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文海:为哀鸿立命
李文海中国荒政书集成 导师李文海先生已经逝世一个多月了,忘不了急救病房中心脏起搏器绝望的撞击,也忘不了入殓过程中先生安详的面容。所有这些都历历在目,却仍然觉着他还是和我们在一起。故此不少师友嘱我写一些纪念性的文字,我却怎么也提不起笔来。我该从何说起? 近代史研究的新路 我是属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
〓 文化评析·讲好中国故事:儒学复兴需重回生活
编者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中国社会转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文化景观,也对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文化评析”栏目将刊发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系列评论,约请专家,从儒学复兴、对外学术交流、比较文学等多个角度,谈一谈中国故事的“讲法”,以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
-
〓 干部谈读书: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从政智慧
在崇尚德行的传统文化里,“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强本领,更重要的是修身律己、涵养品德,实现内在人格的完满与升华优秀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语约意丰,其思想意蕴和智慧光芒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政者,常常品读,如同与智者对话,启思益智,能得为官从政之真谛;又似与圣贤同行,修身养性,方入为国为民之境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
〓 温儒敏:信息时代,更需自己的思考
信息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催生着一种和以往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这种变化对读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造成了一些新的困扰,必须正视和适应这种变化,构建起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互联网和数字化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创造出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海量阅读材料;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间隙做短暂阅读,甚至还可以进行......
-
〓 申遗,用文化连通世界
驼铃古道,大漠孤烟;千里长河,漕运粮盐。 一段路,一条河,两条承载着文明和历史记忆的大动脉,22日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这天,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
-
〓 智海观澜:读完一本书
清朝咸丰年间,吴县(今江苏苏州)有一个人中了进士,以翰林编修进入南书房任职,类似于现在的书目编辑。一天,咸丰皇帝询问他:“你闲暇时常用什么方式消磨时间?”这人回答道:“我闲暇的时候读《汉书》。” 恰巧咸丰皇帝当时也在读《汉书》,听到他的回答很高兴。因此便谈起书中说诗解颐的内容,谁知这个人原来并没有读《汉书......
-
〓 大家谈:文化基因如何植入孩子生命中(家庭篇)
唐诗里的明月与清风,一样徘徊在今人的窗前;伯牙的琴鸣与杜诗里的猿啼,交织成文化中国不散的回声。流淌在华夏儿女文化血脉中的典籍,是中华民族凝聚为“文明型国家”的文化密码。“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也引发了对教材编写、教育方式等的舆论关注。连日......
-
〓 大家手笔:立足语言多样性研究汉语
上世纪下半叶,国际主流语言学界曾流行一句话:火星上来访的科学家一定会得出结论,除了词汇互相听不懂,全体地球人说的是同一种语言。许多语言学家相信,只要深入研究一种语言(比如英语)的结构,从中概括出一些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规则,就能解释所有人类语言的句子生成方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现在很多人意识到,语言结构的多样性远远超......
-
〓 张玉胜:不能仅靠立法消除“阅读危机”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的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有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说以色列的64......
-
〓 新论:纪录伤痛也是铭记历史
历史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有每个人都为它做点什么,才能让惨痛的战争记忆不再重演8月14日是第五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一部反映日军“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态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将在全国公映。中国“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第一次在院线展映,本身就是公众支持和参与的结果,再一次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不忘战争伤痛、坚决铭记历史的态度。随着......
-
〓 铢积寸累言有益
今年8月女儿去英国求学,由于行李限重,吃穿用具必不可少,能减轻分量的只有书籍,故仅带了《论语》《说苑》等少量古书。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尤其中国古籍不易找。于是与女儿约定,以微信每天发一句古语或谚语,作生发阐述,铢积寸累。其中有些,更让人感慨系之。“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子女......
-
〓 大家手笔: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
-
〓 赵乾海:女性图书,您走好
随着三八妇女节(女人节)的即将来临,众多出版社造势书市,纷纷以女性为主题,开辟书系,发行读物。女性图书不仅诱来女人目光,而且也引来诸多男士垂青。眼下,女性图书市场热潮高涨。据笔者粗略统计,有近200种之多。 而归纳市场上众多的女性读物,其基本的出版模式可分为四种:一是以女性感情生活为主题的文艺类书春花灿烂......
-
〓 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农家书屋要面子更要里子
去农村采访,看到各地村部都辟出专门房屋作为农家书屋,不由得为农民朋友高兴:不仅物质丰富了,精神生活也不差了。时间久了,又开始生出对农家书屋的担忧:房子是宽敞整洁,架上也是书成排、报成行;可是读者寥落,偶有几个读者,手中也多捧着已显破旧的武侠或言情小说,或是看着当地都市报的社会新闻,那些农业科技类的书还新崭崭地摆在架上,......
-
〓 心灵有约:淘书之乐
在我居住的小城东隅,有座建筑风格不俗的美术馆,正前方是一处宽敞的文化广场。假日里,我常与友人到此参观各种展会。久而久之,广场边缘的几个旧书摊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几个书摊都不大,约十几平方米一个,比邻而居。书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买主却甚为寥寥。 文人与书总是有着不解之缘,自从发现了这几个旧书摊,......
-
〓 光明论坛·温故:落其实者思其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徵调曲》中的名句,意指吃到树上的果实就想到了......
-
〓 干部谈读书:交“有用”的人不如读“无用”的书
“无用”的书会把我们带回遥远的年代,让人重温我们民族骨子里共有的淳朴,让我们以儒者的宁静面对芜杂的世界,以平和的心境去迎接突如其来的风雨前些年,我结识了一位实业家,和他成为朋友的原因是,他同时是一位藏书10万册的藏书家。我经常在他的一排排书架前一待就是半天。这朋友其实没有多少时间看书,但他有一天告诉我,他知道这些书在这......
-
〓 亲历者回顾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
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日丹诺夫在他亲自主持召开的对《西欧哲学史》(亚历山大洛夫著)讨论会(1947年6月24日)上曾给哲学史下了一个定义,说“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的胚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然是从唯心主义派别斗争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并战胜唯心......
-
〓 研究生教育是时候该改革了
“女硕士求职因学历高被拒,谎称本科生求职”“研究生就业率连续3年不如本科生”“7名研究生当上清洁工”……打开搜索网站,输入“研究生、就业”的关键词,旋即跳出的这些新闻足够引发公众的热议——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到底怎么啦?(相关报道详见今日6版) 毋庸讳言,目前研究生教育确实问题丛生。从疯狂的“考研热”和“唯分......
-
〓 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读100遍《论语》——与经典有约
作者简介:王财贵,字季谦,1949年生于台湾省台南县。台中教育大学副教授。作为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球首倡者,王财贵先生自1994年开始致力于推广事业。十余年来,在港台地区及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及中国大陆地区公益演讲千余场,推动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活动,在国学普及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十年来,我在台中教育大学,不管开何种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