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阳明思想新论
《王阳明先生真像》 资料图片一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对于人生论极具启发意义,他把人视为一个向未来敞开、不断超越自己的存在。人存在的意义价值是在和他面对的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人和世界不只是知识的共同体,更是意义和价值的共同体。人是世界和人自己的诠释者、证明者,人是诠释性存在,人在世界中展开自己、同时展开世界,世界不是待理性......
-
〓 关学思想史·小识
关学自张载立宗开派,迄清末殆八百余年。张载以千古造道之勇,“穷神化,一天人,立大本,斥异学”,不唯建立孟子以迄宋世“未之有也”之宏大思想体系,且以“学古力行,笃志好礼”,成为一代“关中士人宗师”。当时“关学之盛,不下洛学”,蓝田诸吕,武功苏季明,三水范巽之、张芸叟,长安李潏水,武功游师雄等,并立张载门下,接续横渠遗风。......
-
〓 中华文明独立完整影响深远——谈谈中华文明的几个特点
藏族白瓷茶瓶 唐代茶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蔡伦造纸(漫画)我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已经为许多西方学者所重视。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视我国传统文化。❶ 中华文明的整体性中华文明的形成既是多元的,也是一体的,即......
-
〓 台湾文史类学会简介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
作者简介:陈友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大学、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台湾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是全台文学研究成立时间较早、规模最大、与会人员最多的一个研究会。它成立于1979年4月29日,两年举行一次年会和换届改选。第一任和续任会长为黄永武教授。最盛时会员人数达230多人。学会的主要工作一是与高校合作,每年举行一......
-
〓 宋元山水意境“有我之境”
明代王世贞在总结宋元山水画时说,“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艺苑厄言》)。大、小李属于唐代,情况不明。荆、关、董、巨和李成、范宽实属同代,即本文所说的第一种意境的北宋山水。刘、李是连接南北宋的,他们......
-
〓 现代性的发育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与同盟会会员合影 论及辛亥革命,人们对它发生的背景、经过和伟大意义等津津乐道,而对于革命本身蕴含的现代性及其发育过程则鲜有探究。酝酿和发生辛亥革命的20世纪初期,是中国处于内外危机深重,国人强烈追求救亡和变革的时代;也是积数十年西风美雨冲刷洗礼,社会开始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刻。这一切使得这场革命中传统和现代性......
-
〓 《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文心雕龙》是国学四部中的重要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思想文化的重要经典,其中有着深沉的人文精神。刘勰继承了儒家的人文忧思与使命意识,坚守素志,垂文炳曜。同时佛学对于他的人格境界与文学精神也起到了深层的浸润作用。《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今中国的人文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中亦可见出国学对于当代的......
-
〓 旋毛善恶解
相法旧遗,毛,若百一歌,叙旋毛之害,旋毛论叙顺逆向背之理明矣。乃谓马初生无毛者,良。骨角双生者,良。体无旋毛,远看大、近看小者,良。旋毛细腻温鲜者,良。以此而定品。总之,凡毛氄软温润有文理,未易见。故此,图善旋五,所谓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者也。恶者,粗逆易见,故此,图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是也。凡毛,重首、次颈、......
-
〓 中国的佛教与儒教
一、儒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儒学是中国本土传统礼乐文化的代表,按照后来儒家学者的说法,此传统可追溯至尧舜禹汤。然从现有史料看,传统礼乐文化至殷末周初才有一积极的发展。相传殷箕子、周文王、武王和周公旦等,在建立礼乐文化中都有过重要的贡献。其中尤其是周公旦,周初的主要礼乐制度大都是经由他建立起来的。然而直至西周......
-
〓 移风易俗:汉代乐府的文化建构
汉代乐府是汉代的国家机构,承担着国家文化建设的任务。汉代乐府学是适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家文化建设,在汉代礼乐文化建构中逐渐发生的。故它在乐府的“诗”“乐”关系这一基本理论范畴方面,继承先秦儒家乐学“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礼记·乐记》)的政治价值取向,鲜明地强调移风易俗的社会功用。第一,汉武帝......
-
〓 北宋两刘牧再考
内容提要:本文在笔者以前考证的基础上,又以读书所得新证据对北宋两刘牧的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证。并以考证结果为根据,对诸多已成“事实”进行了商榷,指出:三衢刘牧无任何易学著作存世;朱震等有关“河洛”图书的传承代次,全是瞎说,不可再引以为据;“河洛”图书内容出于彭城刘牧著一卷本《易数钩隐图》之后,很可能是其弟子窜入;范谔......
-
〓 “兴味派”:辛亥革命前后的主流小说家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前后十几年间的主流小说家,其部分或整体曾被冠名为“旧派”、“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黑幕派”、“近现代通俗小说家”等等。究其实,他们并不专注于“鸳鸯蝴蝶”;亦非奉行“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称为“旧派”,显然遮蔽了其不断趋新的一面;其作品追求雅俗共赏,更非全用通俗的白话写成,用“通俗”两字并不......
-
〓 读史札记:徽商的教子与嫁女
教子、嫁女,人之常事。但不同的人由于价值观不同,教子与嫁女的做法就会千差万别。近来检阅有关史籍,发现几条徽商教子嫁女的材料,很有意思,读来也颇能发人深思。 清代嘉庆年间的许仁,字静夫,号耕余,徽州歙县人。他从小聪颖好学,因家境贫苦,只得弃儒经商。许仁贾而好儒,经商之余,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夜执卷吟哦,每......
-
〓 史林镜鉴:中国古代官德的现代启示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孔子所言,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对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领导者如何执政,不仅直接影响到执政效果,也引导着社会整体风气,关乎立国安民大局。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官德,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历朝历代的官方文献和私人著作中,保留着大量相关论述。古人留下的官德思......
-
〓 唐代诗僧皎然的宗系和思想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中唐著名诗僧。著作有《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今不见传,另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等传世。其为学也,兼于内外;其为文也,融贯情性;其为道也,达于禅律。堪为有唐诗僧之翘楚,一代之伟才。皎然的生卒之年,向称难考。近人李壮鹰先生别开蹊径,从......
-
〓 三分春色一分愁白首相看拟奈何——苏轼在密州的思想与创作
摘要:公元1074年至1076年是苏轼的密州时期。在这两年中,苏轼思想进一步杂糅佛老,形成超然观与仕途进取心态并行不悖的现象;与思想变化同时出现的是,苏轼此间的诗词文创作开始形成明显的风格,创作已经臻于成熟,在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已经显现了他后期诗文创作的一般内容。关键词:苏轼;密州;思想;创作;超然;进取作者单位......
-
〓 仁宗朝宋夏战争的人事安排
北宋与西夏的防御带基本在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直线上。中间是环庆路(中心城市庆州,今庆阳),往左是泾原路(谓州,今平凉),再往左是秦凤路(秦州,今天水);往右是鄜延路(延州,今延安),再往右是河东路的麟州(今神木)和府州(今府谷)。其中,西线泾原路和东线鄜延路最重要。仁宗朝三大战役——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
-
〓 《〈琵琶行〉并序》寓意发微
“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的《〈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 “因琵琶以托兴”(明人周敬、周珽辑《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的大痛长恨的流吐倾泄。诗人 “感商妇之飘流,叹谪居之沦落”(清人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所以“其意微以显,其音哀以思,其辞丽以则”。(《唐宋诗醇》赏评认定《〈琵琶行〉并序......
-
〓 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哲学精神
中国古典绘画博大精深,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承载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中国古代哲学浓缩和概括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特质,必然渗透和影响着我国古典绘画的内在韵味和价值。将每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展出,就如同在欣赏着一幅历史长卷,体验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积累下来的艺术底蕴。绘画体现着精神,......
-
〓 读史札记:说“风土”
“风土”一词,屡见于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如:《汉书·张堪传》:“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后汉书·卫飒传》:“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后汉书·西域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