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木兰故事与中国形象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治学兴趣涉及:戏剧研究、性别批评、文艺美学。一纵观当代,日益拓展的文化交流在不断消除西方人对东方世界的偏见,修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论者指出:“在对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的表述上,过去,美国传媒往往将其片面地解读为女性的或粗野的异国文化,但是从中美......
-
〓 特别关注:从《抗倭英雄戚继光》说到历史上的戚继光
鸳鸯阵示意图 资料图片 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正在央视热播,引起人们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关注。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从少年时代便立下了报效国家的理想,并且一生追求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动画版戚继光播映后,曾在青少年及广大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这次电视连续剧的播出,更引起广泛关......
-
〓 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
内容摘要:天文学在古代中国是否存在?学术界说法各异。本文在李约瑟先生分析的赤道、黄道、地平这三种天球坐标系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三系在实地观测中各自的空间取向之间的差异,证实了天文学在古代中国不仅仅是存在,而且相当发达并领先于其他各国,故而被现代天文学承传至今。只是一些学者忽略了它的独特性,才会否定它的存在,进......
-
〓 古史辨运动概观
【作者按语】本文原是拙著《审核古文<尚书>案》(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出版)的最后一章(第十一章):“余论:古史辨运动概观”。该书第十章“结语”写完后,感到有必要对五四时期“整理国故”中“古史辨运动”的方法构成作一概观。这一段学术史非我所长,于是现读了一些相关的书和文章,收获很大。本想在“结语”部分加一......
-
〓 专家论坛:石经研究与石经学之建立
儒家经典由春秋战国以至秦汉,言语南北,意义异辙,篆隶兴替,文字歧出,一源十流,天水违行,需要有一种统一的文本,以使传之久远。熹平石经即应此而生。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固与今古文之争有关,但也与唐、蜀及北宋二体石经一样,是使用当时正体文字来统一经学文本,便于铨选与科举。南宋所刊石经,有高宗笼络群臣之意,清乾隆石经则成为高宗......
-
〓 萧令裕的强国御侮思想
萧令裕(1789—?),字梅生,清朝淮安府清河县(今江苏淮安市)人,一生主要在淮安榷关、两广总督府担任文案及幕僚。早在鸦片战之前,他就睁眼看世界,开始研究英国社会状况,关注鸦片危害,撰有《记英吉利》《粤东市舶论》等著作。他认识到英国崛起构成的威胁及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巨大损害,提出许多富有远见的强国御侮主张,影响深远。18......
-
〓 钱锺书赠冒孝鲁轶诗考
冒效鲁(别名孝鲁)先生是如皋籍知名诗人。笔者出于同乡之缘,长年收存有如皋冒家的批校本和签名本等等。2003年,笔者在扬州淘得四本民国剪报,其中有一份《中书君最近作》,收录了钱锺书先生的七首旧诗,依次如下(仅有《杂书》一首刊于《槐聚诗存》): 过孝鲁谈赋呈 得闲未惜往还忙,相对沉吟感繫桑,直欲搔头叩真......
-
〓 知耻崇廉
“廉耻”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价值规范中的核心内容。“廉”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堂屋的侧边,由于“堂之侧边”的特点是平直、方正、有棱角,因而“廉”又被引申为正直、方正、干净、不贪、节俭等一系列道德的含义。耻是羞耻,古人云:“耻可以全人之德。”起一恶念便生羞耻之心,行一恶事则必速止而忏悔,所以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在中国古代,......
-
〓 徐梓:国学教育的乱象及治理
CFP9岁女童在北京农村学国学遭老师虐打施刑,此事日前被曝光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揭开了国学班乱象的冰山一角。“黑私塾”缺乏教育资质,国学培训机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孩子兴趣遭忽视全然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打着国学的幌子拼命敛财……几多乱象,几多担忧。如何监管治理这些“变味”的国学?规范办学之路在何方?国学“热”中亟......
-
〓 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
周叔迦先生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佛教文化学家。先生原于同济大学学工科,后潜心佛乘,深入教海,学识淹博,著作宏富,既学贯古今,更会通华梵,对中国佛学研究、佛教教育,以及佛教文化的积累、整理和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此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之际,缅怀先生的风范,总结先生的业绩,弘扬先生的精神,对推进佛教文化和精......
-
〓 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要】在论证古文《尚书》是西汉以来长期流传的真古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古文《尚书》珍贵的学术价值,如补充许多历史事实、订正旧籍引文之讹和纠正旧注之误等,用确切事例给予具体说明;同时也指出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被缀补、改动和增益的不恰当之处。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古文《尚书》进行全......
-
〓 赠汪伦与桃花潭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八
一、关于桃花潭近代注家对《赠汪伦》作注,多引自清代的《一统志》:“桃花漳在宁国府泾县西南一百里,深不可测”。至于潭的具体位置和潭周围情况,皆语焉不详。有篇文章甚至断然说:“千百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这潭到清朝时已经壅塞了”[①]。其实,桃花潭乃是与青弋江相连的一个深潭,江水不枯,此潭焉得壅塞?桃花潭的具体位置是在安......
-
〓 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对于有宋一代,从前误读不少,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开始于宋代。其实,宋代社会仍然在前进、在发展,并非死水一潭、僵滞无力,相反“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对于有宋一代,从前误读不少,“走下坡路”便是其中之一。在一段时期之内,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开始于宋代。其实,宋代社会仍然......
-
〓 《浮生六记》:庸常生活的诗化与快意
编者按光绪三年(1877),江苏吴县人独悟庵主人杨引传(醒逋),在苏州城偏僻书摊发现了手写本《浮生六记》,虽仅余四记,捧而读之,深为作者之才情折服。著名学者、诗人王韬又寄示阳湖管树荃(贻萼)所题《浮生六记》六绝句。杨引传遂将《浮生六记》收入《申报》馆聚珍版印行的《独悟庵丛钞》中,一部奇书就这样重现人间。光绪三十二年(1......
-
〓 论高拱的地位
关于明代嘉、隆、万时期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的地位问题,史学界有着截然相反的判定:有学者认为“徐阶起草遗诏,高拱全盘否定,这就势必毁掉以平反冤狱为前导的改革。高拱把兴利除弊的正确政策,说成是为先帝抹黑,以此迫使徐阶罢相。在嘉靖秽政之后要更化改制,必须力纠前朝弊政,这是革新的起点,但高拱没......
-
〓 知行论坛:我国濒危语言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与载体,反映了特定地区的生态特征与人们认知世界的独特视角。作为一个多方言、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中国的语言资源相当丰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语言问题暴露出来,保护语言资源的多样性,鼓励保护与运用濒危语言资源,实现语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必须解决的......
-
〓 三篇《劝学》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三
一说到“劝学”,人们自然会想起荀子的《劝学》。是的,只要是稍微有一点文学常识的中国人,谁不知道“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这类既深刻又形象的比喻呢?但在我国的古文中,写“劝学”的并不只荀子一人。其中有影响较大的:在荀子之前,有尸子的《劝学》;在荀子之后,有颜之推的《勉学》。尸子名尸佼(约公元前390~前330年),晋国人......
-
〓 饶鲁师承渊源再论
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又字师鲁,号双峰。江西余干人,师从朱子高弟黄榦(勉斋先生),深得勉斋先生器重。但因朱子尚有另一弟子名黄幹(尚质),故今人对饶鲁究竟师承何人有所疑惑。个人以为,根据相关史料,饶鲁应该无疑问地师承黄勉斋先生。理由如下: 大量的早出材料支撑此说。饶鲁生活于宋末元初,对元代学者影响极大。现......
-
〓 “言之者无罪,贵在意达言从”——《罗马革命》与光武帝的起家
汉语的一些细微变化有时候让我们失去传统文化里面很宝贵的东西。现在“言者无罪,闻者自戒”这个成语,一般是说要宽容提意见的人,似乎大胆提出意见总是对的,甚至说错也没有关系。《后汉书》记载李云上书反对桓帝重用宦官。范晔对此的看法是,李云有学识,但是缺乏政治经验,不善于沟通。他并未取得皇帝的信任在先,却言辞严厉激烈,被皇帝认为......
-
〓 淅川乌骨鸡民俗文化与传说
淅川乌骨鸡是产于河南省淅川的珍稀鸡种,体型小巧,耐粗饲,抗病抗逆性强,善飞跃,产蛋少,为国内外惟一一个产绿壳蛋的白羽乌鸡品种,集蛋用、肉用、药用于一体,2011年入编《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淅川乌骨鸡历史悠久,兴兴衰衰,旧时主要以药用为主,民间用于营养和治疗一些慢性和虚损性疾病。改革开放后,大量“洋”鸡品种引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