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煮泉小品—引
昔我田隐翁,尝自委曰“泉石膏盲 ”。噫,夫以膏盲之病, 固神医之所不治者也;而在于泉石,则其病亦甚奇矣。余少患 此病,心已忘之,而人皆咎余之不治。然遍检方书,苦无对病 之药。偶居山中,遇淡若叟,向余曰 :“此病固无恙也,子欲 治之,即当煮清泉白石,加以苦茗,服之久久,虽辟谷可也, 又何患于膏盲之病邪 。”余敬顿首受之,......
-
〓 乐府杂录—筝
筝者,蒙恬所选造也。元和至太和中,李青青及龙佐,大 中以来有常述本,亦妙手也。史从、李从周皆能者也。从周即 青孙,亚其祖之艺也。...
-
〓 古画品录—第四品(五人)
蘧道愍。章继伯。并善寺壁,兼长画扇,人马分数,毫厘 不失,别体之妙,亦为入神。 顾宝先。全法陆家,事之宗禀。方之袁蒨,可谓小巫。 王微。史道硕。五代晋时。并师荀、卫,各体善能。然王 得其细,史传以似真。细而论之,景玄为劣。...
-
〓 乐府杂录—鼓架部
乐有笛、拍板、答鼓即腰鼓也、两杖鼓。戏有代面,始自 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斗战,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著面 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钵头,昔有人父 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 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苏中郎,后周士人,苏葩嗜酒, 落魄自号中郎。每有歌场,辄入独舞。今为戏者......
-
〓 乐府杂录—鼓吹部
即有卤簿、钲鼓及角。乐用弦、鼗、笳、箫,又即用哀笳 以羊角为管,芦为头也。警鼓二人,执朱幡引乐,衣文,戴冠。 已上乐人皆骑马,乐即谓之骑吹。俗乐亦有骑吹也。天子卤簿 用大全仗,鼓一百二十面,金钲七十面。郊天谒庙吉礼,即衣 云花黄衣,鼓四钲二。下山陵凶礼,即衣云花白衣,鼓二钲二。 下册太后、皇后及太子,用鼓七十面,金钲四......
-
〓 乐府杂录—云韶部
用玉磬四架,乐即有琴、瑟、筑、箫、篪、□、跋、膝、 笙、竽。登歌拍板。乐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 童五人,衣绣衣,各执金莲花。引舞者金莲,如仙家行道者也。 舞在阶下,设锦筵宫,中有云韶院。...
-
〓 乐府杂录—黄骢叠
太宗定中原时所乘战马也。后征辽,马毙,上叹惜,乃命 乐工撰此曲。...
-
〓 乐府杂录—笛
笛,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开元中有李谟,独步于当时, 后禄山乱,流落江东。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镜湖,命谟吹笛, 谟为之尽妙。倏有一老父泛小舟来听,风骨冷秀,政异之,进 而问焉。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听耳。”政即 以谟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数迭之后,笛遂 中裂。即探怀中一笛,以毕其曲。政视舟下,......
-
〓 乐府杂录—羯鼓
明皇好此伎。有汝阳王花奴,尤善击鼓。花奴时戴砑绢帽 子,上安葵花,数曲,曲终花不落,盖能定头项尔。黔帅南卓 著《羯鼓录》中具述其事。咸通中,有王文举尤妙,弄三杖打 □,万不失一,懿皇师之。...
-
〓 乐府杂录—阮咸
大中初,有待诏张隐耸者,其妙绝伦。蜀郡亦多能者。...
-
〓 乐府杂录—上声角七调
第一运越角调,第二运大石角调,第三运高大石角调,第 四运双角调,第五运小石角调,亦名正角调,第六运歇指角调, 第七运林钟角调。...
-
〓 乐府杂录—平声羽七调
第一运中吕调,第二运正平调,第三运高平调,第四运仙 吕调,第五运黄钟调,第六运般涉调,第七运高般涉调。...
-
〓 乐府杂录—倾杯乐
宣宗喜吹芦管,自制此曲。初捻管,令排儿辛骨<骨出>拍, 不中。上目螳视,骨<骨出>忧惧,一日而殒。...
-
〓 煮泉小品—石流(二)
泉有或涌而忽涸者,气之鬼神也。刘禹锡诗“沸水今无涌 “是也。否则徙泉、喝水,果有幻术邪。泉悬出曰活,暴溜曰 瀑,皆不可食。而庐山水帘,洪州天台瀑布,紧入水品,与陆 经背矣。故张曲江《庐山瀑布》诗 :“吾闻山下蒙,今乃林峦 表。物性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默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 则识者固不食也。然瀑布实山居之珠箔锦幕也......
-
〓 煮泉小品—石流
石,山骨也;流,水行也。山宣气以产万物,气宣则脉长, 故阅“山水上 ”。《博物志》:“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 生水 。”又曰 :“山泉者,引地气也 。” 泉非石出者必不佳。故《楚辞》云 :“饮石泉兮荫松柏。 “皇甫曾送陆羽诗:“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梅尧尘《碧 霄峰茗诗》 :“烹处石泉嘉。”又云:“小石冷泉留早......
-
〓 煮泉小品—源泉
积阴之气为水。水本曰源,源曰泉。水本作氺,象众水并 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省作水。源本作原,亦作厵,从泉出厂 下;厂,山岩之可居者。省作原,今作源。泉本作[古泉字], 象水流出成川形也。知三字之义,而泉之品思过半矣。 山下出泉曰蒙。蒙,稚也,物稚则天全,水稚则味全,水 稚则味全。顾鸿渐曰“山水上 ”。其曰乳泉石池漫流者......
-
〓 乐府杂录—胡部
乐有琵琶、五弦筝、箜篌、<咸角>篥、笛、方响、拍板。 合曲时亦击小鼓,钹子合曲后,立唱歌。凉府所进,本在正宫 调大偏小者,至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 宸殿,故有此名,合诸乐即黄钟宫调也。奉圣乐曲,是韦 南康镇蜀时南诏所进,在宫调,亦舞伎六十四人。遇内宴即于 殿前立奏乐,更番替换,若宫中宴即坐奏乐。俗乐亦有......
-
〓 古画品录—第五品(三人)
刘顼。用意绵密,画体简细,而笔迹困弱。形制单省。其 于所长,妇人为最。但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然观察祥审,甚 得姿态。 晋明帝。讳绍,元帝长子,师王厉。虽略于形色,颇得神 气。笔迹超越,亦有奇观。 刘绍祖。善于传写,不闲其思。至于雀鼠笔迹,历落往往 出群。时人为之语,号曰移画,然述而不作,非画所先。...
-
〓 煮泉小品—灵水
灵,神也。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淆。故上天自降之泽,实 灵水也,古称“上池之水”者非也?要之皆仙饮也。 露者阳气胜而所散也。色浓为甘露,凝如脂,美如饴,一 名膏露,一名天酒 。《十洲记》:“黄帝宝露。”《洞冥记》: “五色露 。”皆灵露也 。《庄子》日:“姑射山神人,不食五 谷 ,吸风饮露 。”《山海经》:“仙丘绛露,仙......
-
〓 古画品录—第二品(三人)
顾骏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始 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如包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 画法。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炎燠之时,故不操笔;天 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画蝉雀,骏之始 也。宋大明中,天下莫敢竞矣。 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世 盖少,所谓希见卷......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