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代中国早期的公司
【中文摘要】在欧洲商业组织引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实体股权长久以来一直依靠文化的以及法律习俗所支撑。在缺少法典化、系统化的私法惯例之下,深深植根于日常惯例之中的契约文化和使私人契约生效的政府维持了商业的日益增长。类似的惯例满足了商界寻求方法聚积资本并长久维持商行的需求。这些习俗的发展有助于解释西方式的公司法颁布之后中国对西......
-
〓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一)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三章第二节之一
第二节洋务派经营的近代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一、产生和发展概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经营军用工业的同时,陆续建立了轮船、煤矿、冶铁、纺织、铁路、电报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军工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所谓“求富”。当时洋务派各军工厂所需煤、钢铁及其他金属材料大都依赖进口,所购......
-
〓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内容提要】以往有关戊戌维新历史的著述总把康有为视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氏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不符合历史事实。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影响最大,光绪帝......
-
〓 交通与经济的互为制约——以近代中国西部省份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水运、陆运建设与经济发展长期变化的演绎,论述了受到历史条件的束缚和自然地理的限制,近代中国西部省份交通近代化进程迟滞,进而阻碍了经济发展。通过案例分析,本文认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要素投入,交通运输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市场中的交易成本,从而制约了市场交易、商品经济发展规模乃至西部省份近代化进程;......
-
〓 民国时期广东农田水利法律制度概述及其评价
【提要】民国时期,特别是在抗战期间,广东省政府为了促进全省农田水利事业建设,增加粮食产量,颁布了10余部农田水利法律制度,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田水利法律制度体系,对促进当时全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也存在制定晚、缺乏综合利用和治理的理念等不足。【关键词】民国时期;广东;农田水利法制民国时期,特别是在......
-
〓 延安整风时期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
【摘要】开展适当的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作为党史上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延安整风坚持和运用了诸多教育方法,收到了显著效果。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内一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运动。它之所以能够谱写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史上的壮丽篇章,关键之一就在于这次教育运动坚持运用多种灵活而科学的教育......
-
〓 财富、权力与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的社会分层
一、引言关于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分层问题的研究,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范式,其研究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毛泽东等职业革命家;一是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研究型学派——“中国农村派”。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范式经过不断拓展,建立起关于农村问题分析的“土地制度决定论”的理论模式,其主导性概......
-
〓 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英文作品解析
【内容摘要】胡适的大部分英文作品都以中国文化为主题。从他博士论文所表现的主旨看,从他对“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诠释看,从他中西文化观前后期的演变看,从他在英文语境中与西方汉学家的对话看,他在英文作品里倾注的核心主题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的这一历史观既表现了他的民族主义情怀,也反映了他对现代化的基本认识,有着丰富的文化......
-
〓 也谈商业账簿与经济史研究
——以近代旅京冀州商帮所营之万和成及其联号五金商铺账簿为中心
内容提要:民间商业账簿对经济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巨大,深入对账簿的研究可扩大对经济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以北京档案馆馆藏旅京冀州商帮所营之万和成五金商铺及其联号账簿为中心,主要在账簿作用与真实性,账簿分类、记账方法与账务处理,账簿史料价值(股份合伙与人力股制度、京津联号经营管理模式、职工生活与消费水平)等方面展开,以期在......
-
〓 德国历史学派与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摘要】德国历史学派对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民国经济学者主要关注这一学派诞生的渊源,其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历史主义方法。在构建本土经济学的进程中,民国学者一方面视德国历史学派为榜样,另一方面对其进行扬弃,为中国经济学的创立开辟了广泛的空间。【关键词】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历史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德文化交流......
-
〓 近代中国GDP估算:数量分析方法的尝试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GDP估算笔谈之四
对中国GDP的估算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巫宝三先生和刘大中先生的工作为起点。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有人做了个别年份的时点估算,有人做了短时间序列估算。刘佛丁、王玉茹二位先生撰文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到1997年为止,不完全连续的近代中国GDP估算值仅有十几年的,有一些工作是对同一年......
-
〓 历史发展视阈下的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
【内容摘要】本文探析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启动的国际背景,客观分析了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对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影响。不断探索了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通过深入分析晚清时期工业化的艰难起步和民国时期的局部工业化,力图从多角度、全面、科学地分析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制约因素,希望其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
-
〓 “大变局”与近代南昌社会变迁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期,不仅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地方社会的权力体系与精英阶层也经历了重组过程。晚清至民国时期南昌的社会变迁,集中表现为士绅的转型、市场网络的重组、新式教育的发展、地方政治派系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传统的更新。从历时性的角度看,围绕地方精英与社会权......
-
〓 浔商在近代商战中的博弈及其启示
【内容摘要】清末民初,浙江湖州南浔镇形成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浔商。尔后,浔商凭借聚集的雄厚财力,兼营多种行业,推动了江浙一带的近代化。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关税主权,使民族资本浔商的发展困难重重。再加上日、美在国际市场上竭力打压,浔商被迫陷入绝境。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家独立自主是商业......
-
〓 近代苏北沿海的“走脚田”与“农民农”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7【摘要】近代实业家张謇开启了苏北沿海“废灶兴垦”热潮。数十万的苏北农民到盐垦公司种棉花,从事的仍是农业生产,可称为“农民农”,有别于“农民工”。“走脚田”则是当时垦户对公司土地的俗称。“走脚田”的路径受制于“农民农”的构成;“走脚田”的收益制约了“农民农”的规模;而“走脚田”的......
-
〓 菩萨心肠还是霹雳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对日战略分析
注:这是200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六十周年写的一篇老文。应《国防大学学报》编辑建议,于2012年5月做“与时俱进”的简单更新。本年本月,正值日本战犯石原莞尔的儿子石原慎太郎叫嚣“购买”钓鱼岛,而中国周边如菲律宾等蕞尔小国也在黄岩岛上和中国“对峙”,并且强行命名中国岛屿和海域,朝鲜武装人员在中国海域抓捕中国渔民。中国外交部......
-
〓 清末轮船招商局汽船和日本
【摘要】在19世纪末期的东亚各国中,有能力经营大规模汽船航运公司的只有中国和日本,中国1872年成立于上海的轮船招商局对中国的海运业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业务不仅局限在中国的水运和海运方面,还曾扩大到海外,开通了日本航线,进行了数次航行,以期扩大贸易。通过对轮船招商局汽船航行日本情况的分析可知,对轮船招商局汽船在日本......
-
〓 对1887~1909年中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估计
【摘要】本文构建了近代中国市场的两个假设条件:商品经济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占一定地位;商品化程度变化缓慢,即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提升的节奏比较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求决定价格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本文估算了中国近代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效果良好,表明估算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关键词】近代中国;狭义货币......
-
〓 鸦片战争前主要商品市场估计说明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四章第一节(附录)
附录:鸦片战争前主要商品市场估计说明一、人口全国人口,据孙毓棠、张寄谦:《清代垦田与丁口的记录》(载《清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1835年为4.017亿,1840年为4.128亿,1845年为4.213亿;较晚材料如1887年为4.015亿,1901年为4.264亿。1840年的记录可能偏高,为便易计,我们把鸦片战......
-
〓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第一章导论
一个比较发展的封建社会,在晚期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许多民族历史的共同现象。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在1930年前后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曾经涉及。1936年,吕振羽同志在所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中,首先提到“布尔乔亚工场手工业”的出现。【1】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指出:“中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