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安风骨”之流变
编者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社会发展、时局变迁对文学理论、审美风尚、文学题材与内容、体裁、形式乃至文人心态、文坛现象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谓“风动于上,波震于下”者也。本期围绕这一中心编发了3篇论文。“建安风骨”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其产生以来,受到历代诗人和理论家的重视,而其内涵则随着时局的变迁不断......
-
〓 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改者为汤显祖考论
摘要: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改者当下主要有李渔和冯梦龙两说,然“李渔说”明显不合理,“冯梦龙说”又没有提出证据,故在学界响应极少,反对的意见却很多。笔者最近从明代关于“汤显祖赏《金瓶梅词话》”、汤显祖与《金瓶梅》的关系以及崇祯本评语中的“情”与汤显祖的“至情”说相当接近等几个方面发现,崇祯本的评改者极可能为汤显祖。并认为......
-
〓 阎若璩《疏证》伪证考
——清代考据学存在多大问题的一次检验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一、引论(一)为什么选择阎若璩阎若璩(1636~1704)在“疑古派”学术传统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孔传《古文尚书》是历来“证伪”对象中最重要的儒家经典,经阎氏《尚书古文疏证》(以下简称《疏证》)“定案”为“伪书”。这是“疑古派”传统中头等大事,是最成功的“证伪案例”。他被公认为清代考据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
〓 论廖燕《金圣叹先生传》的“寓意”特征
【内容摘要】廖燕《金圣叹先生传》对于金圣叹生平性格的刻画,具有“传”体文共有的“寓意”特征。其中所述金圣叹行事性格,多处隐现出廖燕的影子。虽然具有“寓意”特征,但由于两人共有的“晚明”精神气质,以及廖燕对评点之学的深刻理解,这篇传记并没有偏离真实性,反而恰切地展示了作为晚明小说评点家的金圣叹的人格与历史价值。【关 键 ......
-
〓 顾农:关于《枯树赋》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
一 在中古文学巨匠庾信(513~581)的创作中,辞赋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长篇的《哀江南赋》,较短的篇章则以《小园》《枯树》二赋特别是后者最为读者爱重。唐人张说《过庾信宅》诗云:“兰成追宋玉,旧宅偶词人。笔涌江山气,文骄云雨神。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独有东阳守,来嗟古树春。”尾联二句正是指《枯树......
-
〓 古文点校著作权问题研究
——兼评“中华书局诉国学网案”等近期案例*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涉及“古文点校”的著作权纠纷。所谓“古文点校”,是对古文进行断句、加注标点、划分段落和改正错字等工作。[1]当“古文点校”的成果被他人未经许可使用时,就产生了该成果是否能作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对此,不同法院的观点完全不同。如审理“郑福臣诉大众文艺出版社等案”的法院和审理“中华书局有限......
-
〓 日、韩、新、马近期汉学会议、讲座(二十六)
2017•4——2017•81、【演讲】小岛丽逸:中国の都市と农村の土地市场统一の动き时间:2017年7月28日(周五)14:30-16:30主 讲 人:小岛丽逸(大东文化大学名誉教授)地点:中国研究所会议室(东京都文京区大冢6-22-18)主办单位:一般社団法人中国研究所联 络 人:日中経済交流史研究会,E-mail......
-
〓 国学博士论坛:上博简《景公瘧》探析
博士导师:清华大学教授 曹峰通讯评委:北京大学教授 董珊 武汉大学教授 陈伟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第一篇是《景公瘧》,经整理者考释,全篇共有13简。13简均断为三段,下段无存。据整理者推测,每简字数约为55字。《景公瘧》故事情节相对清晰,主要讲齐景公生病,其宠臣会谴、梁丘据等人向景公谏......
-
〓 《旧唐书》中的服饰史料
《旧唐书》为官修纪传体史书,后晋刘昫监修,张昭远、贾纬等撰。原名《唐书》,宋以后为区别欧阳修等编撰的《新唐书》,遂改用此名。刘昫(887~946),字耀远,五代涿州归义(今河北容城东北)人。五代时后晋大臣。有文才,与兄刘晅、弟刘暤知名燕蓟间。后唐庄宗时拜太常博士,擢翰林学士。明宗时为端明殿学士,不久拜相,兼判三司,当政......
-
〓 新加坡的早期汉文化(上)
自明末清初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国内的原因和东南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要,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持续向东南亚国家移民的浪潮。从1801年到1900年的一百年间,移居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华人将近200万人。大批中国居民移居东南亚,不仅对东南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且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华文教育的兴起,东南亚的......
-
〓 孔雀东南飞发生地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一
最近在潜山县小市港一带就《孔雀东南飞》的民间传说进行了一些考察。我发现,尽管这出爱情悲剧已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但它仍深深地铭刻在当地人们的心中,流传在妇孺们的口上。通过考察,我们感到这个民间故事以及小市港周围的一些遗迹,对正确理解《孔雀东南飞》的诗义,澄清一些疑点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特公诸同好并就正于高明。安徽潜山县的梅......
-
〓 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将出版论文集),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I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
-
〓 敦煌本《坛经》、《曹溪大师传》以及初期禅宗思想
一目前传存于世的《坛经》异本甚多,日本石井修道的“六祖坛经异本系统图”[1]共列出异本十四种。又,日本柳田圣山编“禅学丛书”之一的《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中,也收入了十一本之多。然而根据目前学术界一般的看法,从《坛经》内容的演变历史来考察,真正具有异本意义的只有四种,即:唐敦煌本、晚唐惠昕本、北宋契嵩本以及元宗宝本。《坛经......
-
〓 马其昶的民生观
传统社会发展至清末,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生于“世变之大,亘古未有。内忧外患,迭至环生”之时,桐城派代表人物马其昶虽以文学负有盛名,却无法置民艰于不顾。他连续上万言疏,痛陈民生凋敝之现状,缕析民生凋敝之成因,寻求民生解决之良方,忠恳痛切之言,可谓针针见血。 历朝历代,未......
-
〓 邓小南: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东京城内一处繁华的十字街口宋 李嵩 《货郎图》宋 佚名 《春游晚归图》局部■本期主持:李华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期主题:宋代到底是怎样一个时代 主持人语 在中国古代更迭承续的历代王朝中,哪个朝代最受今人关注?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宋代大约都......
-
〓 文化—生态交错带: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环
20世纪末,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在论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时提到,中国存在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两大板块。此后,学界更多在微观上深入,而很少研究讨论中国史前文化的宏观格局问题。宏观上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可以分为四个板块:西北内陆(其中还可以分为青藏高原、蒙古草原以及沙漠戈壁绿洲三个小板块)、东南腹地(其中又包括东北、华北、长江......
-
〓 试析《论语》中“问津”人物性格表征与春秋楚国地域文化特色
【内容摘要】《论语》中的孔子与门徒子路一行在政治游说列国途中,与楚国隐士长沮、桀溺在长江北岸今日武汉东部新洲区“问津”处发生的一场不愉快的特别对话,其实是春秋时期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老子道家哲学与孔子儒家思想之间的一次极为难得的历史性的碰撞、交流与冲突,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桩盛事、大事,展现出华夏文明......
-
〓 中国古代雕塑之一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的一种视觉和触觉艺术。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
-
〓 整体关联动态平衡自然合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底蕴
少儿学国学 李艺爽摄中国传统哲学经典“四书”(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中西哲学的差别,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要把握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就要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这样才不至于雾里看花、隔靴搔痒。整体关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
-
〓 论庄子“苦生乐死”生死观的现实原因
内容摘要: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交替着社会大变动,诸侯割据混战引发了政治秩序的重建,生死问题,激起了活跃在“百家争鸣”思想氛围下的先哲们莫大的关注与思考,即使精神逍遥如庄子也无法回避对生死的认知。庄子对死生问题关注最多,思考最深,成果也最为丰富。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庄子所处的历史时代,以求更为切近地把握其生死观的内涵与精髓......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