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0年日本的五代宋元史研究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即远藤隆俊、平田茂树、浅见洋二编《日本宋史研究的现状和课题》(汲古书院)。该书虽冠以“宋史”之名,其实也包含《五代十国史研究》(山崎觉士)、《辽金史研究》(饭山知保)、《日宋交流史研究》(梗本涉)等内容,本文要介绍的五代、宋、元史研究综述,只有蒙元史不在其内了。这本书本来是在《宁波研究》研讨会(2......
-
〓 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以来,与全国各界的发展同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并已历史性地进入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在学界的进步中仍存在不少亟待大家努力克服的问题。以下就其中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学科界线与学科规范1.学科界线模糊的现状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在20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直受到冷遇......
-
〓 20世纪以来国内环境史研究的述评
摘要: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的总和,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个自然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的必备的外界条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到战后所兴起的现代环保运动的影响和推动,环境史的研究在美国率先成为一门新学科。它的出现和在......
-
〓 2010年明史研究综述
2010年的明史研究,在观点、方法、史料等层面都有不小的收获与推进。在政治、军事、中外关系领域,部分主题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诸多新的历史面相,提出了许多引人关注的新问题、新观点。近年对于明代经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新现象的持续讨论,引发了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方法,提出对明代历史重新定位,以及未来明史研究走向何处的整体思索......
-
〓 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顾颉刚——写在《顾颉刚全集》出版之际
“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中,顾颉刚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大师。‘古史辨’派将与‘乾嘉学派’一样,作为古典学史上一个特殊段落的标识。永远载入中国学术史中。”对于人文学界来说,20世纪不但以“疑古”发端,还以“走出疑古”来宣告自己的结束,去今最为遥远的上古史竟纠缠了中国学术界整整一个世纪。无论赞成还是反对,以顾颉刚为领袖的“古史......
-
〓 漆侠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先师漆侠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至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从而完成了20世纪中国史学主流由近代实证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变。以往在总结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时,一般都聚焦在李大钊、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一批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身上,而对第二代或......
-
〓 “文化”的“译”与“释”:思想史背景下的概念引进和学科建构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对于中国语文而言,是一个新词和新概念。“文化”概念的引进是西学输入的结果,对于“文化”与“文明”等词汇的语言学研究和转输过程的讨论,既有研究已经走出了就概念来理解概念的阶段,注意将其置于历史语境之下来进行解析,提示了极佳的研究取向。而作为中国学人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文化”概念,它在西语及其输入过......
-
〓 口述史学新解
——以山西十个合作社的口述史研究为例
20世纪80年代以降,在西方口述史学的影响下,国内口述史学研究逐渐兴起,受到学界和大众媒介的普遍关注。不少学者在口述史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更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积极投身口述史学的实践,筚路蓝缕,出版了一批或是对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访谈实录,或是记录布衣百姓市井百态的口述史学著......
-
〓 首届国际经济史论坛综述
中国经济史学会和香港科技大学于2011年8月29-30日在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2011年国际经济史论坛”,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葡萄牙、乌拉圭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出席并主持会议。论坛的主题是探讨......
-
〓 中国金融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5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史学术研讨会”在石家庄隆重举行。大会收到论文60余篇。来自韩国、香港和内地共70余位学者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首先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
-
〓 一年来整体的世界史研究
2011年,国内世界史学科发展迅速,成绩显著,现从最新动态、重要理论观点与方法、热点问题等角度略述如下。最新动态201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标志着我国世界史研究进入了新时期。为了推动世界史学科的发展,3月、8月、11月,国内世界史学者分别在天......
-
〓 2010年中国当代金融史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本文以201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基础资料,按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问题、金融市场发展、农村金融等专题,评析了当代中国金融史的研究状况。指出,2010年当代金融史研究有所推进,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对改革开放前30年的金融问题缺乏研究。在研究方......
-
〓 “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纪要
2011年5月7日,《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近代史所、当代中国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行政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
〓 2009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李伟、晋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97)。【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0.11.2—112009年秦汉史研究持续深入,除成功举办“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会外,还出版或再版专著(包括论文集)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现将一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
-
〓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于文善(1966一),男,安徽阜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上海200241)。【原文出处】《史学史研究》(京),2010.3.121—1262010年5月28日,时值《王国维全集》正式出版之际,《王国维全集》编委会与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
-
〓 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美国城市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新世纪后,呈现井喷式发展局面,并形成了一批从事专门研究的中坚力量。这是美国史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结果。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日趋迅速所产生的巨大需求所致。这些研究成果对美国城市发展史的很多层面都有了基本的思考,部分研究成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可圈可点,但也存在选题重复、......
-
〓 如父亦友人生导师——忆恩师吴承明先生
编者按:2010年11月11日,本报“对话”版曾刊发吴承明先生的专访。经济学界不少学者看到这篇专访后,纷纷来电询问先生近况。作为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先生的道德、学问均为典范,对于他的离世,我们表示深深的悼念之情。2011年7月8日,一代经济史学大师吴承明先生走完了94岁的精彩人生。先生谦虚谨慎,为人师表,待人以诚,识人唯......
-
〓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环境基础”学术研讨会综述
探讨历史时期区域城乡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环境基础,不仅是传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发展日臻成熟的历史商业地理学关注的核心话题。事实上,地理环境之于区域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的影响,不单体现在作为长时段背景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即便是市场结构本身亦可看作是一个构成全息社会图景的重要人文地理要素。因此,借助历史地理学......
-
〓 忆恩师吴承明先生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300071恩师吴承明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先生走后的日子,每每念及先生,都会翻开先生为我书写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语、我赴东瀛访学先生写给我的信与贺年卡、博士研究生阶段先生指导我读书学习的信件、先生为我修改的博士学位论文手稿、为我的博士论文和个人文集撰写的序言,看着先生娟秀的笔迹,在先生指导下学习......
-
〓 学贵在通,识之于变——忆向吴承明先生讨教的几点收获
我直接当面向吴老请教开始于1987年,此前虽然与吴老同在一个研究所工作,但是不在一个研究室,又是后生晚辈,虽然仰慕,但不敢打扰,因此也无缘直接请教。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央档案馆联合编辑“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我承担工商体制卷的选编工作,因为吴老当年正是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简称“中财委......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