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行霈:痛失傅璇琮先生
去年春天以来,傅先生的身体迅速衰萎,就像一根残烛,在风中摇曳着仅剩的光芒,朋友们担心他将不久于人世。但他逝世的噩耗传来,我还是不免一怔。他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一旦失去了他,这条航船便有点晃动的感觉。傅先生在北大是高我两届的学长,毕业后曾短期留校任教,“反右”运动后调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不久调入中华书局任编......
-
〓 林阳:想起黄苗子
安晚(篆刻) 林 锴 墨随堂(题匾) 黄苗子 2011年夏,我终于求来黄苗子先生题写的大篆“墨随堂”三个大字。“墨随堂”源于我的两句诗:“衣傍溪边草,墨随梦下花”。这三个字体现了黄苗子的风格:“墨”字的两个点像雨一样下垂,“随”是大篆,粗细搭配,很是舒服,“堂”字中的口托住了上面,像一座亭子,稳稳当当。他称我......
-
〓 郑也夫:“爷”的变迁——摘自《语镜子》
“爷”自古就是口语中流行的字眼。在书面语言中其最初的意思是“父亲”。北朝乐府《木兰诗》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中的“爷”即指木兰的父亲,但在以后的口语中它更多地意指“祖父”。据清人赵翼考证,自唐朝始,从“爷”中引申出了尊人之称的意思。以后这一尊称的应用越来越广。王爷、老爷、少爷、驸马爷——有地位的男性最先被......
-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空间变化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一
按: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笔者陆续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和台湾大学访问或作客座,教学研究之中,结识了诸多学者。其中成功大学文学院张高评教授是来往较多的一位。张教授赠送的许多著作中,有几种是他老师黄永武教授的。黄教授是敦煌学专家,在诗词理论和鉴赏上亦有独到的心得。我拜读他的《中国诗学·鉴赏篇》、《中国诗学·设计篇》,很是......
-
〓 旅游和世风
旅游和探险成为当今的社会时尚,在中国又是一门新兴的体育和休闲活动,自古以来,中国并不乏有远出旅游的外交家、宗教家和历史学家,张骞、苏武、玄奘都为后人留下跋山涉水的深刻印象,但这些活动都负有特殊的使命,并不以旅游为目的。以探险和考察为目的旅行家要数300 多年前的徐霞客为第一人,历史并不悠久。在华夏文明古国中,诸多文化事......
-
〓 马斗全:说文人气骨
宋人笔记《曲洧旧闻》,记录这样一件事,给人印象颇深,亦颇耐今人寻味: 谢良佐,字显道。韩师朴在相位,闻其贤欲招之而不敢。乃遣其子以大状先往见之,因具道所以愿见之意。 贵在相位,听说谢良佐是位贤士,欲招之而不敢。从“不敢”二字可知,这位谢良佐即使不是风骨凛然,也有几分严正孤傲,至少是不能轻易“招之”的......
-
〓 北京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部分推荐书目
语文 外国小说: 《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海底两万里》《死魂灵》《静静的顿河》《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源氏物语》《1984》《动物庄园》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初刻拍案惊奇》《说岳全传》《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世......
-
〓 辣评:大学缘何频陷“雷同门”
日前,最新版的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刚一曝光,立刻被指有模仿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样式之嫌。尽管两所高校尚未对此进行回应,但近年来,高校频陷“雷同门”,还是未免让人感到忧虑。校名雷同、校训雷同、主题宣传片雷同、专业设置也雷同……钱学森之问,叩问当代大学缘何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我们也不禁要问,如果大学本身都不具创新能力,又如何......
-
〓 百年留学:容闳的“西学东渐”尝试
在耶鲁校园,至今悬挂着一位中国人的画像,画像上的人是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1828年,容闳出生在广东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的父母希望儿子将来能当一名和洋人打交道的翻译,改变贫穷的命运。于是,7岁的容闳被送到澳门一间由西方人创办的马礼逊学校读书。1846年,校长布朗告诉学生,自己因为健康原因决定回国,同时想带几......
-
〓 名家读经典:《礼记》是我的案头常用书
新春到,又是一个读书年。不少朋友希望我推荐几种儒家经典,作为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指导孩子知书达理的借鉴。我建议大家不妨读读《礼记》。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这两......
-
〓 人才史话: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曾国藩像 资料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笔者认为,曾国藩应该算一个。而选贤任能,可以说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 关于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有学者从其所著《家书》和《冰鉴》中发微,概括为八字诀: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广收,就是广泛延揽人才。慎用,就是量才取用,务求慎重。勤教,就是经常......
-
〓 大道兮低回——大宋王朝在景德元年
老子说:大邦者下流。意思是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与气度。这话里包含着高妙的智慧:越是繁荣强盛,越应虚怀若谷,才合乎“道”。因为道之所在,并非争强好胜、骄矜挞伐,而是谦逊处下、开放包容;道之发展,并非直线向前、高歌猛进,而是迂回潜行、深思默察。所以古人有言:大道低回。这种关乎道的论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
〓 非遗需要亲手触摸的温度
人们对非遗项目的了解一直停留在宣传领域里,仿佛阳春白雪,高冷而遥远。哪怕是在纪录片中,这样的距离感也未曾改变。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推出一档国内原创大型文化传承体验类季播节目《非常传奇》。节目联手全国百余位传承人,力图为观众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希望传达一个理念——非遗需要的不是“冷眼旁观”,它会在我们......
-
〓 西方精英眼中的“中国梦”
【特别鸣谢】环球时报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西方精英们眼中的“中国梦”误判不要紧,要紧的是反思。反思是双方的:我们和他们。目前,曾高度自信的西方对于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持久性、广泛性和冲击性,陷入重重困境之中,这困境也引起了不少西方人士的反思,怎样重新认识中国?这也给我们中国人一个思考:解释中国的不再是西方人,而是......
-
〓 文化评析:“守护传统,关切现实”是文学的时代价值
20年前的5月16日,作家汪曾祺走了。这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作家,在他去世后的20年间,没有被人们忘记,而是成为一颗文坛“恒星”:他的书一版再版,他的读者越来越多,民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汪曾祺热”。如果作家分为“出名趁早”和“大器晚成”两类,那么汪曾祺大概属于后者:早年或许并不耀眼,......
-
〓 鸡与生肖文化
2005 年是农历乙酉年,即“鸡年”。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鸡为鸟属,称“酉鸡”,排行第十。按中国民俗观念,今年是生肖属鸡人的本命年,在这一年里将“吉”(鸡)运亨通,事事顺遂。当然,民间也还有些相关的习俗,最普遍的是男人系红腰带,女人要穿红裤头,取驱邪避凶之意。酉时(又称入时),换算时钟即17时至19时,古人以子丑寅卯等十......
-
〓 文化评析:让文化沙龙催生和滋养人文精神
上海有一个著名的“克勒门文化沙龙”,颇有影响。它既有“线上”风生水起的微信平台,又有“线下”风姿各异的主题聚会。领衔者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音乐家陈钢等人。 “克勒”曾经是上海的一个符号,或许可视为class(阶层)、colour(色彩)和club(俱乐部)的“混搭”,由它指代中西精英文化碰撞出......
-
〓 地域文化:斯地有奇山秀水
斯地有奇山,名曰华山。 华山清癯,神态超凡,别有一番天趣。 华山属秦岭山系,其险峻甲天下,仿佛生硬地从巨大的青石上刀劈斧砍而成。山色如雪,孤峰拔地而起,远远望去犹如灿然盛开的莲花。此山端的突兀:一条小道穿岩过岭蜿蜒而上,消失在一片苍翠之中,有瀑布自天际而来,飞玉溅珠,银河倾泻。山坳峪深,密林幽幽,枯......
-
〓 纪录片如何介入历史——从《历史的拐点》谈起
近年来,有些历史纪录片迫于收视压力,热衷于掘坟盗墓,故弄玄虚,缺乏历史资料支撑,将历史纪录片拍成了三流电视剧,同时也不乏在历史言说与大众接受之间找到微妙平衡的优秀之作,为历史纪录片拓展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新空间中华五千年产生了诸多丰富与曲折的故事,从个体命运到民族兴亡,从人生悲欢到王朝更替,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最近播出的5......
-
〓 光明论坛·温故:为天地立心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