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域外听风:疏忽人文,何为大学?
大学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便利店,把效率与实用性变成衡量教育的尺子,只会降低教育的维度去年,一套由日本讲谈社编著的《中国的历史》丛书风靡中国,其构思巧妙、观点新颖、富于洞见,吸引了不少中国读者。这套书之所以能集可读性、专业性、新视角于一体,与日本发达的人文科学密不可分。然而,独树一帜的日本人文科学,在不远的未来或许将走向衰......
-
〓 新评弹:“烧钱”能买孩子未来吗
“北京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余温还未散去,一篇“月薪三万,还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又成为朋友圈热文,引发不少人的关注与讨论。一位母亲抱怨,暑假期间,去掉给孩子去美国游学的费用、请保姆的费用、孩子钢琴考级的费用、游泳班的费用等,3万的月薪所剩无几。对此,有人共鸣,认为这位母亲说出了不少家庭的心声;有人则批判:与其说是在抱......
-
〓 干部谈读书:读书最乐乐在人生
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细细品味书中的喜怒哀乐,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心善良和审美情韵两千多年前,荀子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可见,中国有着悠久的要求官员读书学习的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古人为什么强调官员读书学习呢?因为“士大......
-
〓 慢慢走,欣赏啊——赏花记
审美活动从字面上讲就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在日常生活中,花无疑是美的直观形态,也是美好事物的一个代表。植物开花之时是其生命美好状态的直接呈现,所以赏花也是对美的欣赏。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在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吟咏中,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绽放的赞美。以至于发展出赏花美学,其主要内容是:欣赏花姿色气味......
-
〓 新社会史学派浅说
新社会史学派,也称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二战后西方新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国际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的一部分。这个学派有一批卓越的历史学家,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历史著作。欧洲史学史专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伊格尔斯在70年代曾说:新社会史的诞生“是近15到20年来历史编纂学方面最重要的发展”。它不仅对欧洲,而且对国际史学界(......
-
〓 消费观察:实体书店的立足之道
近几年,实体书店的生存之路走的颇为艰辛,越来越多的书店正逐渐消失在城市的地图中,实体书店走向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座座曾经的文化地标为何在一片片叹息声中黯然退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实体书店受到网上图书销售的挤压,另一方面也与人们越来越少的阅读量不无关系。近年来,当当、亚马逊等一批网上图书商城异军突起,......
-
〓 校园探索:阅读,即思考
阅读是一个类似思考的过程,如果阅读只是读了文字却无思考,那么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一些国家,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被认为是学生成功完成学业需具备的能力之一,而且对于学生有效的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的Critical并不完全如字面翻译所指单是批判性的意思,它更是指一种对事物进......
-
〓 孔子的好学精神
作者简介:叶根华,有多篇作品见于《宁夏大学报》《雨巷》《西夏青年》和《赣西文学》,获得过德育报举行的一次文学奖项。个人新浪文学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7674863。有人说,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和生物经济时代”,是的,这个时代经济繁荣,科技以从所未有过的速度发展;这个时代“信息爆炸......
-
〓 觅渡,觅渡,渡何处?——就这样漂泊着的李白
李白是中国著名诗人中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名字在中国民间也几乎是无人不晓。在戏里,有“太白醉酒”的戏;在乡间的酒店里,还常见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在小说里,有“李太白醉写吓蛮书”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上,有“铁杠磨成绣花针”的故事。就作品论,凡是认得几个字的人,都能背出李白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的......
-
〓 “蟹”字透露的消息
俗话说“八月十五,菊黄蟹肥”,中秋佳节正是品蟹的大好时节。《红楼梦》第38回就写到一场中秋螃蟹宴。《红楼梦》中铺陈的美食很多,若论场面,则要数史湘云在“藕香榭”摆下的这场螃蟹宴。可见从古至今,中秋食蟹不仅是大快朵颐的舌尖享受,也是人们在社交往来中一个撑场面的事儿,足见“蟹”在食单里的非凡地位。 那么,古往......
-
〓 以“精作”达“唯美”——海派玉雕浅谈
图为198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的《黑白玉调色器》。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从“巫玉”到“王玉”再到“民玉”,千百年来,中国人敬玉、爱玉、赞玉、赏玉、戴玉、藏玉,玉文化经久不衰,玉器也在不同应用中成为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内涵最为深远、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品类之一。玉不琢不成器。几千年来,经历了漫长的萌芽起源、文理升华......
-
〓 春天的一道分水岭
每当二婶让虎哥去村外的田野里连根拔一些开花的荠菜回家时,我就知道“春分”到了。荠菜,是江南春天最常见的一种野菜,也是乡下人最常吃、觉得最好吃的一种野菜,可用来做馅炸春卷,包饺子,蒸包子,也可直接凉拌、清炒……只是荠菜一旦开花,便意味着老了,不好吃了。据说,“春分”日用连根带花的荠菜煮带壳的鸡蛋,有“头风”(一种头晕病)......
-
〓 文化评析:“语言学”要跟得上“学语言”
泳坛女将傅园慧用一句“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来表示“已经尽力”的意思,这种真实、有新意、有趣味的表达方式引起广泛共鸣,竟成名言。其实,很多“80后”和“90后”都喜欢别样的表达,他们善用“网络时尚语言”,喜欢创造新词、新句表情达意,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的。当下,网络语言虽被广泛运用,但对“源头”的研究似乎尚......
-
〓 新评弹:文化价值不能用钱来衡量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挺没文化。为什么?很多文化上的事搞不懂、看不明白。后来有一天,突然明白,原来不是没“文化”,而是不懂“经济”。为什么?不少文化领域想不明白说不通的道理,拿“经济”一解释,醍醐灌顶了。近日中国长城学会调查公布,目前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近三成已经消失身影。同一个长城,不同的遭遇——......
-
〓 清代的马蹄袖
满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马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俗与方式,其中在服饰上人们就可以看到与汉人服装的大异其趣。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后,尤其是在清王朝建立以后,由于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中原地区,其中体现在服饰上,就使得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饰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
-
〓 人民时评:文创升级须深耕文化土壤
能否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融入文创产品,而非徒增一抹“文化唇彩”,决定这一行业的景深与未来博物馆里的华美文物,远古文明展上的神秘符号,不知激发过多少孩子们的想象力,却只能隔着橱窗恋恋不舍。如今,人们可以把刻有甲骨文的水杯买回家,让案头平添几分古意;也可以把印有乾隆御笔的手机壳揣在兜里,让那份历史随身行走……各种文化创意产品......
-
〓 文化评析:《新华字典》须适应互联网汉语生态
《新华字典》免费版App每天只能查询两个字,日前引发争议。用户须花40元购买完整版,日查询汉字数量才不受限制。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回应,“(App)加入了许多纸质版字典没有的功能”,由央视主持人李瑞英所朗读的标准发音是亮点。《新华字典》曾是中国人必备的工具书,然而,网络早已撼动了它的地位。如今,除了在中小学教学阶段,教......
-
〓 文学时空:纪念路遥的最佳方式
时间像一个小偷,偷去的何止是荣枯?还偷去了令世人仰慕的一位作家——11月17日,路遥的忌日又到了。 但偷不掉的是情感。整整21年了,他还在人们的生活中。他前倾着硬朗的身体,迈着坚定的步伐,心灵那样的本真,思想那样的鲜活,精神那样的独立。 路遥还活着,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活着。他凝结在一朵朵飘飞的雪花里......
-
〓 一岭桃花红锦黦
李元胜摄 春雨唤春雷。正月结束后,当淅沥雨声中有了野鸡的低鸣,笼中的八哥又在不断要鼓动翅膀时,第一声春雷就该来了。 第一声春雷往往也是在睡梦中若有若无,朦胧听到的。早春时节,还不需要闪电撕裂长空,那雷并非来自半空,没有疾风相薄,它像是来自远远的大地深处,闷闷地,通过一切阻挡物的回声激荡而来。古人形容雷声爱用......
-
〓 见仁见智:书价为什么这样贵?
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高达52.23元,其中文艺类新书平均每本更是高达85.81元。如同市场上的其他商品在涨价一样,书的价格也是一直在走高,而且渐渐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以致有人预言,中国大陆的图书像港台那样定价突破百元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这引起一些普通读者的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