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玫:伍角船板
不经意间,总会回忆起十年前的台湾之旅。那时的宝岛旅游还没有对大陆开放,于是繁文缛节,颇费周折。前往台湾的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也自然成为引人注目的“异类”。 台湾一直是我们想去的地方,结果成行之时,偏偏赶上“非典”。4月初,香港、台湾已风声鹤唳,我们能否动身,一直悬而未决,直到4月6日,终于登上了从北京过境香......
-
〓 思考者说:“机”与冯用之的政治智慧
冯用之,河南洛阳人。唐玄宗时任万年县县令、金部员外郎、仓部郎中等职。他的著作《机论》蕴含着以机遇、机智、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智慧。 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发机之要,实资于时,”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时。“进而得时,亦机也,退而得时,亦机也;取而得时,亦机也,舍而得时,亦机也;语而得时,亦机也,默而得时,亦机......
-
〓 人民时评:涵养温暖向上的大学之道
大学生正处在走向精神成熟的关键阶段,最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导引,需要大学帮他们扣好价值观的“扣子”这两天,有一则小消息颇有趣味: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校区宿舍楼的洗衣房门口有燕子筑窝并繁育小燕子。因担心学校暑期封楼后小燕子会饿死,有同学将该信息发到网上求助。学校在得知后当天便决定,封楼期间在洗衣房打开一扇窗户,以便燕妈妈出入。......
-
〓 文物回归,不妨给点“谨慎的乐观”
当爱国情怀、国际情怀、人道情怀以及利益准则、道德准则发生化学反应之后,冷不丁还会冒出像捐赠鼠首、兔首这样的“特例”,我们不妨给点“谨慎的乐观”。 前些天,法国皮诺家族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一事,上了很多媒体的头条。在一片叫好声中,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点醒”大家说,这次......
-
〓 文化评析:昆曲传承不能只靠一出《牡丹亭》
岁末的北京,满城争唱《牡丹亭》: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传承汇报演出以大师版《牡丹亭》为重头和先导,接以南昆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典藏版(上海昆剧团)、大都版(北方昆曲剧院)、天香版(湖南省昆剧团)、永嘉版(浙江永嘉昆剧团)、青春版(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御庭版(浙江昆剧团)七个版本的《牡丹亭》。 ......
-
〓 光明时评:大学校长上的最后一课很重要
好大学应该是社会和国家的灯塔,好校长应该是这个灯塔尽职尽责的守护人。在毕业生即将离校时,校长通过毕业典礼演讲,为他们点亮继续前行的明灯,指点航行的方向。 没有煽情、没有调侃,只有温情的叮嘱,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他嘱咐学......
-
〓 光明论坛·校训文化专家谈·徐梓:校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校训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精神的表征,体现了特定学校的特定性格和气质。一则个性鲜明、恰切允当、具有强大感召力和生命力的校训,一方面在于它生动地传达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另一方面则在于它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养料。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基......
-
〓 文化随笔:“三希堂”前话乾隆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 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花隔......
-
〓 论“中华诗国”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孔夫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也就是哑巴。我们和西方传统很不相同。古希腊圣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诗人赶出去。诗人要活命,就只能歌颂神,故西方诗与歌结合,最普及在教堂。而中国诗则普及于生活的一切方面。先秦时代政治家引用《诗经》增加外交辞令的权威性,而老百姓就用来发泄一切情绪,包括骂老天,“时日......
-
〓 牟钟鉴:毅勇深沉的学人品格——忆方立天教授
方立天教授部分著作作者与方立天教授(右一) 中国人民大学方立天教授于7月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当代中国哲学和宗教学的重要领军人物,方立天教授著作宏富,思想深邃,在政、教、学三界和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他的去世,是中国学界的一大损失,也使我失去了一位学术同道和亲密的兄长。悲痛之余,他为人为学和友情的往事不断浮现心头......
-
〓 观天下:遗编一读想风标
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题为《孟子》的怀古诗:“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对于孟子,王安石是拳拳服膺、衷心景仰的。只是,“往事越千年”,斯人早已成了“沉魄浮魂”,只能遥望其风范、标格于遗编了。“迂阔”,是“迂远而阔于事情”的概括,意为远离实际,不合时用。“何......
-
〓 门联趣话
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其中一大景观就是大街上的牌匾和胡同里的门联。早年,北京城内大街两旁的店铺都挂着牌匾,那些著名的老字号自不必说,就连米粮店、油盐店、绒线铺、香蜡铺、电料行、汽车行等等也都无一例外。煤铺虽不挂匾,但在门首写有字号,同时还在白灰墙上写着“块末元煤”的榜书,十分醒目,使人远远望去,一目了然。......
-
〓 文化世象:呼唤典雅精致的文学语言
央视播出的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宣布启动“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在观众和网民中引起热烈反响。有人惊叹,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过去却知之不多,真是惭愧;也有人对节目的动机和效果表示怀疑,指责节目选择的字词太过生僻,讥之为“语文版奥数”。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成人的书写正确率屡创新低,表面......
-
〓 专家主持:如何缩短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刘振天 嘉宾: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吴景深■编者按 11月中旬,在教育部对某“985工程”高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振天得以与此番受邀以境外专家身份参加评估的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吴景深教授进行了深度交流。吴教授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到德国汉堡工业大......
-
〓 京城图记:金色京城观秋
如果有人问:京城最美丽的色彩是什么?很多人都会告诉你:“金色!”你看,那些古建筑上的金黄色琉璃瓦,成排成片地点缀着皇家园林,时时标志着六朝古都浓厚的历史积淀。还有吗?有!那就是“金秋十月”里,把京城的秋天染成金黄色的“银杏树”。银杏树因为果实色白而得名。树的果实和树叶,都是很好的药材。银杏树是古老的树种,据说几亿年前就......
-
〓 鸡年说鸡
丁酉“鸡年”将至,不妨聊聊“鸡文化”,也当属国学的一斑吧!世上最早养鸡的是咱中华民族。我们已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家鸡与其他牲畜共存的遗骨,野生的原鸡从此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同鸡有关“借鸡发挥”的文字便丰沛于史册。择要与大家共享。《史记》提到咱们的老祖宗黄帝统一华夏后西巡至崆峒山,他登上的最高峰形......
-
〓 四部经典老片,讲的全是风云兔年
1915年(乙卯年),两种体制的较量经典电影《知音》回首百年,是内忧外患的中国从专制走向民主的百年,是不甘屈辱的民族从羸弱走向富强的百年。本报为你攫取其中的四个兔年,从中可以看到无数仁人志士为复兴之梦,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沧桑之路。那些壮丽诗篇,又被一些经典影片忠实地重现,让后人铭记,成为永远不能抹去的回忆。1981年......
-
〓 肖复兴:霜降说吃
霜降涮肉在中国传统的节气里,是讲究吃的。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一招一式不能乱。比如,元旦要吃驴肉,谓之“嚼鬼”;春节吃荔枝干、龙眼干、栗子、红枣、柿饼等杂拌儿,叫做“百事大吉”;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五月吃新玉米,叫做“珍珠笋”;重阳节吃花糕(一种双层三层乃至更多层的点心,中间夹着枣栗等果仁),叫做“层层登高步步高升......
-
〓 明清时代的新年节俗
演讲人:萧放,1960年生,湖北英山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化史、岁时节日民俗等。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著作:《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岁时——传统中国......
-
〓 章开沅请辞让高等教育警醒
近日,有媒体报道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主动请辞“资深教授”头衔,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引发社会热议。 人文社会学科“资深教授”,终身享受院士待遇,是典型的“高大上”资源。88岁的老教授章开沅,四度请辞这一“待遇”,最终如愿获准。在学术腐败频发、沽名钓誉者甚众的当下,章先生此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