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
〓 孟子——执著于虚妄的仁爱大师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如是说。在比绝望更绝望的虚妄境地,仍然乐观地相信希望永存的人无疑是一个生命意志极顽强的人,一个做事固执的令人敬畏的人,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理想主义者。生活于2300多年前的孟子无疑就是这类反抗人生虚妄的伟大者中的最伟大者。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的已将......
-
〓 中华文化探宝:甲骨文的发现与学者之功
商王武丁时期牛胛骨刻文 一个多世纪前,甲骨文的发现石破天惊,改写了中国历史,革新了现代学术,也为汉字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路径。 中国是一个崇拜文字的国度。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在神话谱系中常与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比肩并论。相对于远古传说而言,甲骨文的发现就像是一个近世神话,在关心这个故事的人之间......
-
〓 域外记趣:俄罗斯人品茶拾趣
俄罗斯绘画作品《茶炊旁对饮》 一般人认为,俄罗斯人全都“嗜酒如命”,其实,这种说法严重失真。如果说俄罗斯人“嗜茶如命”,这倒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在俄罗斯,不论男女老幼,也不分晨昼晚夜,茶乃“紧随之物”。据学者考证,在全世界,人均用茶量之多,一日内喝茶密度之大,当首推俄罗斯和英国。 以寒冷著称的俄罗斯还能产......
-
〓 陶敏:一生心力献给唐诗研究
陶敏,唐诗研究学者,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生于1938年12月14日,逝于2013年1月17日,享年75岁。 晚起打开手机,看到陶敏教授来电的未接显示,马上拨回去,接听的是他的女儿陶红雨:“爸爸在今天早晨7点55分去世了。”真的很意外,很悲痛。虽然知道他患肺癌已经多次化疗,好像已经趋于稳定,他也始终坚持体育锻......
-
〓 玉瓷赏析:清瓷雅韵耀清冬
清雍正 天蓝釉盘一对 天蓝釉是一种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属于蓝釉的一种,因其钴含量低于1%,所以釉色浅淡,呈现天空之色,故名天蓝釉。天蓝釉的创烧时代目前尚有争议,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虽出土有宣德款天蓝釉器物残片,但其釉色不纯,且从未见实物传世,故或为烧制霁蓝釉所产生的次品。目前所见技术较为成熟的天蓝釉器物出现于清......
-
〓 人民时评: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见字如面,睹物相思。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
-
〓 《论语》绎义·自勉的镜子:读《论语·子罕篇》有感
本篇为《论语》第九篇,主要记载有关孔子本人的性情、好恶、爱憎、襟怀、信念、理想。三十一章中,有少数内容是孔门弟子心目中对孔子的印象,其他大部分文字当属于孔子剖白心迹或对其子弟行止的评说。相较于《述而》篇侧重于教育宗旨与方法,本篇的重点,乃是孔子的自我勉励与警示。孔子认为,要成为真正的君子,首先要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
〓 光明论坛·温故: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强调:“法律的生命也在于公平正义,各国和国际司法机构应该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真正做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语出儒家经典《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
〓 文化评析:挖掘好“丝绸之路”这座文艺富矿
电影《功夫瑜伽》讲述了一位考古学家被古地图吸引,在中印两国之间寻宝的故事。该片票房可观,大陆地区票房累计已近17亿元,在海外也不断打破多地票房纪录。片中,考古学家致力于发掘和保护丝绸之路沿线的文物,并一直痴迷于摩揭陀国消失的宝藏,丝路风情为本片增色不少,成为一大亮点。近年来,中国艺术市场上含有丝绸之路因素的文艺作品不少......
-
〓 卢传梁:高考作文病令人忧
作文本上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天下第一大题”,在满分150分钟独占60(大多数试卷),甚至70分(上海卷、江苏卷),可数以百万计(今年915万)的考生此题所斩获的分数却不甚理想,能获满分者寥若晨星,得高分者也少得可怜。这怨不得阅卷老师“心狠手辣”,下笔无情,舍不得打高分,怨只能怨考生力不从心,“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
〓 卢恩俊:芒种饯花神
红楼梦图谱 金廷标/绘红楼梦绘本 孙温/绘一说起“芒种”,就有种火辣辣的感觉。历书中说这天“有芒的谷物要收种”,在乡间,芒种成了“忙种”。就像白居易描绘的那幅“三夏”抢麦图:“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男女老幼,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间穿梭奔忙,挥汗如......
-
〓 流行语与流行病
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比如说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仅仅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让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近期网上热传的“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帖子中,与“蓝瘦香菇”一同入选的还有“洪荒之力”“老司机”......
-
〓 快意的悲剧英雄——论项羽
太史公司马迁撰《项羽本纪》,以文采飞扬的得意之笔记下了霸气十足的一代英雄——项羽。这是一位生性快意,有真本领、真性情、真气概的英雄。在秦末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用一种狂飙式的精神刺破了历史沉重的铠甲。然而,无情的历史却给了他一个悲剧的命运。豪迈与温情相并的性格使他没有成为历史的主宰者,而他,用撕破了的生命演奏了一曲英雄的......
-
〓 书林一叶:卞藏本《红楼梦》与藏书家刘文介
2012年10月,上海《红楼梦》研究者王鹏发现并购得《红楼梦》卞藏本题记作者刘文介的手稿《孟晋斋藏碑目》,为长达六年的卞藏本真伪之争画上了句号(详见笔者2012年11月1日在本报刊发的《卞藏本确为〈红楼梦〉古抄本》)。日前,王鹏进一步查得刘文介档案资料,并访得刘文介后人。一度湮没无闻的藏书家刘文介及上元(南京古......
-
〓 文化旅游要让人“融进去”
近日,山西陶寺迎来一场特殊的“观天授时”活动。游客在社科院考古所专家的带领下,以古老的观测方式见证了4000多年前帝尧时期节令“夏始日”的到来。通过参与式体验,游客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近年来,旅游需求日渐多元化,不只是游山玩水,还在于获得文化体验,于是文化旅游持续升温。但一些地方的文化旅游遭遇“没听头、没看头、没想头......
-
〓 谈徐渭的大写意画
徐渭(1512—1593),字文长,号青藤,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在文学、诗歌、戏曲和绘画史上都占有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绘画方面,对后世四百多年的大写意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郑板桥说:“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
-
〓 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原名北京政法学院,被誉为“中国法学最高学府”。学校有学院路和昌平两个校区。 同新中国的历史一样,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史也是跌宕起伏。1952年,国家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合并成立了“北京政法学院”, 毛泽东主席题写了“北......
-
〓 远去的背影:纪念,是为了更好地继承
明暗交替,斗转星移,又是一年。回望即将过去的甲午马年,有一批学人逝去,留下一个个背影,在我们的哀思与追忆里,渐渐远去。吴小如、田余庆、俞吾金、郑杭生、庞朴、汤一介、方立天……在热闹的时代,这些名字,对很多人而言显得陌生,甚至是第一次听闻。然而,这些“默默无闻”的名字,却在社科领域里创造了学术的高度,代表着思想的锐度,体......
-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书比人寿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活动,历时一年多,于2013年8月18日公布。对于古籍出版工作者来说,值得书写。 中国现存数十万种传统典籍,不但是中国历史文明的记录,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此次“推荐书目”,既是一次新中国古籍整理与出版成就的展示,又是成功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倡导,一种要求。“推荐活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