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师生之间应互祝快乐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教育部正在规划将教师节由9月10日改至这一天。网络问卷调查显示,这项规划得到了近七成网友的支持。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与弟子们其乐融融,留下了“孔颜之乐”的佳话。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教师节的一个情境。教师节当天,我给同学们上课。“今天是教师节——”同学们回应道:“祝老师快乐!”我说:......
-
〓 阅读,是灵魂的壮游
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说:“识字而不读书的人,比起文盲,其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书籍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主要载体,是培育心灵圣地的“精神资本”。读书让人生更加丰富更有价值,使民族更加灿烂更加文明。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永远不会沦落为精神世界的卑微者。一个人抵抗逆境的“精神资本”有多丰厚,从他读过多少书能看出来。......
-
〓 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就当下的经典阅读状况发出了呼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说:“除了每天读一些浅文化以外,我建议还是多读一点经典。”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作协主席迟子建也认为,经典书是书中的黄金宝石,“经典才是真正的时髦”。 自人类进入书籍时代以来,经典书就是阅读的首选和重点,这本是常......
-
〓 清朝京城的服饰
服饰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因此她把服饰放在人类生活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首位。在我国的史书中,人们不难从《舆服志》上找到当时社会部分服饰的颜色、样式以及演变的情况。至于北京,由于她是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因此北京人的服饰就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所写的北京服饰,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北京人的......
-
〓 张梦阳:孙犁先生的一封信
1981年春寒料峭时,我和《鲁迅研究》编辑部的两位同事一起到天津访问孙犁同志,向他约请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的文章。 对孙犁我心仪已久,早在北京二中读书时期,就在恩师韩少华先生指导下,迷上了孙犁的《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和《白洋淀记事》。放在手边,不停品读,有些精彩段落几能默诵。“文革”中我在农村教书时,......
-
〓 莫砺锋:少陵诗里识秦州
日前在成都访问杜甫草堂,工作人员彭燕女士说起一件逸事:今年春天,草堂接待了三批来自甘肃天水的客人。他们分别是天水的诗人、书画家和杜甫研究者。他们走到大雅堂前,列队向杜甫雕像鞠躬致敬,代表祖先向诗圣表示歉意:因为杜甫流寓秦州时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我是杜甫的崇拜者,听说此事后心潮澎湃。我至今没有到过天水,但对那座杜甫曾经寓......
-
〓 见仁见智:韩剧告诉我们怎样读书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不仅“炸鸡和啤酒”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就连剧中出现的图书也成了观众的枕边书,男主角书房中常常阅读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在一些城市的书店中便遭读者抢购。 这本《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其实是一本儿童读物,在剧中却成为男女主人公推动爱情进展的浪漫读物。《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出自美国作家凯特......
-
〓 鸡的神话与传说
鸡王是一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玉帝封属相的时候,考虑动物对人类有无功劳,鸡王当然也就排不上了。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属相的马受人宠爱,金鞍银镫,心中十分羡幕,于是上前询问道:“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功劳,当然就应该受到爱戴。”鸡王道:......
-
〓 域外杂谈:西方学生的学业压力
一位在国内某酒店从事人事工作的朋友,前不久第一次来欧洲旅行。她住在亲友家,看到这家里正在读大学的孩子,每天起早贪黑地读书,深感惊讶!她说此次欧洲之行,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的是所谓在海外的“留学生”,原来同一顶“留学生”帽子下面,水平千差万别:有紧追全球科研前沿或人文思潮的,也有表面上留学了几年、混了张含金量......
-
〓 学术出版“走出去”,绊在哪里?
8月14日,读者正在上海书展某展位上挑选书籍。新华社发 “一个可悲的现实是,由于我们没有形成很好的学术规范,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国家每年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些成果买回来,来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如果我们只在低端出版上追求虚假的繁荣,这个行业是要被淘汰的。”在今年上海书展举行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
-
〓 雅趣说字:子
子 上部像头,中间像手臂,孩子的手臂一般向上扬而不下垂。下部像腿。腿部之所以是一画而不是两画,是象征孩子在襁褓中。...
-
〓 沈昌文:我的求知故事
沈昌文追忆范用 资料图片 不管怎么撇清,在我这个“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种种奇怪的故事。上帝不让我用正常手段获得知识,我只能“非法成长”了。 我的父亲不到30岁就去世了,身后背了一屁股债,于是全家四处逃亡避债。我那年4岁,起初逃到宁波,后来潜回上海。在上海,住在一个棚户里。住了几年,我要上学了。折腾......
-
〓 光明论坛:将传统文化“讲清楚”
今年八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针对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四个“讲清楚”,指出对传统文化要“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前,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又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
-
〓 古代“清官文化”的启示
权力本该纯净。CFP包拯、海瑞、于成龙、张伯行、张养浩……这些古代清官,既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难以释怀的廉洁情结,也启发人们思考这样一条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官员清廉则国运兴盛,官员贪腐则国家败亡。对任何一个政权来说,如果不解决官员的贪腐、奢靡、纵欲、享乐问题,必然会导致人亡政息、国将不国。清官之念长期以来,在古代史料典籍......
-
〓 名人故居:赵树理故居——永远的草根情结
赵树理故居一隅 宋嵩绘作家赵树理的故乡与我的家乡不过百里之隙,可是我却一直没有去过。起初,我并没有将他视为写作样板,甚至觉得他的作品“土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写作的磨练,我却越来越敬仰他。敬仰他的文笔,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大旗虎皮,用农家话写农家事,趣味丛生。敬仰他的为人,情系底层农民,始终如一,从故土出发时是什......
-
〓 孙扬:历史记忆深处的端午节
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已是第七个年头,虽然民俗专家不断呼吁重视和保护传统节日的风俗,但时至今日,在大多数人心中,这个节日最重要的“意义”恐怕只是放假一天。食粽、悬艾、竞渡、祭奠,诸多风俗虽沿袭至今,但这些仪式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却逐渐褪去,隐藏在了历史记忆的深处。 学人对端午节的源流和嬗变考论颇多,一般......
-
〓 观天下: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生命的方向
《记住乡愁》播出以来,已创下近2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无论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还是“篷门今始为君开”的守望者,都从中找到了精神的家园,这也是继续拍摄第三季的原因。本文作者郭文斌作为这档节目的文字统筹,比较了解散落在中国古镇之中的家国情怀和文脉传承。相信他笔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同样可以感动你我。——编 者伴随着先祖......
-
〓 徐桂香:丘园养素心
林 园(中国画) 徐桂香 与江南园林的邂逅是在2003年秋季,那时我刚刚成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一名美术教师,10月份随学院的师生一行考察江南的文人园林。 彼时将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退思园一一游过。那真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以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组成的建筑群体巧妙地分割着庭院的空间,其间穿插繁花异草、......
-
〓 新闻随笔:不妨多让公众参与文物保护
说到底,扎紧文物保护的篱笆不能只是单向用力,政府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视角,更不可能防范所有的漏洞,只有将政府责任、法律惩治与公众参与结合在一起,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才有可能真正管好这些“宝贝”。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清东陵半年之内两次被盗,引发社会关注。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清东陵两次被盗暴露......
-
〓 光明论坛·温故:尚贤者,政之本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墨子》“尚贤者,政之本也”一语,来强调选拔人才、选贤任能的重要性。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