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宋禁军“吃空饷”及其政治危害
“吃空饷”是严重的政治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在编不在岗、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虚报冒领薪酬等,从而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和组织人事管理的混乱,直接影响到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揆诸史实,历史时期“吃空饷”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其中军队虚报兵数冒领军饷尤为典型。北宋禁军“吃空饷”问题便曾给北宋政治带......
-
〓 “人为万物之灵”——《天工开物》里的人文精神
此两图选自北京图书馆(今为国家图书馆)的《天工开物》杨本。“杨本”即福建书商杨素卿于清初刊行的第二版,现藏国家图书馆。日本早稻田大学版本明后期帝王(崇祯除外)怠政,朝纲颓败,乱像丛生,让明迅速走向衰退以至灭亡。不过,历史的吊诡在于,皇权的式微却刺激了民间或底层的活力。明末后期商业的繁荣是这一活力的表现,而具有划时代意义......
-
〓 秋色长江万里来——清代回族诗人与杜诗
编者按中华文学与文化集合了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与文学智慧,已是当今共识,有关民族文学的良性互动关系,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唐诗和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杰出代表,诗圣杜甫对包括各少数民族诗人在内的后世文学影响十分巨大。孙纪文教授从历代崇杜创作实践与体悟认知尤为突出的清代回族诗人入手,探讨其崇尚杜诗的基本脉络与概况,揭示出文学......
-
〓 《永乐大典》正本去哪儿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桩谜案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三千多人参加,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1408年)修成的大型类书。《大典》成书于南京,书成后未能刻板,只抄写一部。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时,命令修撰官陈循挑选文渊阁藏书,共装100柜及《大典》正本一起运至北京皇宫。《大典》到京,贮于文楼,其他1......
-
〓 任国征:“野马”是什么意思?
今年是农历甲午马年。在阅读《全宋词》时,发现五首关于“野马”的宋词值得斟酌。辛弃疾《水龙吟》:“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贺新郎》:“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刘克庄《贺新郎》:“千古惟传吹帽汉,大将军,野马尘埃也。”吴文英《凤池吟》:“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吴泳《八声甘州》:“富贵非......
-
〓 敦煌本《刘萨诃因缘记》解读
高僧刘萨诃[1]主要活动在四世纪下半叶到五世纪初。他在出家以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稽胡族下级军吏,三十岁时巡游地狱的偶发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由一个杀生为业的罪人变成了一个精勤福业的游方僧人。他去江东寻觅礼拜阿育王塔、阿育王像的传说给江南佛教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一个普通僧人而名列宝唱的《名僧传》和慧皎的《高僧传》。同时......
-
〓 王琦生平事迹小考
论及李白,必须提到王琦。因为至今研读李白诗歌,仍然以王琦《李太白诗集注》为重要注本。赵信称赞它“一注可以敌千家”,詹锳《李太白集版本叙录》亦认为“当今传世本,当以此为最善”。此外,王琦尚著有《李长吉歌诗汇解》,整理刊刻了医学典籍《周慎斋遗书》《医林指月》等,为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然而对于王琦,学界却所知......
-
〓 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
1997年4月,日本爱知大学正式成立了现代中国系(日文名称为”现代中国学部”)。这是日本国内第一个以”中国”命名的院系,同时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创举。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不仅迅速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使之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也促进了中国政治......
-
〓 易学图库目录
八卦编号图名编号图名001-004八卦变六十四卦图005八卦司化图006八卦相盪图007-010八卦生六十四卦图011八卦纳甲图012伏羲八卦图013八卦取象图014文王八卦图015八卦象数图016类聚群分图017乾知大始018坤作成物019仰观天文图020俯察地理图021帝出震图022刚柔相摩图023说卦配方图024......
-
〓 名臣对立国策论辩选评(一)
(一)前言《名臣对立国策论辩选评》的选择对象是历代名臣在一些涉及国策处置上,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这里所说的“名臣”,是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不一定是执掌枢要、执掌制定过国策的大臣,如周公、张九龄、林则徐之类,像向宋高宗上《中兴五论》《戊戌上高宗封事》的陈亮,当时不过是“婺州以解头荐”的一位举人;像殿试对......
-
〓 1993年中国大陆的佛学研究
佛学研究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了多种领域。1993年的佛学研究,就中国大陆而言,仍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术会议:1993年6月在天台山召开了“首届中国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天台宗的佛教成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同年9月在上海召开了“圆瑛佛学思想讨论会”。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佛......
-
〓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道家文化形象
【摘要】陈芸是清人沈复自转体小说《浮生六记》中的女主人公,真、善、美与聪慧贯穿了她的一生。她倜傥不羁、任情率真,行为总是越礼教而为,具有道家所推崇的人格自由的个性,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家思想是非常浓厚的。陈芸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家文化内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挖掘,再现陈芸多角度、鲜活而丰盈的形象。【关键字】浮生六记;陈芸形......
-
〓 在历史的“水”中感悟北调的“南水”
丹江口大坝 刘铁军摄沙河渡槽 南宣摄众所周知,中国最早国家的产生,与治水相关,而水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 水与中国历史各朝代的命运紧紧相连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印迹充斥了与水博弈的历程,从远古大禹亲自率领治水大军,三过家门而不入,“辟九岳,掘九泽、通九江、定九州”,并且直接促成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机器的诞生,使中国成为一个名副......
-
〓 中国山区开发的历史进程、特点及其意义
《农政全书》关于梯田的记载 摘要 中国历史上山区的经济开发与社会、文化发展,是中国各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为山区地理面貌、资源构成与开发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其经济开发进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人口来源与构成、政治与社会控制体系以及文化形态,与平原地区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
-
〓 中国思想如何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当李泽厚说“该中国哲学登场了”的时候,其实大家心里是有两种期待的,一是传统的中国思想以何种“哲学”式的形态有效回应时代问题,二是,中国哲学在经历了百年的学科创制之后,是否具备了“哲学”的形态,而不再仅仅被视为是一种道德教条。然后当李泽厚开始回答“中国该如何登场”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主要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个......
-
〓 《黄帝四经》之“道治”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虽然好恶殊方,各引一端,但其本质都是社会治理学说,目的都是为执政者提供治国救世之良方。在诸子林立的各种学说中,老庄之“无为而治”,儒家之“德治”“礼治”抑或“礼法之治”,法家之“法治”,学术界都有大量的阐发和论述。然而,对于《黄帝四经》的“道治”学说,人们则很少论及。事实上,这一学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
-
〓 论传统文化
纪念五四运动,理应以探讨新文化建设作为主题,然而我为什么却要做一篇“论传统文化”的文章呢?因为我认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七十年来,在文化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头脑。无论是持否定意见者还是持肯定意见者,无不在传统文化问题上大做文章,以论证其否定或肯定的理由。同时,“五四”以后尽管对吸收西......
-
〓 师子比丘与后四祖
师子比丘是禅宗西土传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弄清这一环节,也就难以说明二十八祖说成立的历史依据,无从揭示中国禅宗的印度渊源。然而由于资料匮乏,传闻冥迷,欲求其实,实是大难,但遍计诸说,略述其迹而已。据现有材料,最早提到师子比丘的应是由智严带来梵本、宝云翻译的《付法藏经》六卷,译于元嘉末年(宝云于元嘉二十六年即公元4......
-
〓 唐衡岳大律师希操考
内容提要:希操为中唐时期南岳著名律师,一生度人无数。其弟子中有不少是禅宗大师,因此他与禅宗有不解之缘。弄清希操的史事,不仅有助于了解唐代南岳的律学传承,对于理清药山惟俨、丹霞天然、百丈惟政、兴果神湊等人的师承与受戒时间也有所裨益。本文依据唐人碑传等史料,对希操的名字、师承、生卒、传人、等提出了一些假说。并肯定了他对律禅......
-
〓 孔子如何知天命与乐而忘忧——从卜筮之书《周易》中参悟宇宙人生哲理
《易》是孔子承传并且加以诠释的重要古代典籍。流传下来的《周易》由卜筮之书《易经》和解读《易经》的《易传》(又称《十翼》)组成。《易传》记载了儒宗孔子对宇宙人生奥秘(即天地人之道)的哲学认识。 孔子晚年时,对卜筮之书《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