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杜诗札记之《狂夫》
从某种意义上讲,杜甫是一个“疏放轻狂”的诗人——这是我读他的《狂夫》诗时的感触——并不仅仅从诗题的“狂”字而来,而是基于他的诗艺,他的心态。在《狂夫》诗中,老杜颇费笔墨建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小桥流水,繁花草堂,这是何等脱俗、何等惬意的仙境!对于那些饱尝了世事艰辛的人来说,能够找到如此一......
-
〓 校长说校训:厚德重法,彰显法科的时代品性
校训中“厚德”与“重法”结合,前者崇奉以人为本的道德追求和人文关怀,后者关注的则是信仰法治、捍卫法治的骨力和勇气校训既引领着大学的精神方向,也体现着大学特有的人文风范。西南政法大学“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辅以“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既彰显法学学科品性,又兼具时代特色。1950年,西南......
-
〓 专家学者评论·邹广文专栏:涵养对传统的敬畏之心
无论对于一个民族还是个人,都无法回避“我从哪里来”这一形而上问题。因为人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这就是中国文化所说的“安身立命”。而“传统”对于我们说来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传统保护着我们,画定着人性的圆周。在传统的浸淫之下,我们面向未来才从容自信,获得生命的方向感。因此,对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怀有敬畏之心,对我们的新文......
-
〓 趣话羊姓与羊名
与马姓相比,羊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202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中,居于300名以外。但是,羊姓却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羊姓来源众多,有以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后代的封地羊舌邑(今山西洪洞范村)为氏的;有的是西周时期管羊的小吏“羊人”的后代;有的出自春秋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羊姓......
-
〓 光明论坛·温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古语。2015年9月22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他指出:“‘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
〓 阅读的春天一直都在
在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的当下,出版业的危机似乎不言而喻。然而,在刚刚闭幕的2015上海书展,读者的热情之高却让人意外。在早已不需要依赖书展来订购图书的今天,人们为什么还要顶着烈日或冒着暴雨、排着长队来到书展现场?答案或许在于,本届上海书展强调有价值的阅读,通过优选图书并举办各类阅读活动,将更多好书带到读者身边,以满足人们读......
-
〓 新闻随笔:中国出版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全球出版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却呈现出逆势上升趋势,在展馆面积、海外参展国家及参展出版商数量等多项指标上再创新高。刚刚迎来“而立之年”的北京图博会,已跃升为仅次于法兰克福书展的第二大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创办于1986年,30年的发展,使中国出版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大,中国出版人的......
-
〓 温利:猜谜妙趣
猜谜,益智健脑,是一项有益的休闲活动。谜林玄机高深,作为一名爱好者,不敢讲什么大道理,只想撷几则有趣的谜语,与大家共乐。 传说宋代有位和尚叫佛印,常与大文豪苏东坡一起猜谜。有一次,佛印和尚手持250个铜钱给苏东坡看,要求猜一启蒙读物名称。苏东坡不愧是猜谜高手,一下子就猜出了谜底是《千字文》。因为那时每一个......
-
〓 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孙犁(1913-2002) 孙犁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有余,倘若他还活着,到今天,当是百岁老人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纪念孙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是为了重温先生的文学成就,也是为了认真思索他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 就我个人而言,纪念一位作家的最好方式是回到他的作品。一个作家最深邃的生活,不在他的日常起居......
-
〓 兴之所至与师之所指
大学所学的每门课程,老师一般都会开列书单,那些书单上罗列的基础书,是所有学术的“本”。本科,就是奠定学问根本的阶段。根系广,树才能更茁壮。各种课程都学点,各种书都读一点,基础才牢靠。这是本科与专科在读书方式上的不同。我大学读的中文系。刚入学时自己没有高远的志向,除了教科书,我还凭兴趣读了一些其他书,如当时流行的朦胧诗选......
-
〓 旧时娱戏:纹枰上的战争——围棋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在古代称为弈,雏形大约出现在夏商之前的尧舜时期。由围棋的思维方式和行棋特点来看,与古代哲学有着密切关系。古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阴阳相克。圆圆的棋子和方方的棋盘,就象征着天文地象;而黑白二色棋子,也正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体现。围棋的出现还与古代战争有关。因为围棋盘原本是用来扮演布阵、研究战......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二
汉魏乐府·杂曲歌辞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列为《古诗十九首》第十篇,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未收,徐陵的《玉台新咏》定为西汉枚乘所作,《玉烛宝典》称此诗为「古乐府」,实际上仍是东汉文人仿作的乐府诗。这是一首咏歌牛......
-
〓 唐朝的爱情
序世界上最动人的花朵是爱情浇灌出来的花朵;世界上最不能重复的故事是爱情的故事。好呵,沿着长安城里的朱雀大街,走着,去寻找唐朝的爱情……篇章之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房玄龄的夫人是一位敢于捍卫自己爱情的人,也是大唐帝国给美丽的爱情涂上了第一笔鲜亮色彩的女人。大唐帝国的爱情诗篇因为她而更加动人。房玄龄是唐帝......
-
〓 铜镜那些事儿(上)
今天,每当我们看到镜子,会习惯性地停下来,仔细照一照,整理一下自己的仪表。女孩子更是喜欢在包包里,随身带着一面小小的镜子,时常揽镜自照。不过,古人可没有如此便利的条件。在玻璃镜走进千家万户之前,中国的铜镜陪伴着我们的先人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镜由鉴来?最初,自然界静止的水面应当是人们用以正容的第一面镜子。但是,铜镜究竟于何......
-
〓 展子虔择善而从
展子虔,历北齐、周、隋,至隋为朝散大夫。而所画台阁,虽一时如董展,不得以窥其妙。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僧琮谓子虔“触物留情,备皆绝妙”,是能作难写之状,略与诗人同者也。今御府所藏二十:——摘自“国学宝典”/宋·无名氏《宣和画谱》卷一展子虔(约550-604)北周末隋初杰出画家,汉族,渤海(今山东阳信县温店......
-
〓 看“九歌”品梅韵
为纪念恩师梅葆玖先生逝世一周年,京剧名家魏海敏近日在北京、上海演出了曲集《在梅边·九歌》,选择8个梅派剧目的8个代表性唱段和昆曲《牡丹亭》中的唱段,展示梅派艺术的本真特色与自己的习“梅”心得,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一个方桌、一架古筝、一个京剧乐队,配以显示唱词及播放照片的大屏幕,舞台不大但清丽古雅。魏海敏身着白色绣梅花......
-
〓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光宗绍熙三年(1192),词人罢官闲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凡10年,时当42—52岁。这首小词即作于此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上饶西。“明月别枝惊鹊”,苏轼诗曰:“月明惊鹊......
-
〓 小儿子的身份——我对叶至诚先生的猜想
1945年12月,八年抗战结束,叶圣陶和开明书店的同事及亲友,老少50多人,怀着急切的归家心情,乘坐两艘开明雇的木船,历时47天,由重庆到达上海。叶圣陶的《东归江行日记》从1945年12月25日重庆上船记起,到1946年2月9日上海登岸止,录述了漫长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出发时,叶圣陶的小儿子叶至诚19岁,......
-
〓 唐诗故事:司空见惯
赠李司空伎刘禹锡鬟髯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首诗的故事记载在唐代孟棨的《本事诗》中。说的是刘禹锡在免去和州刺史后被任免为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由和州回到长安朝廷上任职。李绅此时正好免去淮南节度使也在京城(“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李司空罢镇在京”)。李绅慕刘禹锡之名......
-
〓 华胥引
此曲是根据《列子》寓言故事而作,相传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国家不治,一日,梦游华氏之国,发现该国一切顺乎自然,国治民安,于是黄帝以此来管理其国家,二十八年,天下大治,作者以此来歌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黄帝梦游华胥国先秦道家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列子》中,是《黄帝篇》里描写的“华胥国”,这个国家是如此的美好而神奇。我相信,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