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唐时期的“军吏”
内容摘要:先秦时期“军吏”指士卒之上的各级军官。秦汉时期“军吏”的层级有所下移,逐渐指“军将”以下士卒之上的中下级军官了。隋唐五代,“军吏”仍为介于“军将”和“士卒”之间的一个群体,但较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范畴、作用、地位上发生了某些变化。关键词:汉唐时期;军吏;内涵;流变作者简介:黎虎,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
〓 北朝的宗族与社会救济
【内容摘要】北朝时期,战乱连绵,灾害频仍,饥馑渐臻,为了在战乱中求得生存,人们不得不依靠群体的力量,聚族而居。宗族内部,屡有由富有之家发起的救济之举。这些救济,有的是在平时针对单寒亲友的恤助,有的则是在灾荒之年帮助宗亲度过难关。上述赈济活动,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增强宗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家庭成员的仕进和维持世族之家的门......
-
〓 “田产争讼爰书”所展示的汉晋经济研究新视角——甘肃临泽县新出西晋简册释读与初探
【作者简介】杨国誉,男,汉族,1980年生,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古代经济史专业博士生。2010年6月至8月,为配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肃段)新改线路建设工程,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西南约4.5公里处的黄家湾滩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汉至西晋时期戈壁......
-
〓 结论——《中古自然经济》第七章
第七章结论总括上文,我们可知在汉代已经渐具规模的货币经济,自汉末以后,间接由于连年战乱频仍的影响,直接由于商业的衰落及钱币数量的减少,势力一天比一天衰落,自然经济则起而占支配地位。从此以后,直到安史之乱左右,约共五百多年的期间,就大体上说,实是自然经济占优势的时代。这时因为钱币流通的稀少,在买卖方面,人们多实行物物交换......
-
〓 战国秦时期“邑”的社会政治经济实体性——官社国野体制新说
【内容摘要】邑,在先秦文献中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体概念.《礼记·王制》等篇所言“量地以制邑”以及《周礼》所言“造都鄙”之类,都是政府在统一划疆分野,规划邑里。在此种形势下成立的邑,总具有社会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统一实体性,可称为社会政治经济实体邑,或官社实体邑。此实体邑不是国营经济,具有政社合一的特点,所以称之......
-
〓 望城岗冶铁
我国古代的冶铁技术始于春秋末年.到了汉代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冶铁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全国已经发现两汉时期冶铁遗址三十馀处,其中河南最多。鲁山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是目前河南发现的最大的汉代冶铁遗址,遗址范围西起鲁阳镇贺楼村,东到鲁阳镇尹家岗村,南起张店乡望城岗村,北到鲁阳镇毛家村,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500米。现......
-
〓 文化传统与秦国农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研究之一
【内容摘要】秦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取得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关中地区“好稼穑、务本业”的社会风尚奠定了泰国农业发展的文化基础;秦文化重功利的价值取向使泰国的农业激励政策发挥出了最大效能;宗法观念淡薄则使个体小家庭生产这种最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营方式在泰国得到了最彻底的推行。【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泰国;农业【作者简介】王勇......
-
〓 云梦秦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
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是新中国考古工作中丰硕成果之一。由于墓主生前担任县一级的司法职务,墓中葬入了大量抄录法律条文的竹简,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战国时代秦国和秦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史料,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不但国内已出版有专门研究这批秦简的专著和论文集,日本也已发表......
-
〓 浅析秦汉上林苑农业的多功能性
【内容摘要】上林苑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皇家苑囿,苑中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多功能性。上林苑农业不仅具有为皇室和都城生活提供物质资料的经济功能,还兼具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非经济功能,在维持社会稳定、享受文化娱乐、保证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历史......
-
〓 睡虎地秦简“关市律”辨正
【内容摘要】睡虎地秦简中的“关市律”仅一条律文,自其公布以来,从没有人质疑过。本文借助新发现的岳麓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中与其內容基本相同律文的校勘和比对分析,发现这条所谓“关市律”的简文有明显的抄错、抄漏之处,而所谓“关市律”的律文,其实应该是“全布律”的內容,其所以题署为“关市”,很可能是抄手误记所至。【关键词】睡虎地秦......
-
〓 秦汉水利概述
【内容摘要】由于统治者的重视,秦汉时期的水利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秦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灵渠。西汉除了治理黄河,还在关中和西北等地修建了漕渠、龙首渠、白渠等重要的水利工程。东汉最值得称道的是王景对黄河的治理,同时还修缮和疏导了许多旧渠。这些水利工程都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作者简介】晋文,1958年生,历史学博士,南京......
-
〓 东汉光武帝“度田”再论——兼论东汉户口统计的真实性问题
【内容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光武帝刘秀“度田”是一次失败的行动。但事实上,光武帝严厉打击“度田”不实的官员,平息了由此引起的叛乱,使“度田”取得了成功。与“度田”措施相一致,光武帝执行抑强政策以限制和打击豪强势力,其政权并非代表豪强地主利益的“豪族政权”。“度田”事件后,与此相关的户口调查与上计制度一直得到贯彻执行,因此......
-
〓 墨者:秦转弱为强的枢纽
两千年来,人们将秦国转弱为强都归功于商鞅变法。连荀子也持这样的看法——《荀子·议兵》四世之说。四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四君在位公元前361—251.共百十年。事实上。秦国图强运动必须上溯到孝公之父献公。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目的:笔者通过史料解读和论证认为。从献公起秦国开始转弱为强.主要应该归功于墨者的......
-
〓 汉代河西地区的饮食消费初探
白汉武帝时代起,河西走廊地区成为中原连接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也是汉王朝的边防前线。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驻扎有大量军队,河西军民在艰难的条件下守卫边疆,开发边疆,为西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以来,在河西地区的敦煌、居延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简牍,其内容大都关乎边疆屯戍事务,也有不少经济生活方面的纪录,是我们了解汉代......
-
〓 五代时期的“中国”观
【摘要】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朝相继,都以继承唐朝而自居于正统、代表中国,对其他各国都作现况的承认,但态度并不一致,视局势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或认为天下分裂,各有其国,或认为地方政权应在臣属的地位。而其他各国有的承认北方五代为正统,屈从于臣属地位,也有认为天下分裂,北方并不能是中国的必然代表,即各有其国,各有合法的地位。......
-
〓 邢义田谈罗马史背景下的秦汉制度
邢义田先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比较了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的异同。封面邢义田像:李媛 绘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是广土众民的大帝国,它们在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传统下发展出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形式,这为后人考虑如何治理庞大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参照体系。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邢义田先生在访问复旦大......
-
〓 唐代灾害救济实效再探讨
【内容摘要】通过对唐代文献资料的分析来看,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唐代国家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而唐代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官吏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灾害救济中去,大多数情况下,蠲免和赈贷等救灾措施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因而唐代灾害救济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而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灾害救济的确又受到唐代社会政治局势以及官吏个人因素等外......
-
〓 唐代藩镇供军案例解析——以《夏侯昇墓志》为中心
【内容提要】洛阳出土的唐代《夏侯昇墓志》记载了地方藩镇武宁军的具体供军措施,为了解中唐以后藩镇军费支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个案材料。武宁军以营田供军费、以工商助军费和参加作战争取出界粮等事例,弥补了研究唐代单个藩镇系统供军材料的不足,为进一步解析唐代藩镇军费问题提供重要的线索。,【关键词】徐州武宁军;《夏侯昇墓志》;营田绩......
-
〓 “木牛流马”考
【作者简介】任乃宏,1963年生,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由于三国故事的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中国民间破解“木牛流马之谜”的热情始终不减,不断有能工巧匠造出各擅胜场的“木牛流马”,轰动一时。遗憾的是,由于对制作“木牛流马”原理的认识始终未达一致,大家各执一词,聚讼纷纭,以至这一历史的真相至今难以裸露。作为一名历史......
-
〓 绪论——《中古自然经济》第一章
中古自然经济第一章 绪论——(一)B.Hildebrand的经济史分期说及其修正——(二)汉代货币经济的发展——(三)中古自然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二章中古的实物货币——(一)概说——(二)汉末三国时代的实物货币——(三)晋代的实物货币——(四)北朝的实物货币——(五)南朝的实物货币——(六)隋代的实物货币——(七)唐代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