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史话:“工之侨的轮回”当止
资料图片 刘基在《郁离子》中,向人们讲述了一段工之侨献琴的故事。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一张琴,发出来的声音十分优美动听。他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于是把它献给太常寺鉴赏,掌管礼乐的官员答复说,这琴不够古老,便退还了。工之侨回到家,跟漆工商量,在琴身上绘出残断的花纹;又跟雕工商量,在琴身上刻出古文款式;然后......
-
〓 记忆申遗与文化坚守同样可贵
日前,在韩国光州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西藏元代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侨批档案为例,虽然申遗工作只历时三年,但从民间保护上升到政府层面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申遗成功固然可喜,更可贵的是文化坚守。 世界记忆工程是......
-
〓 “变化”是中国书法的生命力所在
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像汉字一样,最终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这足以显示出中国书法的强大生命力。那么,中国书法生命力到底来源于哪里?我认为,就是两个字:变化。没有“变”,就无法诠释“篆、隶、楷、行、草”诸体之演进历史;没有“化”,更无法理解万变不离其宗的书法魅力。从创作实践上看,需要变。书......
-
〓 阅读是思想的发动机
新华社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
-
〓 光明谈:古建筑认养值得探索
近日,媒体刊播深圳市龙岗区两栋老旧文物建筑墙体开裂仍租住给多户人家,并有一家废品收购公司驻扎其中的消息,再度引发公众对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关注。随着文物普查的日渐深入,当前我国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大大增加,许多原本湮没在民居中的不可移动文物被重新发现。虽然政府不遗余力地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毕竟财力有限,许多古建......
-
〓 每一条小径都通往星辰大海
在我们的时代,经典与大众,主流与非主流,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并没有一道无法翻越的高墙。不老的诗意是一个时代的指针或许多年以后,人们终会心平气和地谈论这届诺贝尔文学奖。但现在,关于美国唱作人鲍勃·迪伦的讨论仍在喧嚣中。支持者认为评委会态度先锋,大胆突破;反对者则认为将文学奖颁给歌手,更像是评委们的一次集体“致青春”。对诺奖......
-
〓 文化评析:水下文物保护迫在眉睫
近日,在南海西沙沉没的800年前的南宋商船“华光礁I号”模型及出水文物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南海丰富的水下文物遗产保护状况再度引发公众和舆论关注。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埋藏着以沉船为主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南海共有136处水下文物遗址,居全国之首。这些水下文物不仅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价值,更是我......
-
〓 文化评析:保护名人故居不能观望
无论如何,名人故居保护时不我待,沧桑老宅已经不起几番风雨。一定要先行动起来,不能等待和观望、在无休止的搁置中听任其无可奈何地颓败。近日,谭嗣同故居等一批名人故居的破败现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各方关注。北京市西城区文委日前表示,西城区已决定从沦为大杂院的会馆和名人故居保护类文物入手,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对辖区内被认定为不可......
-
〓 重新学过端午节
“因革损益”本是文化传承之道。有些端午传统习俗流失固然可惜,但更需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让端午节所承载的爱国精神与高尚情操,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在我国,端午节已走过2000多年的岁月,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体系也已是第八年,同时还是中国和世界双料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可谓历史悠久。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
〓 围观的是金庸学位更是大学精神
昨天,有自称北大学生的网友在人人网上传了一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照片,而证书的主人正是查良镛(金庸原名)。记者从北大得到证实,金庸先生确实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袁行霈教授。(6月5日《北京青年报》) 看到这则新闻,我们不禁感叹金庸老先生“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这可......
-
〓 干部谈读书:读书支撑起精神的屋梁
正是阅读的人生习惯,成就了我的职业生涯,提升了我的生命质量,造就了我的真诚品格和本色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生命的厚度却是无限的。长度在于健康,而厚度在于坚持学习、保持本色。我能从一个普通山村的农家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厅级干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生坚持的两个字——学习。所谓学无止境,读书学习的习惯,让我一生获益,至今......
-
〓 大地漫笔·编辑丛谈:“返乡”与“文学的根”
新一年的春运即将开始,又快到了纷纷返乡的时节,或许也会是“在乡”“怀乡”题材作品又一次喷涌的时节。回顾一年前,2016年春节前后,广东学者黄灯原刊于《十月》杂志当年第一期的散文《回馈乡村,何以可能?》,在网络上以《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为题,成为这一年“返乡”主题讨论的焦点。2015年春节,则是上海大学文学院文化......
-
〓 文化评析:世界遗产第二,更要做遗产保护大国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为位于厦门的鼓浪屿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加上此前评定的50余处,中国拥有了52处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二。世界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联合评定,是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或自然景观,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几项:表......
-
〓 时事点评:“百姓儒学”不能止步于“掉书袋”
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省曲阜市日前推出“百姓儒学”工程,当地每个村庄都将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新景象。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庙至今仍是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在弘扬儒学上责无旁贷,所以这面旗由孔子故里先扛起来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大同,......
-
〓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启示之一
人文教育的特征是厚积薄发,期待已经体现可观效应的《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多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唤起的“诗心”,引导“诗教”的勃发。日前,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中一举夺冠,并因在节目中的出色表现一夜走红。这位斯斯文文、戴一副眼镜的长发女孩,在屏幕上神闲气静、从容应对,最终以《诗经......
-
〓 名著与旅游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留心,我们会发现文学作品里一些原型的点点滴滴就在我们周围,点缀在历史和旅途中。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哪一部没有生活中的影子?《红楼梦》就被“索隐派”的红楼专家断为“真事隐”“假语存”、“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用隐语的笔法记录了和曹雪芹家相关的一段康乾时期不为人知的历史。而《水浒传》根本就......
-
〓 李学勤:历史学者有责任纠正被贬低的中国古代文明
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有时候只能说命该如此。事实上,我们走哪条路常常不是由你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一些必然的和偶然的外部事件构成。可是尽管如此,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自觉,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如何有自觉的意识和要求呢,了解历史就非常重要。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拥有五千多年的......
-
〓 心象札记:写春联过大年
春联(书法) 雒三桂春联(书法) 雒三桂 河南农村的春节是热闹而祥和的。一进入腊月,各种过年的准备就开始了。 喝了腊八粥,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到了腊月的最后十天,每天都有准备过节的安排。买年货自然不用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屋,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炸麻糖,二十七八的时候,性子急的已将大红的春联贴上,屋里......
-
〓 辣评:保护文物“行胜于言”
近日,清华大学大礼堂草坪前的日晷被人刻字。日晷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重要纪念物,其底座上还镌刻着清华大学的校风——“行胜于言”。四个大字与醒目的刻痕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痛。而更让人心痛的是,此事未平,同属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的“二校门”竟然也被人刻字。类似问题频频发生,缺乏社会公德、文明素质低下显然是主要原因。......
-
〓 人民论坛: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
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