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钱锺书佚诗与潘伯鹰
王鹏程在《京沪周刊》上查找到了钱锺书署名槐聚的《且住楼诗十首》,为此写文作了考释,发现“钱锺书先生的《槐聚诗存》并无《且住楼诗十首》,对检《槐聚诗存》,发现作者编入《槐聚诗存》时,化整为零,且就题目、字句、用典作了较大修改”。诗前,还有一段别有风趣的“编者识”,现照录如下:且主楼主人者,文坛大将,学贯中西,本社......
-
〓 编辑札记:遥望,是为了超越
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亦被看成是大师众多、高峰林立的学术黄金时代。毫无疑问,那是一代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时代困境,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社会转型的挑战所交出的不俗的答卷。那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化的关键性时期。当时的社会科学几乎是从西方直接或间接引进并建立的,甚至一些中国传统的学问,也是在采用......
-
〓 古诗今读:时尚是种软暴力
汉代有首《城中谣》这么唱: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这是一首关于“时尚”的歌谣。《玉台新咏》收录此诗,题为《童谣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归入《杂歌谣辞》,题为《城中谣》。其实这首《城中谣》,最早的出处是在《后汉书·马廖传》。马廖,字敬平,扶风茂陵人,东汉著名军事家马援之......
-
〓 学苑论衡: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种文化通过交流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让原来的文化得到启发,继而产生新内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各国的文化要实现共赢互通,就需要各国在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诠释,增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开展对话沟通,最终形成全......
-
〓 半日闲谭:赴一场与荷花的约会
七月荷花香。前段日子出差去福建上杭,没想到竟意外邂逅了一大片荷塘。满眼的碧绿和那点缀在其中的粉红,于南方大地青山绵延的背景中,真如同一首田园诗,一幅水墨画。此番偶遇,让我念念难忘。中国人讲究“随时令而动”,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的事:春天万物复苏,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秋天秋风萧萧,最适合登高并望远;冬天雪花漫天,此时又......
-
〓 禅是一种生活智慧
图为郭关绘《禅空》,图中一人禅坐莲台,面对生活之林林丛丛,禅观静思,参悟世界真谛,如长空飞雁,回归本真生活。 时下,“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语”,“禅修”也成为了“时尚”,各种形式的禅修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化创意活动颇显活力,不断吸引着社会各阶层的爱好者们参与其中。那么,作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
-
〓 假如蒙娜丽莎是中国人
去英国大英博物馆参观,在中国馆里见到了许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于是,众多国人感到了切肤之痛,认为有朝一日应收归国有才可一洗耻辱并弘扬国光。的确,这些文物有一半是在国弱民衰的年代被列强掠夺过去的,令国人有丧明之痛。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强盛,文物单位及一些民间机构,开始有选择地斥巨资回收这些文物,比如圆明园的生肖头像......
-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与在座的1154名本科生和8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一起分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四年,让你们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历程。青春虽然终将逝去,但它注定在今天化为了永恒。四年,最重要的是你们与北外所结下的一生一世的情谊。这所学校不仅以其自身的办学模式打造了你们的......
-
〓 诗说节气: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古时,这一天皇帝要去郊外祭天,百姓要祭祖,还有贺冬、迎神、辟邪、食馄饨等民间风俗。诚如《清嘉录》里引用一首拜冬诗所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冬至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
-
〓 为何“陈寅恪热”持续不断——陈寅恪晚年诗答客问
高:你的新作从名字上看也是对陈寅恪诗歌的考释。我也见到一些地方说您对你的朋友胡文辉的《诗笺释》的今典部分不甚满意(胡文辉老师本人觉得今典比古典好注),那么你的新作中,对陈诗提出了哪些新的看法呢?你对胡文辉老师的著作做出了修正,还是更进一步的推进呢?答:我将要印出的是一册小书。《寻今典》是原来的名字,后来编辑认为......
-
〓 高校教师考评既要“看过去”也要“观未来”
高校教师考评,是规范师资管理、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的考评方法,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不合理的考评方法,则会起到负向鼓励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高校教师考评?怎样才能达到科学化、合理化与人性化?这些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正在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奖惩性考评。......
-
〓 国产纪录片如何能走得更远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众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纪录片思想内涵深刻、内容积极健康,具有深刻意义与教育性,却因为缺少娱乐元素和话题性,而很容易被埋没。近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推出的两集电视纪录片《家风》,为电视纪录片内容的创新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引发社会各......
-
〓 浓浓书香今可寻
如果一家书店可以住宿,是不是可以称之为24小时书店?近日,全国9座城市的10家实体书店,与国内某短租公司合作,开始探索关于住宿新形式的文化体验。到了六朝古都南京,你可以在古城墙肚子里的书房安营扎寨;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泉州,你可以在古建筑群落中的风雅颂书局休息;到了风景如画的扬州,你可以在皮市街的古琴房中小憩。总......
-
〓 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关注干部读书:总书记的劝学篇
今年2月,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为这批教材作序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这篇序言,深刻阐明了全党加强学习、增强本领的重大......
-
〓 俗话立春
常言道“四时八节”——形容我国传统文化中节日之多也。在我心目中,立春是最温馨、最富人文内涵的节日。每年立春的时间会稍有差异,但大体上,是农历腊月廿四、廿五。旧时历书上,每书“今日立春,一候东风解冻”。候指气候,至迟在春秋战国年间,我国已流行廿四节气说,及“廿四番花信风”。“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去春来,或者说春去春又回,......
-
〓 人民时评:让农村孩子摆脱“成才困境”
教育公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教育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公平复杂的农村,折射复杂的中国。而当复杂的农村问题遇到已进入改革深水区、错综复杂的教育问题时,又会带来怎样的冲突与困扰?日前,一组“关注农村教育农村娃”系列报道正是聚焦于此引发关注。过去一段时间,为改变农村学生上大学比例不高的现状,阻断社会阶层固化与贫穷代际传递的......
-
〓 李慧:莫让过多利益挟持“申遗”
日前,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泡菜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获成功。然而,世界教科文组织对此给予否定,并表示被列为申遗候补名单的只有越冬泡菜文化,不包括泡菜这一食物,同时提醒韩国政府“如果韩国国内继续报道关于泡菜申遗已成功的新闻,今后的申遗将变得更加困难”。 泡菜申遗,在坊间引起不少议论,我们不难从中看......
-
〓 写作与奖项
2012年,我没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把我的名额占了,但我不生气,也不嫉妒。莫言是我们身边一位随和可爱的兄长,我们对他只有敬意。2012年10月11日晚上,我正在成都机场候机,接到阿来电话,告诉我莫言获奖,说他们正为他喝酒庆贺,如果我不走,一定一醉方休。 莫言的胜利,是文学本身的胜利。没有人能够对他的写作发......
-
〓 大家手笔:做学问不能太功利
中国人做学问,一向注重经世致用。这无可非议,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好传统。但对文、史、哲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理论而言,很多研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显得比较“玄远”,因而也就被一些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放弃了。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功利色彩较浓、学风比较浮躁的问题,不愿沉下心来搞基础研究的现象就显得更为突出。......
-
〓 朱熹读书法:循序渐进和精于思考
朱熹读书除了强调“用心”和“熟读成诵”外,还倡导“循序而精致”和“学原于思”。“循序而精致”即是循序渐进;“学原于思”即是精于思考。先谈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法,莫贵于循序而精致。”循序渐进,由粗至精是读书人应遵循的方法和规律。所以朱熹又说:“学者自博而约,自易而难,自近而远,乃得其序。”“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