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能再舍本逐末办教育
CFP ●问诊 虽然在中外大学的发展史上,大学承担着数项重要职能,但教学功能却一直都应排在毋庸置疑的第一位。教学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项职能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位置颠倒,不要说发展,整个大学的自在逻辑都是乱的。而反观我国大学,近年来不乏存在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 高校到底应该怎么办?如何提高育......
-
〓 凤冠霞帔本是贵族妇女礼服
□栏目主持梁巍□讲解嘉宾曹丽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霞帔原是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宋朝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在制度上对霞帔作了详细规定,一品至九品,各不相同。 ”唐代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咏道:“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每每读到此,便想到古时的那些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的出阁女子,在人生最幸福......
-
〓 美在深情──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
王国维先生在曾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写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从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唐朝,是一个盛产诗歌的盛世,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时代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这一时代也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在这主要是就......
-
〓 新闻随笔:多让孩子听听本土故事
孩子必须清楚自己是谁,要做怎样的自己。这个自己,是独特的、唯一的,有着无法更改的民族基因和文化的现实生命。从妈妈讲述的故事中,孩子们建构自己的生活。带着童年的故事,孩子们走向各自不同的未来。莫言曾说:“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
-
〓 小字典,学问多
图文并茂的《新编学生字典》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福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吴志明提交了《为农村学生免费提供真正适合学生使用的字典》的提案。提案根据大量的调研指出,以普通大众主要是成人为读者对象的通用型字典并不适合学生使用;学生字典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教材和教学,并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
-
〓 博物馆应是审美的课堂
教育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最主要的职能和手段。博物馆教育项目在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如何定位?换句话说,博物馆教育的方向是什么呢? 青少年天性活泼,好奇、体验、求知构成了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点,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我们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而学习动力却越来越小,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明显缺失。 老师、家......
-
〓 做学问要有什么态度
智慧版1月9日文章《学问与心态》,读后很有感触。再联想到前不久贵报头版评论《我们今天怎样做学问——四谈切实改进文风》,马上联想到最近三位名家关于学问心态的言论。 一是更新知识。做学问不能不读书,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据一项调查,很多大学教师不读书,最大原因是没有时间读。这种情况下的研究成果其质量没有人敢......
-
〓 今天我们如何整理古籍·葛兆光:表彰沉静和耐心
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出身的。这个专业过去是为中华书局培养编辑的,我们读了这个专业,深知做古籍整理标点、校勘、注释等都非常艰难,需要沉静,需要耐心。宋云彬古籍整理奖是一个表彰“坐冷板凳”工作的奖。在整个社会奔进浮躁的时候,我们与其跟着这个潮流去浮躁,还不如去表彰一个需要沉静、需要耐心的事业。宋云彬先生的后人不是......
-
〓 文化评析:“国花之争”漩涡中的牡丹
无论是否有“国花”之名,欣赏者自会赏之,花卉带给国人的美感和情感记忆不曾衰减。 暮春将至,又到了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好时光,已连续举办30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节也将向世人绽放娇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洛阳市市长李柳身呼吁以法律形式将牡丹确定为国花,使得旷日持久的“国花之争”再起波澜。 国花象征民族精......
-
〓 光明论坛·温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儒法并用,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社会治理方式,只有思想教育手段和法制手段并用才能相得益彰。这是因为,法是他律,德是自律,自律和他律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正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反腐倡廉是一个复杂......
-
〓 肖复兴:京都大暑忆
大暑,说文雅点儿,就是盛夏;说俗点儿,就是一年中最烤的日子,三伏天都含在里面了。在老北京,作为都城,最有意思的是,到了这时候,皇上要给各位大臣发冰解暑。《燕京岁时记》中说:“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看这则旧记,我总想笑,在没有冰箱和空调的年代里,大暑的日子,解暑唯有靠冰,发的......
-
〓 文化评析:实体书店不可替代
实体书店存在的理由,不仅在于提供书籍与知识,还在于其与城市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逐渐融入了都市生活的新场景。在笔者生活的城市杭州,最近出现了一个趋势——新开书店多了起来,而且一家比一家大:西西弗书店开到了市中心的银泰购物城,“沪上最美书店”钟书阁进驻滨江区,城北板块也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杭宸书店。此外,老牌民营书店杭州晓......
-
〓 细读与发挥——以温庭筠《菩萨蛮》为例
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上面这首晚唐名家温庭筠的《菩萨蛮》意境很美,但必须细读才能深入了解。水晶帘是可以透过光线而挡住窥视的高级窗帘,颇黎(一种天然的玉石,不是现在的玻璃)枕是材料非常难得的高级枕头,鸳鸯锦指织有鸳鸯纹样的丝织被面——三......
-
〓 找准精神的根脉·传统文化系列谈④:珍重其传统郑重其传承
既要警惕不让文化根脉在我们这两三代人致富的路上断掉,更要警惕打着“传承”的旗号谋取私利、玩弄历史与传统的行为说到文化遗产的传承,我曾“意外”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当年我们十万知青挥别大上海,掉头西出阳关五千里,到戈壁滩扎根垦荒。一次听人聊天,说是林则徐当年因禁烟得罪了西方列强,吓坏了朝廷,堂堂一代救国爱民英豪竟被流放......
-
〓 海大鱼
战国时期的齐国属地薛国,在今山东滕州境内,其故城遗址,两千多年后仍然巍立。关于这座古城,刘向在《战国策·齐策》里,讲了其封邑主靖郭君的一则故事。 靖郭君,即齐威王之子,齐宣王之弟田婴,因庶出,封地于薛,靖郭君是他的封号。公元前321年(齐威王三十五年),他得到这个封邑后,开始筑城。他之下功夫筑城,有三层意......
-
〓 传薪绝学:让“死”文字复“生”——契丹文字专业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国史上出现第二次南北朝。南面是五代和紧接着的北宋,北面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朝(907年—1125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辽曾先后创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用以记录契丹语。辽亡金兴,金朝前半期,仍然使用契丹文字。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才“诏罢契丹字”。契丹文字遂......
-
〓 《论语》绎义·践行“礼乐”的一个范本:《论语·乡党篇》发微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篇可以看作是“立于礼”的一个范本。篇中所记载,皆为孔子本人平时举止、容色、神态、气度之类,但这些揖让举止,都是循“礼”而行,是“礼”的具体践行。许慎《说文解字》有云:“礼者,履也。”孔子在本篇中一举一动,正合乎“礼”的这一基本要求,是其对“礼”的身体力行,也是最直接、最形象的现......
-
〓 智海观澜:古今说爱
岁月长河中,爱情如波浪涌动,使生命美丽、丰富;也旋动成命运的漩涡,带来欢乐,更带来痛苦。在不断变革的当代生活中,爱情本色何在?也许溯文化源流而上,在《诗经》那里,可以探求到上古祖先们“发乎情,民之性也”的本真爱情。 《关雎》中写道,在黄河岸边,雎鸠关关啼鸣,相互和应,美丽的姑娘在“参差荇菜”的田野上“左右......
-
〓 布谷鸟说什么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布谷鸟蛰伏一冬之后,暮春三月便开始啼鸣。布谷鸟嘤其鸣矣,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记得中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名为《大自然的语言》的文章,上面说布谷鸟唱的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声声催农时”,有人认为这是布谷鸟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其实,布谷鸟之所以称为“布谷鸟”,就在于它的啼鸣与“布谷布谷......
-
〓 文化评析:简体字繁体字均可传承文明
不论是作为文明载体,还是作为表达工具,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只是载体和工具状貌的变化,并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发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他所说的中文正体字即指繁体字,此言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热议。 部分地区民众以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