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马首回归是对世界文明负责
庚申园焚马轶,庚子马归故园,历经160年漂泊,马首铜像终回圆明园。圆明园园毁物散,是中国文明之痛,也是世界文明之痛。“万园之园”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其中也有中西文明交流的成果,本可以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除了雕梁画栋被付之一炬外,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和典籍也在当年随之毁于一旦。法国大文豪雨果......
-
〓 光明论坛·温故: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不拘一格不等于破格提拔,而是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打破隐性台阶。”“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苦笋》:“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
-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越来越重视,“非遗”逐渐成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富矿。在影视剧中植入“非遗”元素,让其为影视的内容、剧情、服化道而添彩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从《延禧攻略》中的绒花、打树花、刺绣、昆曲、缂丝,《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马球、建盏与宋代点茶,《清平乐》中的宋室风筝等古装剧中的“非......
-
〓 新闻随笔:大学新生请带上这三个“行囊”
连日来,许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逐渐发放,一些高校已基本确定了开学时间。经历了漫长等待,大学的校门终于打开。被疫情阻隔在外的大学生们终于可以重返熟悉的校园。那些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大学新生,对这一刻更有着不一样的憧憬。整个社会对大学活力的再现也满怀期待。无论如何,大学马上要开学了,每个学子都需要整理好自己的行装。除了生活必......
-
〓 迈好大学第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从现在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同学们,你们出生、成长在21世纪,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即将走进大学,开启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旅程。在此,我要对你们表示祝贺!同学们,你们马上要迎来人生的重要转变,从一名单纯习得知识的学生,步入到一个可以与社会主动接触、共享资源的平台,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交叉融合,这将是你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验。你们在大学里将获得......
-
〓 文化评析:打造高水平艺术殿堂 铸就新时代文化辉煌
在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中国美术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
-
〓 光明论坛·温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引用古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一个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情常常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只要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常常可以到达......
-
〓 艺术乡建:扮靓乡村颜值 擦亮乡土底色
小山村变成“大画布”,深山里建起艺术院落……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艺术气息浓厚的村子,“艺术”与“乡建”在这些村子双向奔赴、无缝衔接,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艺术乡建是对文脉的延续,也是对乡土文化的深耕,是地域美学的艺术转化,也是文艺人民性的内涵呈现。 半个多世纪前,浙江衢州柯城余东村的几位爱好画画......
-
〓 各界看两会·姜昆:人民曲艺滋润百姓心田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曲艺艺术传承发展的驱动力和价值所在。新征程上,曲艺工作者应秉持家国情怀,用艺术实践创新,借科技发展突破,在革故鼎新的同时审视自身,努力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我在手机上经常“刷”到浙江义乌渔鼓老艺人叶英盛的视频。“党恩唱不尽,生活日日新,渔鼓声声响,乐坏新农民!”......
-
〓 思想者的雍容——追怀钟涵先生
新年翌日午时,雷波来电,言钟涵先生病重抢救。油画艺翁,毕生勠力,矢志不移,壮怀不愀。现在病沉,医院闭锁救护,众人无及慰料。唯愿苍天明眼,保佑先生少罹病痛,平安过关! 下午两点半,噩耗传来,钟先生仙山归去,驾鹤云天!望着学会纪念专辑中钟先生的慈颜笑貌,音容犹在目前。先生学问通达,在油画界以博识宏词、踔厉奋发而名。上世纪末......
-
〓 让传统戏曲持续释放当代价值
“一保官王恩师延龄丞相,二保官南清宫八主贤王……”2023年春节档至今,电影《满江红》中的豫剧配乐持续火爆,不少网友表示“几段电影配乐使我对豫剧燃起了浓厚兴趣”,网上关于相关豫剧选段的检索量显著增加,幕后豫剧演员也由此迅速“出圈”。 据介绍,电影《满江红》中的豫剧配乐主要包含了《穆桂英挂帅》《五世请缨》《包公探阴......
-
〓 滚滚长江 悠悠文脉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深沉而宏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巨人。长江也是一条具有永不衰竭的航运能力的黄金水道,因其一水之便,一代代诗人和作家行走于江水之上,以诗词和华章沿途点亮这道大江,让它放射出万古不灭的奇光异彩。浩浩的江水流淌的是诗词和散文,流淌的是文学,流淌的是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江上第一个文学巨子 春秋时期,......
-
〓 从“破圈”到“跨界融合”——新编昆剧《曹雪芹》观后
近日,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演的新编昆剧《曹雪芹》上演,该剧展现了别具一格、不同寻常的艺术样态,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叙说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曹雪芹,自然离不开博大精深、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二者如何联结?写什么?怎样写?考验每位编者的才情。该剧以《隐西山》《忆红楼》《绘纸鸢》《逝香山》四幕构篇,由中年曹雪芹饱经世......
-
〓 文化评析:从“+戏曲”到“戏曲+”,戏曲可以这样“破圈”
今年春节,豫剧火了一把。先有电影《满江红》轻摇滚范儿的豫剧配乐爆红,后有河南电视台《元宵奇妙夜》的戏曲节目出圈,豫剧迅速变身成为网络流量音乐和手机铃声。 传统戏曲“破圈”的原因是多重的,内部体现在戏曲工作者艺术创作的自我革新上,从行腔、表演上的大胆改变,到具有现代元素的舞美、后期等技术的叠加使用,他们自觉地对戏曲......
-
〓 光明论坛·温故: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2021年第1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主席于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强调各国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共建共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再次明确提出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出自《魏书·吐谷......
-
〓 文化评析:古籍数字化,让更多人共享经典魅力
近期,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进行了第七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携手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为中华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再添新果。 本次发布的资源包括诗词文集、年谱目录、稿抄本、石刻碑帖等多种类型,上起汉魏下迄民国,其中不少是稀......
-
〓 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数字生命”
大年初五当天,财政部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一则《都来打卡财政部》祝福视频,引发一阵“打卡”热潮,网友们纷纷在账号下留言祈福。这则视频的“出圈”让“迎财神”的年俗深深印在了公众的脑海中。传统文化如何“出圈”?从《都来打卡财政部》的创新传播之举可以管窥一二。 年俗只有进入年轻人的世界,春节文化才能别有一番年味。《都来打卡财......
-
〓 文化评析:补齐公共图书馆发展短板
近日,有一项统计数据颇引人关注:2021年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2012年,这一数据为2484.51万人。10年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增长超过315%。 不独读者,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也在过去10年间飞速增长。据官方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乡镇(街......
-
〓 年味渐浓,传统文化焕新生
【热点观察】 小年一过,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街头巷尾一片欢乐祥和。赶大集、办年货,各地人民群众忙活起来了,送春联、送欢乐,各级文艺院团、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大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等也都忙活起来了。随着年味儿渐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绽放出别样魅力。正是在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浓厚氛围中,我们关于年的记忆......
-
〓 听,这是“年”的声音
如果说“年”是有颜色的,那么中国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年”界定为红色——红红火火的喜庆从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窗花里满溢出来;如果说“年”是有味道的,那么无数人会想到孩提时的味道——家乡灶台上氤氲升腾的烟火气,妈妈为我们烹制的一道道小炒。“年”不仅占满了我们的眼睛,充盈于我们的口鼻,其实也回响在我们的耳际。 那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