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实证深描璀璨的古代文明——读《从考古看中国》
【光明书话】 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传入中国,100年后的今天,考古学在中国这般欣欣向荣,已经逐步全面介入中国历史的研究,甚至有学者发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拓展史料,而不断拓展史料的希望,在于考古学”的论断。可以说,上古史的重建已经基本上依赖于考古发现与研究,甚至于战国秦汉时期以降,对国家基层治理、家族关系等领域......
-
〓 借助汉字观察东亚世界
本报讯(记者 成一村)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各国却有不同的精彩生发。日韩籍学者金文京的著作《汉文与东亚世界》(上海三联书店)告诉读者,汉字文化圈背后的东亚世界各有千秋、复杂多元。《汉文与东亚世界》日文原版为岩波新书之一种,是第9回角川财团学艺赏获奖作品,被誉为比较文化学典范之作,同时也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本介绍汉文训......
-
〓 传承千年历史文脉 重现千古笔墨神韵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自2005年启动,历经17年完成,作为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录最全、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
-
〓 一部启迪一线教师的好书——读《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
有人说,一生破万卷,而使平生明道者,数卷而已;一生览万象,而令平生顿悟者,数象而已。中学教书30余年,对现代文学名篇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大学阶段和教师用书层面,封闭于教参久矣,思维钝化,近期读《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有明道、顿悟之感,以及“重新发现”和打通自我的喜悦。 《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商务印书馆2022年......
-
〓 探寻苏州古城保护的秘密——读报告文学《家在古城》
《家在古城》(刊于《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9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是小说家范小青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由小说而非虚构写作,是一次值得期待的转型。《家在古城》是一部关于苏州古城保护治理的纪实之作,告诉读者古城保护的苏州经验与苏州智慧。 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产物,也是民族社群多样性文化发生的......
-
〓 历二十二载磨砺之功,深沉积淀以礼解《诗》
——读邵炳军教授《政治生态变革与诗礼文化演进》诗教传统绵亘千年而不绝,上至国家招贤取士,下至黎民私塾受学,均有《诗》三百篇的重要参与。自其结集传世以来,历代学者皓首穷经,著力于此,在《诗》学研究的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论著。其中,尤以汉代郑玄以礼解《诗》之法,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也为后世《诗》家踵事增华树立了卓越的典范。......
-
〓 史家与诗家:《史记》的一体两面
《史记》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而“传”是解经的“经学文体”的重要形式,这一形式为了让读者对史实和义理的理解更加“深切著明”,因此,会把史实的考索、义理的阐释、辞章的敷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史记》有意复制经传文体的书写策略,因此,虽然是“通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鲁迅称《史记......
-
〓 社长总编荐书之《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王立翔(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推荐《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意]佛朗切斯科·莫瑞纳著,龚之允、钱丹译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3月196.00元 中国风(Chinoise⁃rie)是自13世纪晚期开始就在欧洲出现的一种艺术和文化现象,而作为学术术语要到19世纪才得以确定,被用......
-
〓 岁时文化在敦煌——读《敦煌岁时节令》
《敦煌岁时节令》,敦煌研究院编,赵声良主编,杜鹃等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年4月第一版,128.00元岁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贴近民众生活、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近几年来,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中岁时节令图像及藏经洞文献中相关资料,与其他传世典籍联结起来,运用新媒体......
-
〓 新书以散文书写北京
本报讯“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第一辑、张莉主编《散文中的北京》新书首发式”近日在北京市文联剧场前厅书吧举行,本场首发式由北京老舍文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李清霞,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与会。《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
-
〓 为百年文学史中的“北京”留影——读《散文中的北京》
《散文中的北京》 张莉 主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读书者说】 北京为何如此迷人?当编者使用这样的标题作为序言来概括《散文中的北京》之特色时,读者也就不难想象这本书具有的美学风格了。在很大程度上,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作家们对北京城市的叙述与想象。文学处理城市的方式不同于建筑设计师或城市规划者,而是将城市的地理......
-
〓 程沈说诗解人颐,早早编书传芬芳——为《唐诗宋词大师课》序
“程沈”指程千帆、沈祖棻两位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沈尹默便说“昔时赵李今程沈”,意即与宋代的赵明诚、李清照一样,“程沈”也是埋首书斋、扬名文坛的一对夫妇。到了今天,“程沈”并称已得到社会的公认。三年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把二人讲解诗词的著作以“程沈说诗词”的总题予以重版,深受读者欢迎,便是一证。“程沈”生平成就的荦荦......
-
〓 王蒙新作以传统文化“赋能”当代生活
本报讯 著名作家王蒙在新作《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江苏人民出版社)中,由博返约,紧扣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作深入浅出的论说,着力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国人的人生共情的可能性,强调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指导价值。本书分为生死、天地、三才、混一、文治、修身、美德、君子、劝学、风度十章展开论说,集中展现了作者多年来研......
-
〓 社长总编荐书:《军事里的中国史》
李春凯(新世界出版社社长)推荐《军事里的中国史》冷兵器研究所著新世界出版社2022年4月59.80元 放眼古今,战争往往是历史进程最直接的推动力,军事与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从宏观的角度叙述中国古代历史,就绕不开古代军事话题。纵观中国古代史,每个朝代,每个政权,大到国计民生,小到衣食住行,每一个看似与军......
-
〓 楚乐:“陈钟按鼓 造新歌些”——读《楚乐器研究》
《楚乐器研究》 邵晓洁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光明书话】 是考古将楚国乐器展现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古老乐器的模样,也让我们听到了奇妙的乐声。 邵晓洁博士的《楚乐器研究》,将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集中展现出来。楚辞中记述的鼓与瑟次数较多,在《招魂》中,我们读到“陈钟按鼓,造新歌些”和“竽瑟狂会,搷鸣鼓些”的描写......
-
〓 社长总编荐书:《好玩儿的大师》
顾青(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推荐 《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摄,赵新那、黄家林整理商务印书馆2022年4月280.00元 这是一套前所未见的影记,透过那些静默的黑白影像,我们仿佛跟随一位学术大师游走于百年中国的历史现场。千余幅照片,跨越百年,几未中断,仿佛是一场世纪直播。这些照片由一位学术大师亲自掌镜,......
-
〓 辉煌灿烂 源远流长——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
《探寻古蜀国: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 黄剑华著 研究出版社 【著书者说】 编者按 数月前,三星堆考古又有新发现。相关“祭祀坑”出土的诸多文物,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再添新证。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一次又一次令世界惊艳。三星堆文化发现和发掘历程若何?三星堆出土......
-
〓 新书架:《〈老子〉通识》
《〈老子〉通识》,郭永秉著,中华书局2022年7月第一版,49.00元关于《老子》的普及读物汗牛充栋,而本书是相当有特色和新意的一部——用作者的话说,即其“不满足于一般性知识的重复”,而努力“突出学术前沿性”。老子是谁?与老聃、老彭、彭祖以及老莱子、周太史儋等是什么关系?《老子》是一部完整的著作还是格言汇抄?为何读《老......
-
〓 “典亮世界丛书”在京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史竞男)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的“典亮世界丛书”发布会19日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行。 该丛书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人民出版社共同策划、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传统文化领域著名学者担纲编写,包括《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天下为公 大同世界》《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为政以德 ......
-
〓 新书架:扬之水著《中国金银器》
《中国金银器》(五卷),扬之水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8月第一版,890.00元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观念认为“金石”侧重承载文化信息,而金银器则凸显物质属性与世俗内涵,由此,对金银器的关注、研究一直不够,这部《中国金银器》贯穿先秦至清代,涵盖其间金银器皿与首饰,是具有总结与开创意义的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专注于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