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仁湘:激发考古学的时代活力
四川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蜀道探险活动中,队员正在辨认摩崖石刻。 编者按 先太爷的甲胄,老祖母的嫁衣,父亲修的石桥,母亲做的饸饹,还有你自己捏的小泥人……在你的血脉里,本来是有它们DNA的,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你的血脉。 你有没有想到,今天的一切,也都会进入遗产的范畴。你再想一想,上午的一切,也许就是......
-
〓 读书偶得:梦中赋诗有神助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叙述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白天作不出,忽然晚上于梦中得了一首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写得新巧而有意趣。这虽为小说中的描写,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 北宋李錞,字希声,豫章人,......
-
〓 文士风骨自出机杼——谈邓拓的美术评论
其实,写《燕山夜话》的邓拓,不仅是一位新闻家、散文家,还有丰厚的书画修养。他本就是一位书法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又跟吴作人、黄胄、周怀民这些画家学国画、治印、鉴定。他买了一幅苏东坡的真迹《潇湘竹石图》,就给自己的书斋取名“苏画庐”;得了一端古砚,又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一砚斋”;春天,院子里的紫藤开花了,书斋又易名为......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始建于北周。楼高三层,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名。旧楼原在今山西永济西黄河中高阜上,后被河流冲毁。今楼系1997—2002年重建,在黄河东岸。世界上的楼多了去了,很多毁就毁了。为什么鹳雀楼要重建?就是因为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实在太精彩,太有名。建筑再宏......
-
〓 辣评:吐槽请三思而行
不知从何时起,吐槽竟成了“流行”,对电影吐槽、对别人的言行吐槽。这不,就连高考试题,也被拿来吐槽。尽管2017年高考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但有关高考试题的讨论和“吐槽”,热度依然没有消退。针对山东卷24小时不打烊书店的作文题目,有网友吐槽,“山东的永远是鸡汤,出题老师每年都爱心满满”“这是要提醒我们人丑就要多读书吗?”针对......
-
〓 一生幽怀总似冰——记丁宁和她的《还轩词》
丁宁(1902-1980),字怀枫,别号昙影楼主。原籍江苏镇江,幼年随父移居扬州。其父曾任银造局负责人(相当于江苏省银行总经理)。丁宁为庶出。生母生她后不久即去世,她由正房夫人抚养长大。十三岁时,其父去世。寡母孤女备受族人欺凌。丁宁自幼即由父母包办许配一黄姓子弟。十六岁结婚。她的丈夫是个浪荡公子,终日花天酒地,肆意虐待......
-
〓 鸡年说“鸡”(汉字故事)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俗称鸡年。咱们“汉字故事”应个时景,不妨鸡年说“鸡”。“守夜循职报晓声,见食相唤不相争。冠文距武且兼勇,十二生肖占有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有“德禽”之誉,被赋予文、武、勇、仁、信五种美德。将人的德行投射到动物身上,足见人们对鸡的尊崇与喜爱。“鸡”的繁体字有“雞”“鷄”两种写法。如今很多权威字......
-
〓 阎立本故事二则
立本,显庆中累迁将作大匠,后代立德为工部尚书,兄弟相代为八座,时论荣之。总章元年,迁右相,赐爵博陵县男。立本虽有应务之才,而尤善图画,工于写真。《秦府十八学士图》及贞观中《凌烟阁功臣图》,并立本之迹也,时人咸称其妙。太宗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诏座者为咏,召立本令写焉。时阁外传呼云:“......
-
〓 吴韵越风话弈坛
吴越之地,流传着尧、舜的遗迹,蕴藏着中华文明起源的密码。吴越之于围棋,也是如此:有国手出焉,棋著存焉,棋风著焉,流风余韵,可谓源远流长。源远流长绍兴围棋文化之源,与围棋的起源同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尧舜时代,晋人张华在其巨著《博物志》中记载道:“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同时,张华还扩展了关于尧造围棋的故事,将尧的继承......
-
〓 善良的孟子
内容提要:仁、义、礼、智是儒家传统文化重要的核心价值,然而这一核心价值的意义在现代转型期的社会中备受困惑。生命的意义何在?人能否超越血肉之躯直达本心?我们是以博弈者的心态游戏人生怀疑一切呢,或者怀抱一颗恭敬心创造生活?在《孟子》七篇的基础上,本文试图经过一番心灵之旅,重新理解孟子的当下意义。追溯散见在《孟子》七篇中的重......
-
〓 “仍”乃曹雪芹之原“字”原味
陈曦钟先生在《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三期《“仍”字释疑》文中言:“上述《红楼梦》中的两个‘仍’字,自然也相当于‘乃’字无疑了。”笔者以为,这是误解曹雪芹“仍”字义。曹雪芹在这两处“仍”字仍作“仍然、依旧”义,并不通“乃”字用。以下拙见,就教于陈先生及专家。现根据陈文所引庚辰本二十三回照抄如下:......
-
〓 好作家不会死——怀念陈忠实
4月29日上午九点多,我正埋头在家务中,忽然见到刘兆林发的微信:陈忠实去世。兆林说“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时刻”,“中国文坛又一棵大树倒下,又一位师友离去,不胜悲痛”,“他是一位大家!《白鹿原》不朽!向陈忠实致哀”云云。兆林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的伤感我是可以想象的。但我很平静。不是因为薄情寡义、铁石心肠,也不是因为至少在一......
-
〓 李斧:来燕榭访黄裳
黄裳黄裳所题书名 2000年初,家人准备出版一本纪念祖父李尧枚和三叔祖父李尧林的文集。关于祖父能找到的新线索不多,叔祖父李尧林抗战前和初期在天津南开中学执教英文,他的学生中后来从事理工的有院士关世聪、叶笃正等,做文化艺术的有黄裳、黄宗江、周汝昌等。这些人中当时还健在的都逾八旬,从他们那里挖掘史料成了我最有兴趣也急......
-
〓 刘毓庆:怎样读《诗经》
在中国文献典籍中,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者,莫过于“五经”。“五经”中影响最广,感人最深者,则莫过于《诗经》。故《诗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正得失”,言其伦理道德功能;“动天地,感鬼神”指其情感功能。正人之行、动人之心的双重功能,确立了《诗经》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我们今......
-
〓 隐婚,骗婚,重婚,弃妻杀子……中国官员的“私”生活(其二)
一个知法且执法的宋代官吏,如何一步步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隐婚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都有所谓的“明法”一科,主要考关于法令的知识。山东高密人孙齐通过这一科考试,得到嘉州(今四川乐山)司法参军的职务。孙齐先前已娶杜氏为妻,赴任之际他将杜氏留在了家乡高密,并把自己已婚的实情隐瞒了起来。这位有妇之夫用欺骗的手段,又娶了周氏为妻,并......
-
〓 文艺观与历史观丛谈:历史与文学的双向赋予——以小说为例
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而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如果从《尚书......
-
〓 塔下读书记——兼怀张晖
学者张晖(1977-2013)《无声无光集》在我工作单位附近有一处古代遗迹——永安万寿塔,也称玲珑塔,从我工作的地方向西走,大约不到两公里,便可到达这座古塔。经常在晚饭后,我会散步至这座古塔附近。其实,每从一个名为玲珑路的小街穿过,待走到昆玉河畔,上了新建的桥头,便可以望见位于不远处的古塔了。在绿树掩映之中,此处的玲珑......
-
〓 传承汤翁旨趣彰显当代审美——评上海昆剧团全本《临川四梦》
全本《临川四梦》中的《邯郸记》剧照。今年恰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东西方戏剧大家逝世400周年。前不久,上海昆剧团以汤显祖《临川四梦》完整版世界巡演的大团风范,以老中青五班三代同台的最强阵容,全面展示了汤显祖的伟大成就和上昆出人出戏的重要成果,令人赞叹。连续4晚的观看,愉悦过瘾,也感慨于此次演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发。其......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因“文革”停办8年,1978年复校。 提及中国人民大学,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红色名校”,而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名题字,则......
-
〓 为清华传统精神招魂——追怀黄延复先生
2006年秋本文作者和黄延复先生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前合影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忽然从朋友处听到黄延复先生去世的消息,一时颇感错愕。从1994年1月和先生相识,至今已经将近20年。早年在清华读研究生时,我是先生家里的常客,不时地到先生家里聚谈,毕业后的若干年依然如此。只有最近几年,因个人的学业和家务拖累,去先生那里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