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桑兵|写得好与写得好看——史学论文的写法
作者桑兵,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关于如何写好史学论文,之前已经谈过一些想法。由于主要是面向新进,优先考虑当务之急,大体限定于文字表述的通畅达意等基础问题。而写好历史学的学术论文,绝非如此简单,主编和刊物希望就此进一步探究一下较为具体深入的层面,例如如何炼字。只是如此一来,首先就要解决什么才是写得好的史学论文的判断标准,否......
-
〓 刘大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创新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注意思考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史学创新的问题。他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史学创新;在继承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实现史学创新;主张充分挖掘利用新史料,密切联系实际开辟新的史学学术领域;建议中央领导同志关注开创马克思主义史学新局面的问题;鼓励青年学予以创新......
-
〓 从“新史学”到社会文化史
【内容摘要】目前有关社会文化史的讨论中,论者偏重于汲取西方“新文化史”理论和方法,而对中国史学资源甚少提及。本文认为,20世纪初年“新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仍可资借鉴。社会文化史内容丰富,论题亦不限于大众文化一隅,可从多方面拓展和深化。【关 键 词】新史学;新文化史;社会文化史【作者简介】罗检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
-
〓 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对西方学者中国经济史研究新趋向的思考
内容提要:《白银资本》、《大分流》中译本出版以后,引起了我国史学界广泛的注意和讨论。本文作者在阅读这些著作和参加几次讨论会后,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弗兰克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是切中肯綮的。但“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学者中的影响是复杂的,应’-3具体分析。至......
-
〓 胡英泽:从“流动的土地”到“把环境史进行到底”
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一是珍藏个人情感,一是自我答疑解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个人经历、朴素情感,显然不是博士论文选题的理由,对我而言,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的家乡是永济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打记事起,黄河就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白天,一出家门就能望见大河。晚上,枕着河水的声音入梦。幼时,正值黄河泛滥,大河东崩西蚀,人们......
-
〓 概念史与历史的选择——概念史笔谈之一
【编者按】概念史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和德国的考泽莱克所开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为世人所公认的研究方法。概念史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推动;另一方面,也与人文科学向语言学转向有关。目前,在西方一些主要国家都有专功概念史的学者,在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中,也有以......
-
〓 大历史:在宇宙演化中书写世界史
茫茫宇宙也有它的历史“大历史”一词由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造,指史学家从各种时段来探究历史,它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由此经过“无生命的宇宙”、“地球上的生命”、“早期人类的历史”、“全新世”、“近代”直至现在等阶段,进而瞻望人类世界的“多种未来”。问世以来,在澳大利亚、美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
-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讯(记者薛倩)2月13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编辑出版的《今日人类学民族学论丛》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京举行。《今日人类学民族学论丛》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该论文集的主编来自11个国家。论文集的文章从在世界大会6场主旨发言、14场名家讲座、217个专......
-
〓 美倡导历史教学从研读史料入手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2012年3月5日报道,斯坦福历史教育集团(Stanford History Education Group)日前挑战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提出“像史学家一样去研读”(Reading Like a Historian)的历史课程方案,提倡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跳脱”历史课本,以研读分析史料为切入点。此举旨在激发......
-
〓 全球史: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
作者简介:刘文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全球史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史学观念,也是一门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学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应。全球史在20世纪下半叶首先兴起于美国,然后扩展到世界各国,在我国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全球史”与“世界史”是什么关系?“全球史”研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我国在已有“......
-
〓 GDP数值估计的三个原则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GDP估算笔谈之六
关于历史上GDP研究的适用性及可能性,还有争论和分歧。分歧和争论的存在,表明研究已达到相当的深度,同时也说明有继续探讨的空间。GDP的统计和推算是系统工程,任何一个数估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我们并不缺少数据,而是缺少可靠的精准数据。如何做出具有公信力的成果,应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我觉得......
-
〓 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敬老崇文论坛上的讲演
像陈其美、李平书这样,在上海城市的历史记忆中,本应占有显著位置而事实不然的情况,是历史记忆中的非正常过滤的典型。考其原因,除了历史学者对他们的贡献研究、介绍、宣传不够,没有引起有关方面应有的重视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即移民社会双重身份认同与历史记忆的多元与淡薄。除了中国人,近代上海居住过数量可观的外国人,其中有些......
-
〓 “网络史学”的神话与实际——“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笔谈之一
人类具有超常的历史记忆能力,也总是追随最先进的记忆工具去表达自己走过的路。中国文明的发生其实就是历史记忆的萌生,不论是史前的刻画符号,还是殷墟的龟甲,后来的竹简,再后来的造纸,每一次技术上的进步都使中国的历史研究和史学表达发生一次深刻变化。没有龟甲,没有竹简,就没有孔子删订六经;没有造纸,也就不可能有历代正史的编修与流......
-
〓 加强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对话
这是一个“二重证据法”主导的时代。但历史学的文献研究与考古学的器物研究究竟能不能、要不要合作的话题,一直没有停止讨论。2011年夏天,笔者与几位学者在豫南、鄂东北地区进行了10天的田野调查。由于分别出身于历史系和考古系,一路争论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们对传世文献的解释力提出质疑,强调器物研究与文献研究话语系统的分歧,审......
-
〓 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和现在——舒尔茨理论的对错
【内容摘要】本讲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理论对错的系统梳理,说明中国农业过去的內卷以及今天的可能出路,提出从农业本身挖掘出路以及后工业化“小农经济”的设想。同时说明作者提倡的从经验实际出发来提炼理论概念一一而不是从脱离实际的前提信念出发来推断理论一一的研究方法。【关 键 词】新古典经济学;过密型农业;集体化时期;改革时......
-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新思考——与海外中国学研究关系的讨论
一、不能缺席的研究我们一起讨论关于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目前进行这一方向研究的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的研究生,也有海外中国学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为什么坐到一起了?应该说,这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这一历史学二级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新走向,也是我们展开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一种必然需要。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史学理论与史......
-
〓 全球史视野下的秦汉考古学体系重构
【内容提要】秦汉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以来,秦汉考古就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和重视,先后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秦汉考古教材,但由于理论构建与体系建设的滞后,阻碍了秦汉考古学的学科发展,重新构建秦汉考古学体系已刻不容缓。全球史从一种编纂世界历史的方法演变成为研究历史的一种新的视角,为从动态角度研究......
-
〓 战犯审判、历史认识、民族和解
——关于“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的讨论之一
【编者按】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9月4日至5日在北京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世界史)“二战后东亚与欧洲历史反思与和解进程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与中国日本史学会协办。来自中国、......
-
〓 史学“竭泽而渔”面临急功近利挑战
对于史料,前辈史家主张竭泽而渔,奉此为治史的金科玉律、不刊之言。他们相信,只有穷尽相关史料之泽,方能捕得全部的史实之鱼,有了全部史实做研究的基础,得出的论断才准确、可靠进而科学。于是他们以“读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为高尚理想,汲汲于如烟似海的史料,黄泉碧落,搜求证据,虽细如毫发、密若繁星而不敢忽。竭泽而渔是他们的治......
-
〓 第三届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智能辅助工具成古籍数字化亮点
古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利用数字化手段传承和保护古籍,便于学者的研究与教学,使古籍成果为更多人所用,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文献学界一直在做的工作。8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古籍数字化研究与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主办。古籍数字化发展迅猛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