年,幸亏“迷途知返”,及时转身,才在教学上修成正果。 我是一个执迷不悟的人,硬是将自己从一个文学青年弄成了“文学中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是江苏师范学院中文......
-
〓 让中华文化资源“活”起来
轻车简从,上任伊始,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大型图片展。在参观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张张人物手迹和一件件历史物品后,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伟大的中国复兴之梦——博物馆的展览此时成为最鲜活的“教材”。 博物馆,西方发达国家经常把它作为全民温故历史、教育后代、传承文化......
-
〓 文化评析:24小时书店要生存须找准经营模式
近日,济南首家24小时书店倒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4小时书店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大型图书商家的优点,比如流动人员少,读书者能够安静品读,推荐的书籍较有品位,包装设计高雅等特点。济南首家24小时书店睿丁岛书店由店长亲自设计,店内风格简单高雅,最令普通读者惊喜的是书店会经常邀请文化界人士、学者来讲座......
-
〓 文化评析:今天如何看待《弟子规》
前些天陪同一位学前教育界的老前辈去赏花。路上老前辈说起她读小学时有一次去见校长,出校长室时校长告诉她,她进来时门是关着的,出去时就把门关上;进门时门开着,那出去时还把门开着。她说这句话她记得一辈子。 笔者近期在阅读“五经”中的《礼记》,知道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它源自《礼记·曲礼》中的“户开亦开,户阖亦阖”,......
-
〓 光明论坛·温故: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示:“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
-
〓 知新揽旧:古老戏曲如何“转身”
【知新】3月12日到15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广州大剧院连续上演《五女拜寿》《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三部大戏。创团30年来,小百花越剧团一直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桥梁,赞赏者有之,疑惑者也有之。然而,戏曲的现代“转身”的确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诚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所说:“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个选择。”......
-
〓 书香之地——国学网
国学网对于我来说就像一个熟悉的书店,总是散发着纸一样的芳香。十年来进进出出,看到不少好文章,却不曾留下只言片语,心中不免惭愧。具体是什么时候闯了进来,我已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出国后一年多的事情。读书环境的改变成了我发现国学网的契机。如果还是像在高中一样,周围有我熟悉的书店,我更愿意光顾那里。可身边除了带来的半箱书,再要......
-
〓 节气·物候·小暑——倏忽温风伏日来临
夏至后的节气是小暑、大暑,它们分别是农历六月的节气和中气。按公历,小暑落在每年7月的7-8日左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05°。今年的小暑交节时刻为7月7日18时12分。小暑,意思就是“小热”,指天气开始炎热了,但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人根据黄河流域一带的气象、物候知识制定的,但到了盛夏,中国南方、北方的气......
-
〓 新闻随笔:师范院校不改名要靠共识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日前透露,现有的一百多所师范院校“十三五”期间一律不更名,引发舆论关注。实际上,讨论师范院校改名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2000年前后。当时那一股改名潮其实还有别的动机——大学改名之后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费,因此也会获得更好的生源,并且能提高学校的级别。在这三者的同时作用之下,原来大量的中等......
-
〓 新语:用地名标注文化
“东直门,挂着匾,隔(jiè)壁儿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四眼井,不打钟,隔壁儿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儿就是国子监……”这首《东直门挂着匾》创作于民国初年,是老北京小时候常哼唱的歌谣。每句唱一个地名,串起的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记忆,还有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小到台站港场、街巷里弄,大到城市......
-
〓 寻找失去的智慧
一个月前,偶然看到国学网上的征稿启示,本无意投稿,但抱着对于中国文化的无比热爱,还是忍不住谈谈对国学的一些看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又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这一次不像辛亥革命之后逐渐形成的一股反中国文化之风,当时的文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文化展开猛烈的批判,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国文化被彻底否定。这股反中国文化之风消灭中国......
-
〓 【校训故事】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开校训是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按照他们的教育思想,办新学校的宗旨不同于办旧学,他们认为办新教育的宗旨是要培养人才,为社会谋进步,为公众谋福利。 “允公”应解释为要求受教育者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在学习和工作中强调无私奉献精神。“允能”者......
-
〓 端午或起源于火神祭祀
端午节原名五月五日、端五,是最早出现的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因纪念屈原而兴,是端午节最为流行的民间解释。按照东汉应劭的说法,当时五月五日人们有将五彩丝系在胳膊上的做法,可以令人不生病,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竞渡习俗、向江中投粽子的习俗,也是因为感念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兴起的。除此之外,还有......
-
〓 离家的不舍与回家的尴尬
近日,一张儿子在山东淄博火车站跪别父母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戳中了不少网民的泪点。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不少游子踏上了返程的路途。跪别父母这极具震撼力的一幕,牵动了不少人心里的离愁别绪。可就在几天前,舆论的情绪还在渲染回家的尴尬——被父母逼婚的烦恼,亲戚攀比的风气,疲于应付的人情往来……在网络上,不乏对春节合家团聚的抱怨与恐惧......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营造良好的大学创新环境
周祖翼 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创新提供强劲的驱动力;实现中国梦,在科技领域体现出充分的国际竞争力,更离不开创新要素支撑。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也是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在我心目中,一所好的大学,必须要有担当,通过大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久前,一位多年从事创业投资的校友回母校访问,谈到......
-
〓 五洲茶亭:让馆藏品的文化因子“活”起来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是当今博物馆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诱惑,也是激发消费欲望的绝佳途径。与传统工业品的开发设计不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探索的是从博物馆的藏品中寻找设计灵感,借助设计赋予馆藏品新的生命,让藏品中蕴含的文化因子“活”起来,以独特的设计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每一个博物馆都有其独特性,而博物馆由历史圣殿......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