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所认识的周海婴先生
近日整理书柜,偶然捡出一本《周海婴纪念集》,这才想到今年的4月7日是周海婴先生逝世10周年。记得在2011年4月7日早上八点半左右,我刚到所供职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就得知周海婴先生在早晨5点36分病逝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周海婴先生在1976年鲁迅研究室成立时就一直担任顾问,并从2009年6月10日开始担任北京鲁迅博物......
-
〓 刘醒龙:回望武汉
去年的此时,武汉刚刚解封。一年来,每一次旧地重游,内心都十分欣喜,却不敢让一丝一缕的欣喜外露,生怕触碰了某根敏感的神经。因参加中国“抗疫文学与文学抗疫”专题论坛,走进华中师范大学,这是武汉解封一年来我第一次来到华师校园,免不了一边回首往日,一边说一句很俗的大实话:“桂子山上的春天实在是太好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
〓 书展的初心和力量——写于法兰克福书展宣告重启之际
编者按:3月,北京图书订货会重启之际,法兰克福书展也发布官方通告,宣布2021年法兰克福书展,将于10月20日至24日线下重现。资深出版人韩建民曾多次到过法兰克福书展,也曾在此取得丰硕的出版成果,拥有属于出版人的难忘回忆。本文中,呈现出的是书与人,跨越国界的书友相知、文化相融的动人细节与故事。世界文化交流不会止......
-
〓 知世者的逍遥——忆张恩和先生
对张恩和先生的点滴印象,来自聆听先生讲学,或在教室,或在礼堂,或在先生家中。最初的一次,是1999年秋,业师王国绶先生邀请京津两地的前辈学人开设系列讲座。张恩和先生应邀而来,讲授鲁迅专题。国绶师事先介绍说张先生极为健谈,与讲座相对照,心下深以为然。除讲授的内容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先生的笑容。在讲座过程中,张先生常常......
-
〓 扶持实体书店,“保增量”更要“促提质”
日前,市委宣传部召开2021年实体书店建设工作部署会,会议总结通报了北京市实体书店行业2020年发展成果。2020年北京市级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总金额达到1亿元,全市资金超过2.4亿元,极大缓解了实体书店在疫情下所面临的经营困难。(3月11日《北京青年报》)疫情期间,北京实体书店非但未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反而却逆势上扬。据......
-
〓 铭记历史 书写新篇
不觉间,春分过,清明至。这一天,我们重启相聚与分别的个人思考或体验。这一天,我们也共享同一个时间共识和集体记忆。我们共同缅怀那些在民族复兴追光路上牺牲的先烈,共同追忆那些标注了民族前进历程的重要时刻。时间或许可以抚平一些哀痛,但有些记忆并不会随风飘散。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华民族由黑暗驶向光明的关键渡口,那些觉醒者们如何用......
-
〓 牛年情思
在十二生肖的动物中,牛与人的生产生活最息息相关。它是农耕文明的功臣而备受尊崇,从古至今的迎春礼仪它扮主角。辛丑牛年到来,它仿佛又披红挂彩闯进激情飞扬的“春晚”,将我们民族辞旧迎新舞台的帷幔掀开,在欢腾中登场。此刻,唤起我儿时爱牛往事的记忆,引发出无限眷恋的乡土情思。我的童年生长在重庆南岸的乡村,记得我家门前便是一片水田......
-
〓 非遗综艺节目:莫把非遗元素当点缀
近日,随着“太极拳”“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评审通过,我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的非遗项目达到42个,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消息对于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组织和个人来讲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人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好非遗。非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承载着一......
-
〓 “中兴业,须人杰”——重走西南联大抗战西迁路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诞生于战火纷飞、“国破山河在”的年代,由联大中文......
-
〓 迷人的节气
在老家时,常听见父辈们将节气挂在嘴边:“春打六九头”“清明断雪不断雪”“秋后一伏晒死牛”“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真真是“百姓不念经,节气记得清”。节气为父辈们所运用,已融入生活,成为常识。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节气又有怎样的呈现?2018年,我追随节气“跑”了一年,是想跟着时令,体察一下身边风物......
-
〓 让马首回归是对世界文明负责
庚申园焚马轶,庚子马归故园,历经160年漂泊,马首铜像终回圆明园。圆明园园毁物散,是中国文明之痛,也是世界文明之痛。“万园之园”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其中也有中西文明交流的成果,本可以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除了雕梁画栋被付之一炬外,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和典籍也在当年随之毁于一旦。法国大文豪雨果......
-
〓 画中话节气:立冬,迎接惬意慢时光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当凛冽寒风吹落半树黄叶丹枫,大地一显肃穆萧瑟之景时,冬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立冬是秋冬节气之交,也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代表冬季由此开始;冬,终也,有万物收藏之意。人们完成秋季果实的收晒储藏,动物们也准备进入休眠,迎接惬意的冬日慢时光。从冬......
-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在影视剧中植入“非遗”元素,让其为影视的内容、剧情、服化道而添彩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从《延禧攻略》中的绒花、打树花、刺绣、昆曲、缂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马球、建盏与宋代点茶,《清平乐》中的宋室风筝等古装剧中的“非......
-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百年大修的故宫情怀
编者按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这是我国文化遗产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紫禁城从皇家禁宫成为百姓博物院,见证的是中国从封建王朝统治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变革,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日益繁荣强大的历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本报独家专访了三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请他们讲述......
-
〓 大学“大”未必代表“强”
近日,关于将河南大学等3所高校合并的建议引发关注。有网友留言建议整合河南省内高校资源,做大做强一到两所高校,比如把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与河南大学合并。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回应称,将省内办学质量较好的高校合并整合,不利于增加河南学子入学机会,也不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可考虑在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近年来,网......
-
〓 光明时评:“四有”好老师怎样练成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专门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这一精辟凝练的表述,丰富了“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为“四有”......
-
〓 寓美于善 化育无声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教人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教育,在当代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位置。虽然“美育”之名由18世纪德国教育家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但美育之实却是古已有之的。历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都对美育有过深入的思考与实践,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经验。通过梳理,......
-
〓 剪纸根植民间,展现中华精气神
【业界新视角】 中国剪纸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她在民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如何认识剪纸的本源、传承的命脉,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发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剪纸传承人义不容辞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传承人的根本要务 作为一名剪纸传承人,我常常在想,传承人在当下确实是一个神圣的称谓。除去殊荣,压在传承人肩......
-
〓 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策划的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活动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的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食粮、沉淀文化底蕴。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高质量公共文化......
-
〓 非遗在我 执此一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古老的中华大地与山川的气息,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发展。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和奉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天然的热爱,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最终有所成就。对他们来说,只要生命在,传承就不能停......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