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钱币,大学问(三)
年号钱站稳脚跟宋朝都市繁荣,出现了手工业、商业集镇。商业的发达,带动了货币的流通量。宋代以年号钱为主,两宋改年号50多次,共有45种年号钱。每种又有草、篆、隶等多种书体,是我国品种最多、版别最繁、最富特色的钱币。《宋史·食货志》记载,太祖铸钱,曰“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是开国货币,但不是年号钱。太平通宝,宋太宗......
-
〓 张丽钧:寒性教育
寒性体质,是中医上的一个表述。寒性体质的人,多会“体惫力乏、气血两虚、狂躁妄动、神昏谵语”。错误的教育,与上述病症何其相似! 针扎、刀划、熨斗烫,揪耳、灌尿、吃鼻屎……虐童花样层出不穷,令我们心寒发指;接二连三的校园性侵,更是悍然挑战我们原已脆弱不堪的神经。我们的教育,遭到前所未有的诟病。 “显性脓......
-
〓 国学漫谈:鸟舟竞渡
关于端午竞渡,我们几乎都认为,竞渡一开始就是龙舟竞渡。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最初的竞渡是鸟舟竞渡。 与龙舟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的是《穆天子传》,说是“天子乘鸟舟龙浮于大沼”。对于这段文字,有人认为是“龙”字下面还有一个“舟”字脱了,这只是一种猜想,没有说服力,一个人不能同时踏上两条船,这是常识。可能这段文字并没......
-
〓 记者快评:学科融合成为考古学发展新趋势
与以往的考古界学术会议相比,本次考古学大会采取了一种新的会议方式:按照专业委员会进行分组交流讨论,从而使得考古学会的专业指导作用显得更为有效。中国考古学会陆续成立了13个专业委员会,除了传统的按年代划分的,如旧石器、新石器、夏商、两周等7个考古专业委员会外,近两年还成立了动物、植物、人类骨骼、新兴技术、文化遗产保护和公......
-
〓 羊之美
“全国十二个,人人有一个。”在中国,大概没有什么文化比十二生肖更普及了。今年是农历羊年,又一个吉祥如意年。在古汉语中,“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说:“羊,祥也,故吉礼用之。”在很多汉代墓葬中都发现了羊的形象,一些表示吉祥善美的字都有羊的影子,如祥、美、義(“义”的繁体字)、善、羡、鲜等。神话传说,女娲造人......
-
〓 孙钦善:怎样读《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为儒家的原始文献,是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具有思想价值、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在海内外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并存在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阅读《论语》,特别是真正读懂《论语》,非常重要。 作为经书的一种,阅读《论语》必须遵循阅读经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
〓 人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部分地区高考作文点评
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 作文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紧扣“尊重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贴近新课改实际,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个好作文题。 本文应以书信的形式写一篇议论文,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既可以“点赞”小陈的聪明、深明大义——内举不避亲,又可以“质疑”小......
-
〓 名师谈艺·叶嘉莹: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熟于吟诵,你的诗就会随着声音“跑”出来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我从小是吟诵着诗词长大的,就我个人经验,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
-
〓 百物谈趣:筷子春秋
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
-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时间变化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二
上一讲说到中国古典诗词结构上的空间变化。实际上,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几乎同时存在,只不过为了解析上的方便,分开来讲。这一讲着重讲时间上的变化,最后再谈谈时空交织的情况。时间变化分以下四种情况:一、时间的延展从某一特定时刻出发,或向前追溯到往古,向后延伸到未来,造成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画面的广阔感,从而使自己某一时刻的特定情......
-
〓 谢泳:《王瑶文集》出版旧事一则
最近纪念王瑶先生百年诞辰,我忽然想到了当年《王瑶文集》的出版。最早的《王瑶文集》是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的,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河北教育出版社后出的是《王瑶全集》,比北岳版多了一卷。 王瑶是在人生心绪最灰暗时突然辞世的,我最近看许多纪念文章,感觉这句话最能反映王先生当时的心情,他在上海住院时有朋友抱怨伙......
-
〓 学当为人师行应成世范——也谈“北师大受捐六千件瓷器”事件
7月13日,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向母校捐赠六千件文物瓷器的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捐赠方和受捐方的消息称“这些藏品包括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但随即便有大量质疑声音出现,认为这批藏品真伪存疑。这篇千字短文无法探讨六千件陶瓷的真伪,还是从这次捐赠仪式的现场说起吧。北师大面对的是什么组织?媒体......
-
〓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
-
〓 新闻随笔:“没钱”不能成文物保护不力借口
去年到敦煌参观莫高窟时,听讲解员介绍当初西方探险家如何盗取壁画,笔者和同伴都感到心痛和遗憾。壁画,顾名思义只有保存在原来的墙壁上才是完整的、自然的,人为割裂是残忍的。敦煌文物外流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文化悲剧。谈到悲剧发生的原因,人们总会提及当时晚清以降战乱不断的国内环境,正是乱世给掠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当然,与当初王......
-
〓 云浩对话龚一:追寻古琴背后的君子之道
主持人:云浩学者、古诗词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晨报·名家悦读》特约主持人嘉宾:龚一我国著名的职业古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编者按】琴棋诗书画中的琴,指的是古琴,它与中国文人相伴了至少两千多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
〓 肖复兴:乡愁的滋味
关于乡愁最著名的一句话,莫过于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过的:乡愁是一枚邮票。这样说,形象而具体的说明乡愁是远离家乡产生的一种情感,家乡和乡愁构成一对胶着状态的关系,而与家乡的距离是乡愁的必备条件,所以,乡愁才需要借邮票邮寄。也就是说,没有了这种距离,便无所谓乡愁。记得几十年前,我到北大荒插队,第一次离开北京的家那么远,远得......
-
〓 悦读: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比如芭蕾舞、交响乐,都可以作如是观。这是洋的,再看中国的。以文学为例,先不说《诗经》《楚辞》,就说“唐宋八大家”的美文,不通古文,断不了句子,就够你懂的。既不懂又不通,欣赏就谈不上。不过不要紧,只要你肯学,肯下功夫,......
-
〓 许明:追忆栾勋先生
栾勋先生是我最亲敬、最有才华的师长之一。2008年春,正当他历经数十年涵养修炼《两端论》、《三环论》两篇雄文成竹在胸,必欲一吐为快之时,病魔再一次把他击倒,赍志而没,留下不尽遗憾。5年来,每每想到他,便感慨万端…… 栾勋,扬州人,当过兵,北大中文系1958年级的才子。言谈锋利,机敏过人,古文底子极好,毕业......
-
〓 曾亦:怎样读《春秋繁露》
董仲舒(约前179-前104),为有汉一代儒宗,亦是汉初最重要的《公羊》学大师。自汉武帝建立五经博士,其中,《春秋》唯立《公羊》,此后三百年间,皆董氏弟子及其后学世代立于学官。其所著《春秋繁露》,乃董氏发明《公羊传》之“说经”体著作,自民国以降,经学废坠,历来研究《春秋繁露》之现代学者,虽不乏其人,然多据西方之哲学范式......
-
〓 金台随感·诗词里的文脉(六):隔代相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中的孤独感。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好诗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