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强国梦
——孙中山的儒学观与传统道德继承论
我国以孔孟儒家学说为主流的文化形成传统,与社会教育、道德行为、个人前途紧密结合,在独尊儒术的两千余年间,潜移默化,规范了世代国人的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的功能及其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觑。近代以来,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批儒士出身、笃信程朱理学、热心经世的带兵官,之所以能铲除洋不洋土不土的洪杨“拜上帝”会(拜上帝教),其宣之于众的......
-
〓 词本求忘机余事自高妙——苏轼“诗之余”词学观念及其词学史意义
词本隋唐宫廷娱乐之歌曲,至宋初仍然沿袭绮艳柔靡体格,以为宴赏游乐之具,而士人创作亦不免此风。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文化风气一变,文人士大夫以独立人格担荷斯文,其于诗文艺术的观念也发生重大变革,具体表现就是道艺分途。“道”成为士人主体精神的内在追求,而诗文艺术则成为其游心其间的悟道之梯。这一思潮对词的影响,就是“......
-
〓 画像二十四孝——中国最早最成熟的二十四孝
宣化辽金墓壁画中的大舜行孝图 作者提供 “二十四孝”流传甚广,影响极深。一般认为元代后期郭居敬最早订正《二十四孝》,就是汇集唐宋时期以来民间流传的孝子故事,整编为“二十四孝”。事实上,有关文本《二十四孝》成书问题并非传统认识那样简单,大量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北宋中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出现了相当成熟的“二十四孝”。因......
-
〓 史海钩沉:隋炀帝与中国古代自然灾害防治
2013年扬州隋炀帝墓的发现又一次引起人们对这位争议颇多的封建帝王的关注。自隋朝灭亡以降,古今学者大都将隋炀帝简单地视为荒淫暴虐的典型。近年来,有关隋炀帝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摆脱简单化倾向,对隋炀帝统一中国、营建东都与开凿大运河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订和评价。实际上,在防治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国......
-
〓 当前中国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
如今佛教学术研究事业方兴未艾,佛教研究组织、人才和刊物不断增多壮大,已经出版有关佛教书籍数千册,论文之多,难以统计。佛教研究的成果一方面保持了传统的佛教史、佛教哲学、教义、经典、宗派、寺院建筑和以及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佛教研究有了实质性和突破性进展,呈现了崭新的面貌,其成果也受......
-
〓 《魏书》中的服饰史料
《魏书》北齐魏收撰。魏收(507~572),字伯起,小字佛助,北齐钜鹿下曲阳人。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
-
〓 永字八法
《禁经》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发其指趋。授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彰厥存焉。李阳水云:昔逸少上书,遂历多载,十五年中,偏攻永字,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一、点为侧二、横为勒三、竖为弩四、挑为趯五、左上为策六、左下为略七、右上为啄八、右下......
-
〓 国学漫谈:黄帝祭祀的历史回顾
《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这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已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在黄帝之后,中原有许多部落先后交替,各有自己的始祖。春秋战国,各诸侯国都追溯各自的族源,构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历史观念,但不管哪一部族主导中原,都没有否定黄帝是华夏族的先驱。汉代曾经为先......
-
〓 康熙《古文评论》的文章学思想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康熙《古文评论》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文话著作,它强调文章的经世用途,要求文章力求醇雅,符合儒家义理。又注重文体的辨析,要求作文务必得体。而对“雅”的推尊,则下启“清真雅正”之钦定文章政策。康熙以文章的实用与否作为衡文准则,为骈文赢得了文体地位。其文章学思想为清代文章朝质实、雅洁的道路发展奠定了基调。【关 键......
-
〓 汤显祖与李渔怎样绘“牡丹”——古代戏曲家创作的当代启示
●文学创作,就其最深刻处而言,乃是作家人格的逻辑展开。一个杰出的戏曲作家除了要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品格,同时也必定还是有铁胆铜肝的大勇之人 ●一切文学艺术家都会遇到为什么而写的问题,这从根本上说,有关创作旨趣。当代戏曲作家只有志存高远,真正切入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底蕴,关心人民的命运,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对自由......
-
〓 李约瑟在李庄——摘自岳南《南渡北归》三部曲
帐篷内炊烟(油画) □ 汪泽成 选自《回顾与展望——湖北油画艺术展》画册《南渡北归》三部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
-
〓 华氏吟诵调的特点
华调为河南大学已故教授华锺彦先生传承的吟诵调。1982年华先生首倡唐诗吟诵,并于是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吟诵研究机构——唐诗吟咏研究小组,由此开始吟诵研究。华先生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吟诵资料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格律诗吟诵的基本原则。华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始终把吟诵作为一种读书的方式和方法。传统吟诵最重要的价......
-
〓 “用中”和“时中”——儒家实践的辩证原则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中,不仅有大量充满智慧的一般的辩证法命题,更有许多直接指导各种社会生活实践行为的具体的辩证原则。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实践理性最为发展。尤其是在儒家哲学中,任何的哲学思考都必须落实到道德实距中去;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原则,又是哲学思考中的第一位问题。这也就是儒家一再强调的“......
-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展览(四)
2015·3——2015·51、感动的时刻:「最美好的读诗体验」系列讲座时间:2015年3月7日至4月25日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教区国际会议厅(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联 络 人:Tel: 23619132#725连结网址:http://104read.ncl.edu.tw/spring_01.html......
-
〓 “无我”与“自我”——佛教“无我”论的现代意义
“诸法无我”是佛教引导众生了悟人生、认识自我,以及整个现象世界的根本理论之一。佛教的“无我”理论,最初是针对众生的“我执”而提出的,即所谓“因破我法有无我”(《中论》“观法品第十八”)。佛陀认为,人生充满了烦恼和痛苦,人生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无不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而所有这一切都根源......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三):其它名园之番禺余荫山房
第三编其它名园五、番禺余荫山房国学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角北大街。原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距今已有150年历史。名园故主邬彬,字燕天,是清朝举人,任邢部主事,员外郎衔。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因而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折桂”之说。后来园主以母亲年迈为由,......
-
〓 高拱思想与改革论纲
高拱(1513-1578)是明代嘉、隆、万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于隆庆后期执政期间,针对明王朝内外交困、陋弊山积的局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洗刷颓风、振兴朝政的改革,在吏治、边政、赋税、漕运等方面都卓有建树,开启了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先河。在学术上,他针对宋明理学虚伪迂腐、空疏误国的流弊展开全面深入的批判,......
-
〓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
内容提要: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才是曹洞宗的真精神,而这一精神是建立在以自性为唯一真宰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特征与南岳一系十分接近,表明直到曹山时期,曹洞宗仍然未改属青原。关键词......
-
〓 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里的“九·一八”
《初中本国史》,何祖泽编写,上海新亚书店1932年版《初中本国史》内文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
-
〓 探佚《红楼梦》时间点:梦里寻他——贾宝玉生辰考(下)
那么,宝玉到底生于1712年的哪月哪日呢?笔者认为是三月初十。 证据之一: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写到: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湘云拉宝琴、岫烟说:“你们四个人对拜寿,直拜一天才是。”探春忙问:“原来邢妹妹也是今儿?我怎么就忘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