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颜李学派的实学精神
在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潮中,颜元、李塨开创的实学学派可谓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颜李学派反对“心口悬空之道,纸墨虚华之学”(《习斋记余》卷三),注重“实用”“实事”“实政”“实征”“实功”“实得”“实践”和“实学”,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风貌和思想特质。在这一长串冠以“实”字的流行语汇中,“实学”一词最具概括力,在他们的著述中......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海盐绮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8、海盐绮园绮园位于海盐县武原镇海滨东路,俗称冯家花园,紧靠冯宅。原系清代富商冯缵斋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绮园是浙江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典私家园林,为江南典型私家园林风格。无论其规模、完整性、还是艺术水平都较为罕见。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曾多次考察,赞叹不绝,撰文称“此园浙中数第一......
-
〓 《金刚三昧经》作者辨
《金刚三昧经》始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四之《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中,为失译经典,但现存本杂有许多后起的内容和名相,显然已非宁康二年(374)以前的译本,而是后人之作,唯沿用旧名而已。印顺法师判之为道信以前出现的中土之作,(1)堪称真知灼见。然仍有不少学者另立新说,认为此经出自新罗,如韩国的金英泰.美国的巴斯维尔等。中国学......
-
〓 满眼生机转化钧:《周易》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北京天坛的建筑结构融会了易经思想。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命名是由《易经》的《乾》卦而来,即“元、亨、利、贞”。清华大学校训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数千年来,高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源头,内蕴博大精深,万有齐备,密......
-
〓 国学概念内涵外延分疏史略
内容概述:国学概念及名词发微于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分流于马一浮、邓实等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时在第28次院士会议主题演讲中提出:国学的概念是从日本传来的。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梦溪研究员对余说则予以否认,他在百家百科讲坛之学者论坛开讲《国学和〈六艺之学〉》提出质疑说,如果“’国学&......
-
〓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是近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中的新课题,认识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更要从实证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把非观念性(即文本性)的资料,引入思想史的范畴,或从思想史的角度解释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服装为例提出这一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礼俗文化,这是以礼为中心的一系列......
-
〓 肆行无碍凭来去——试论富贵闲人贾宝玉
一1贾宝玉以其深厚而丰富的人性美,成就了古今中外小说人物中绝对的唯一。他站在茫茫的宇宙间成为人类生命探索的一座不朽丰碑!这座丰碑从生活的真实与平凡里筑起,这丰碑里没有霸权与功业,没有伟人们的强悍与霸道,这丰碑里有的只是谦卑而开放的胸怀,一颗能与宇宙万物同呼吸的魂魄!有限的生命在真实与谦卑里得到了无限的扩展,生命的韵律将......
-
〓 庄子“心斋”“坐忘”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础领域,其修养过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重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以虚静空明的心情观照山川万物,方能感悟山川万物之性灵。摒除杂念、排除干扰、凝神静虑,进入虚静空明的状态,方能与山水之道相融通,达到创作的最佳境界。庄子由“心斋”“坐忘”而臻于大道,达于化境的思想,对中国......
-
〓 方勇:再论“新子学”
自半年前我在《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新子学”构想》一文以来,学术界对“新子学”的讨论一直很活跃。诸多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精到的看法,令我深受鼓舞。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对“新子学”的内涵做了新的思考。现拟对部分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以期引起更深层的讨论,深化对“新子学”发展问题的理解。“新子学”的深......
-
〓 孔子哲学解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影响而论,没有别的历史人物能和他相比。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借“尊孔”来维护其封建统治;而在前些年,“四人帮”又借“反孔”来推行他们的封建法西斯主义。时至今日,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时代:“尊孔”固不足以骗取人心;“反孔”亦不足以伪装革命,因而有可能对于......
-
〓 论辛弃疾南归前期词的创作
【内容提要】历来研治辛词者,对辛弃疾南归后词的创作的发展变化,较少注意。实则辛氏南归后,以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落职退居为界,词的创作也明显地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作多写其南渡之初的复杂心态和身世之感,手法多用比兴,词风兼具深婉细约和清疏刚健之美,而后期则直以词为陶写之具,无施不可,沉郁顿挫,雄奇悲怆。简单地以......
-
〓 栗谷经学思想研究
一“经学”是由考订、研究、传授、发明儒家所推崇的几部上古典籍而成立、发展起来的。相传孔子删定“六经”,即:《诗》、《书》、《易》、《礼》(《仪礼》)、《春秋》、《乐》,始有“经”目。先秦诸儒,如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以及荀卿等,传授、发明“六经”思想,开“经学”之先河。至汉代,经学昌明,名家辈出,从而发......
-
〓 贞观废立-废立太子之谜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唐太宗朝发生了一连串的事变:四月一日,因齐王李佑反叛事牵扯出太子承乾谋反事;唐太宗废黜承乾,面许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太子;仅隔一天,四月六日唐太宗又下令拘捕李泰,同时与重臣们商议选立太子;四月七日,下诏立素来不喜的嫡三子李治为皇太子。因贞观时“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没有人怀疑这里面有什么......
-
〓 传两湖余韵开三镇新风——湖北国学馆办学历程
湖北国学馆于1923年在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师校内创设。国学馆沿袭了两湖书院经、史、文、理四科的专业设置,湖北宿学之士如王葆心、黄季刚、姚晋圻、刘凤章均在馆内任教,培养出徐复观等杰出人才。惜于时局动荡,国学馆于1926停办。孙劲松老师的文章系统梳理了湖北国学馆的历史溯源、办学历程及武大国学院与其的传承关系。近年来......
-
〓 同是“观潮”自有高下——周密、吴自牧两篇忆旧散文《观潮》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十六
南宋灭亡后,隐居不仕的士大夫中出现了两本有影响的回忆录:一是周密的《武林旧事》,另一是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字公瑾,号草窗,又号萧斋,祖籍济南,曾祖父在靖康年间(公元1126)随宋室南渡,寓居湖州。周密在理宗淳祐年间曾做过义乌知县,南宋亡国后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网罗采撷,著述颇丰,今存有《武林旧事》、《癸......
-
〓 太极图的数学表达
导语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作为六经之一的《周易》,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体现了中国人文最早和最深刻的智慧,所谓“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为先”(《文心雕龙·原道》)。也正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周易》,不但作了《易传》,还感叹研究《周易》的时间不足:“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荀子·......
-
〓 《古诗十九首》与党锢之祸
《古诗十九首》论者多谓为东汉末的作品,其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一类写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失志伤时之感。前一类内容相对单纯,后一类则较为复杂,涉及若干方面。如一般文学史指出的,有仕宦失意,荣名盼早;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知音难觅,世态炎凉等等。在这一类作品中,悲叹人生,谈论死亡是一个突出......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九):唐代士人画
唐代(618—907)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唐代贞观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疆域广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接触密切,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也从不同的领域影响着唐王朝并被接纳;思想文化领域的儒、释、道三教并立与合流是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和总的发展趋势。宽容开放的时代精神使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呈现出绚丽......
-
〓 夸父究竟是怎样死的?——兼论“夸父逐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内容提要】关于夸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夸父追逐天上的太阳而渴死;另一说乃为应龙所杀而致死。奇怪的是,这两种说法都出自于同一文献《山海经》中;在同一文献中记载同一个人在死亡这一具有生命意义的主题时,出现了矛盾,这种情况恐怕也不多见。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两种说法之间的矛盾?通过审视“夸父逐日”这一经久不衰的旷......
-
〓 “东西”词源的一个可能
摘要:物称“东西”,由来已久,其词源亦已有10数种说法。然而各说法均无坚实文献证据。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是“东西”的一词的先源。一、“东西”词源诸说缺乏坚实证据把“物”称作“东西”,历史可以说非常久远。关于这个意义的“东西”一词的词源问题,近十几年来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