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读100遍《论语》——与经典有约
作者简介:王财贵,字季谦,1949年生于台湾省台南县。台中教育大学副教授。作为儿童读经教育的全球首倡者,王财贵先生自1994年开始致力于推广事业。十余年来,在港台地区及东南亚、美国、欧洲、澳洲及中国大陆地区公益演讲千余场,推动了全球华人地区儿童读经活动,在国学普及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十年来,我在台中教育大学,不管开何种课......
-
〓 我与国学网
【作者简介】刘延平,男,1969年生,现就职于山西临汾。传说中有一种动物,你现在打它一下,一周以后它才会“啊”一声,足可见反应之迟钝。而我就是这样的“人物”,20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有的忙着去当官,有的忙着去赚钱,而我没有摆脱命运的安排当了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干就是十来年,等到我发现当老师去大学是最好的选择的时候,......
-
〓 请对古籍修复高看一眼
近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辽宁传习所揭牌拜师仪式”在辽宁省图书馆举行。 古籍修复传习所,顾名思义,就是以“师徒传承、口手相授”形式来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场所。以往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主要是举办培训班集中授课,存在着时间短、基础不牢、知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而开设古籍修复传习所,则旨在建立古籍修复人才培......
-
〓 余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考作文题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会引起媒体争相关注。夸张一点说,作文几乎可以代表社会对当年高考试题的印象。 社会讨论最为关注的,是作文题目呈现出的价值诉求。好的作文试题应该导向积极真实,反映时代生活,密切贴近学生实际。然而,现在的作文却总是在社会评判中饱受非议,甚至被人恶搞。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
-
〓 光明论坛·温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万物并育而不......
-
〓 光明谈:以文化传播促方言传承
为保存上海方言,上海大学博物馆将建立一个沪语体验馆,集中展示沪语报纸、抄本,以及滩簧、沪剧、唱片等,让人们感受方言特有的魅力。方言及其承载的文化弥足珍贵,但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而日渐式微,年青一代对方言越发疏离。保护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保护历史。我们除了单纯地记录和保存方言,还可以有哪些途径使方言散发出特有的魅力?上......
-
〓 人民论坛:在三尺讲台筑梦民族未来
“您像一阵和煦的春风,让整个大地从隆冬中苏醒;您像一片飘零的黄叶,带来五谷丰登的金秋;您像一道万丈光芒的霞光,开启了我懵懂年岁的求知大门。”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诗句激起内心涟漪,让回忆打开感恩之门,让我们把敬意献给天下师者。在五千年相沿不废的文化谱系里,尊师重教始终是一抹价值底色。《荀子》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
-
〓 肖复兴:处暑抢场
历数中国二十四节气,其中有几个我不甚了了,处暑是一个。我一直觉得,在大暑和处暑之间夹着一个立秋,显得不那么对劲儿。虽然说立秋之后还有一伏,但一个“秋”字,总是和暑天是对立的。立秋意味着天气要凉快了,怎么可以将一个有些萧瑟之意的“秋”字,夹在两个热气腾腾的“暑”字之间呢?当然,这是对于处暑的这个“处”字不理解。古人说“处......
-
〓 2015阅读图景·商务印书馆:不废江河万古流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如果从那时算起,“汉译名著”已走过百余年,凡在世界学术史上有反响、有定评,在某一学科称得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均通过“汉译名著”传入我们的知识谱系,其中历史类占了很大比例。这种出版传统延续至今。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策划出版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基本反映了民国学术的整体水准......
-
〓 陈晓临:开发新的年俗文化
春节临近,天南地北的游子们苦战春运回家过年。他们匆忙、疲惫,但最终却以与家人团圆来体验着浓浓的亲情和年味。但对更多的城里人而言,春节只是又一长假而已,体验不到过年的喜悦,因而有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焦虑。笔者认为,在新世纪,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很多已对人们失去了吸引力,应该开发新的年俗文......
-
〓 新语:申遗成功担子更重
7月7日至8日,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双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在我国首批世界遗产诞生30周年之际,连续多年申遗成功的光环之下,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不断提升中国世界遗产保护水平。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1987......
-
〓 读懂“热词”读懂中国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又有一批“政经热词”出现,如“绿色发展”“工匠精神”“智慧城市”等。读懂这些词,不仅是外国汉语学习者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途径,也能使自己的中文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热词”变迁 反映中国发展“开放城市”“特区”“万元户”唤醒着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记忆......
-
〓 古代休假琐谈
我国秦朝及以前,社会没有法定的节假日,也没有具体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员每天都要按时上班。如果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那需要提前请假,经上级批准后,方能离开。秦时的官员请假称“告归”,告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养;二是身体老迈需告老还乡。 据史料记载,我国休假制度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孔......
-
〓 文化评析:赋予红楼梦更多流行元素
今年是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全国多地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据悉,以大观园和曹雪芹纪念馆为主要平台,北京的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贯穿了2015年全年,包括文艺演出、文化展、学术论坛等活动。 对于像曹雪芹这样以一部作品闻名于世的人物来说,对其最好的纪念方式,无疑就是让这部作品更加广泛而深入地被阅读。毕竟,几......
-
〓 慈孝: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慈孝文化公开课开讲仪式上的讲话
很高兴在“2013介休绵山慈孝文化周”之际又来到了介休,来到了绵山。今年来和往年来不一样。不一样的是,“国学系列公开课·慈孝文化公开课”落户介休,为近千名党政干部开讲;同时,全国首家“慈孝文化研究院”也在介休宣告成立了。这让我很高兴。我高兴的是,看到介休这样一个寒食清明发源地,把中华慈孝文化在社会上的普及、唤醒......
-
〓 文艺观察·重视古籍研究与应用:古籍保护,藏不妨用
漫画 徐鹏飞现实中一些管理者因为不够专业,对“保护”的理解不到位,或将古籍保护和公众服务对立起来,或损坏了古籍,最终违背古籍保护和使用的初衷“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行8年来取得不少成果,尤其是图书馆和古籍保存单位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强,一些保护措施逐渐落实。当然,保护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突出表现为......
-
〓 大地漫笔:“著名”何其多
某日去旁听一个专业内的研讨会,开头照例是主持人介绍“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于是便从头到尾听到了一连串的“著名”:几乎每个被列入会议名单的人,都被冠上了“著名什么家”的头衔。大家似乎也见怪不怪了,只是从掌声的疏和密里还能大致分析出来,谁“非常著名”,谁“比较著名”,谁“有点著名”,谁“不那么著名”……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组织者......
-
〓 文史馆员谈传统文化·杨力舟:学习文史知识提高执政能力
今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讲话,令我感触很深。他要求领导干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各种文史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纵观百年以来,我国的老一辈革命家、知识分子、科学家、教育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史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故而情操高尚、审美能力也很强。自20世纪中叶以后至今的一些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
〓 陈应松:阅读,丢失了什么
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读书人......
-
〓 让法律为文物保护撑腰
对于文物保护来说,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要真正激活一系列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真正让法律成为文物保护的最有力撑腰者。而要实现这一点,当前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打着“总理童年仿古街区”名义的商业项目,却拆除了原本已存在上百年的多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古老民居,如此荒诞离奇的事情,貌似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可如今,它就真真切切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