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三定:藏宝不若藏书
现当代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较多藏书,或者说他们同时就是藏书家。这说明,读书与藏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藏书与一个人的事业、人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藏书帮助学者更好地完成具体的学术研究课题。学界公认胡适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对《水浒传》版本的研究。而胡适之所以能在《水浒传》研究......
-
〓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民间文艺学家贾芝的理论探寻之路
2012年12月12日,一辈子只能遇到一次的数字。他迎来了自己第100个生日。 贾芝,成就卓著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他不仅是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而且是我国民间文艺界唯一健在的世纪老人。他一贯注意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为我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草根学者”的理论自......
-
〓 温儒敏:钱理群的学问与脾气
钱理群钱理群的学术起步是周作人研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读研究生那时,还没有什么学分制,课也很少,就是自己读书,有时有个讨论会,由某个同学主讲一个题目,大家讨论,导师王瑶做总结,点拨一下。记得当时老钱讲的就是周作人。老钱看过周作人很多材料,讲得很投入,有理有据,我们都很佩服。后来做毕业论文,老钱就选了研究周......
-
〓 李玉兰:大学国际化不应回避“广告”
近日,“世界金融窗口”——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广告屏上播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形象宣传片,这在我国著名高校中尚属首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此消息在微博上发布后,十几个小时内就被转发了数千次。有网友认为,这是提升中国大学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很好的传播手段,至少让老外说起中国人民大学时不再茫然。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
〓 光明论坛·温故: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爱子,教之以义方”,出自《左传》;“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则出自《资治通鉴》。前者从正面强调爱护孩子,应该以正确的方式......
-
〓 唐诗故事:昆仑奴
相思崔生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艳愁。相思红绡姬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碧云飘断音书绝,空依玉箫愁凤凰。这两首男女双方互表爱慕的相思诗出自唐人裴铏的传奇《昆仑奴》。裴铏,唐末文学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亦不见于史传。《新唐书·艺文传》在“子部·小说家类”中列有“裴铏《传奇......
-
〓 大家手笔:朴素之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样的中国是美丽的?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审美形态?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该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朴素这一概念最直接、最充分地表示这种审美形态是以生态为灵魂的。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
-
〓 不妨多出些“老人书”
一位年迈的写作者,写了一辈子散文随笔,他曾在报上著文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此生唯一难舍的还是手中的这枝秃笔。他手头积攒了一些杂文随笔,但苦于找不到出版单位,也不知道它们哪一天能得到出版社的认可,一种强烈的出版愿望溢于言表。 这使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年人写的书,简言之:“老人书。”近年来,退休之年钟情于写作......
-
〓 诗说节气:立冬
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冬季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农作物已收割晾晒完毕收藏入库,人们开始酿酒、腌菜,准备过冬。明代诗人王稚登有一首《立冬》诗曰:“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
-
〓 唐诗故事:老僧赠诗
灵隐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首《灵隐寺》的作者就是前面曾提过的“龙门夺袍”中的宋之问。神龙元年( 705)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张易之,迎......
-
〓 天降仙猿:福禄双至唯寿曜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中国画《猿猴摘果图》又是一年岁末时。中国老百姓即将送走“大吉羊(祥)”的乙未年,迎来带给人们新的梦想的丙申年。代表申年的生肖就是人们喜爱的猴子。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不仅因为它那似人的容貌、灵活的体态、滑稽的动作,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东晋葛洪所撰《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狝猴寿八......
-
〓 家风家教大家谈:重读包拯与司马光家训
闲来阅读古籍,重读两则宋朝名臣家训,一则是包拯家训,告诫子孙要清正廉洁;一则是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讲的是“俭素”。读来颇受启迪。 《能改斋漫录》载,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37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
-
〓 从伤心到词心——秦观的词意人生
1093年,北宋元祐八年,哲宗亲政,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且辐射面巨大的罢黜旧党,以复新政为旨的运动,史称“绍圣述绍”。在这场以往党锢史上绝无仅有的党争清理中,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在风雨飘摇中等待死亡的召唤。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秦观被贬,临行前重游友人王诜家的西园,写下了《望海潮》: ......
-
〓 文化评析:朗朗诵读的城市诗意
朗朗诵读的意义无限,它有利于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倾听文学,让浮躁的城市安静下来,漾出几许诗意,这其实也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有一定年纪的人们,都知道俄罗斯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当年,朗诵他的诗,是一代青年的时尚和荣耀。马雅可夫斯基经常在广场上亲自朗诵自己的诗作,这就是他的“发表方式”。诗歌......
-
〓 品味古籍:独树一帜的李贽
任何一种伟大的文化体系,都是丰富而驳杂的,主旋律与不和谐音同时共存,但当时看来不和谐的音,事后看来也自有其价值。中国明代的李贽就是一个例子。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历任共城知县、国子监博士、姚安知府等职。弃官后寄寓黄安、麻城讲学,从者数千人,中杂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或......
-
〓 人生苦短,及时奋进——汉佚名乐府诗《长歌行》赏析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本是秦代中央政府创设的一个机构,职能为音乐歌舞的管理与教习。汉初未保留。汉武帝定郊祭礼乐时重建,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诗并予配乐,供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该机构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乐府......
-
〓 随笔三则:品读庄子·旧时月下的姜夔·人面桃花
品读庄子阅读“庄子”不仅仅是阅读《庄子》这本书,更是阅读庄子这个人。《庄子》这本书和庄子这个人在不同阅读语境里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品读庄子便是从《庄子》这本书里和庄子这个人当中分化出的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庄子》一书是哲学的、恣肆的、玄奥的。鲁迅评价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意思说《庄子》一书所呈现的一种汪洋恣......
-
〓 西南联大与台湾
作者(前排右三)与西南联大校友聚会于台北宁福楼台湾清华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校歌碑任继愈、季羡林题词悼梅贻琦等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0周年。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一大成果。查《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第7期词条:“台湾省自1895年4月17日,中国甲午海战清朝失败后,被迫割让给日本,至1945......
-
〓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谁来建?
河南许昌高校毕业生春季双向选择洽谈会 CFP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热点话题。“史上最难就业季” 挑战了社会,考验了市场,同时也拷问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 事实上,就业难问题已不是新鲜话题。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就已初现......
-
〓 咏龙诗话
龙在十二生肖中名列第五,也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幻的形象。咏龙的诗源远流长,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便可以找到涉及龙的诗句,如“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龙旂”,指画龙的旗。由于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在咏龙古诗中较少看到具体描绘龙的作品,倒是可以见到众多涉及神话中的龙王的诗句,比如:吴越王钱镠的“传语龙王并水府,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