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智生活·汉字⑧:汉字之中蕴酒礼
最近闲翻《说文解字》,发现古人在造与“酉”有关的字时,大多蕴含着喝酒的礼仪。 “酉”最早的意思就是酒,形似酿酒用的瓮。后来,“酉”为天干地支所借,人们就造了“酒”字。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就”意为“到高处去住”。酒本五谷所酿,国家礼祭之时才用,目的是引人向善,但沉湎其中则为恶了。后人注......
-
〓 方铭:怎样读《楚辞》
《楚辞》是汉代刘向所编屈原及宋玉等人的作品集,今本《楚辞》包括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全部25篇作品,以及宋玉等后代人悲悯和模拟屈原的作品。从宽泛的意义说,把《楚辞》理解为屈原的作品集,也不能说错。《隋书·经籍志》指出:“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
-
〓 让经典走向大众
一 我国经典大作甚丰,文化积淀丰厚,五千年的中国史,始终伴随着五千年的文化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又是唯一史迹绵源不断,文化发展史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们的国家,虽历经磨难,特别是近代以来,我们民族曾遭遇多次灾难性的磨难,然而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险境,走出血与火的历史,再......
-
〓 红军北上抗日的昂扬战歌——毛泽东抗战诗词赏读(下)
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也作于1935年10月。对于这首词,特别是对“昆仑”象征什么,众说纷纭。毛泽东自注说:“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都不合实际。”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早已拉开序幕,田汉、聂耳的......
-
〓 此岸彼岸——我的山水观
人们对山水的理解,或是可居可游的融入感,或是居高临下的征服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享受自然、改造自然的心理体现。把自然造化放在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之上,追寻山水蕴含的亘古不变的精神,应该是山水画创作的精髓所在。我努力营造一种混沌初开、天荒地老的感觉,并试图演绎出心中的山水精神,用这种精神给人们以力量,启迪人们的思想,滋......
-
〓 维护汉语健康人人有责
“偶8素米女,木油虾米太远大的理想,只稀饭睡觉、粗饭,像偶酱紫的菜鸟……”这是重庆市某中学教师王蓉在一次批阅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中,一位学生在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中的语言。面对考试中出现的这种句子,你能看懂吗?这几年,随着网络和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网络语言也大行其道。“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喜大普奔”(喜闻乐......
-
〓 传统节日怎么过:构建年俗文化空间
羊年春节在望,很多出生在农村、工作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网购了火车票飞机票,等着回家过年。过年,为的是阖家团圆,一解思乡之苦,也是为了感受热闹喜庆的年味。不过,现在不仅城市,农村的“年味”也越来越淡,其中原因很多,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几十年来家庭小型化的结果,也可能是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缘故。随着新农村建设、新城镇......
-
〓 因为你们世界会更好——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对于我们每一个即将走出学校的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祝福你们从母校出发,迈出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祝福你们在人生更大的舞台上,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所有爱你们的人展示更加美好的自己! 离别之际,我想和同学们讲几句话: 第一,面对纷扰复杂的世界,我们要牢牢坚守信仰。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
-
〓 千古谁识汉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人李商隐用这一首《贾生》诗道出了千百年来知识阶层为贾谊鸣不平的心声。在历代士人眼里,汉人贾谊是个怀才不遇的典型。而且他这个才不是一般的才,是一种足以为帝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老爷支招、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大概就是因为贾谊,也不......
-
〓 人才史话:清廉吏治的标杆管理效应
资料图片 明初,方克勤在济宁府任职时清廉自律,政绩斐然,朱元璋称赞他“善治民,赐宴仪曹”,并召入朝中做官,传为重视人才的美谈。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古代政府时常通过树立和表彰廉洁官员的方式来促进吏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这里我们就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标杆管理角度来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 标杆管理是指以领先者的业......
-
〓 毕业季赠言·北大张鸣: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势利
同学们,大家肯定想过,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所为何事?这个问题,估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为了兼济天下、服务社会,是可能的答案;为了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也是答案选项之一。这些答案,我都认同。但是,我还是想请大家温习孔子说的两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孔安国的解释是:“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
-
〓 人才史话:“爱才”不等于“宠才”
古代的帝王,通常把得力的将相视为左膀右臂,称为股肱之臣,高爵厚禄,信任有加。但由于其中有不少人得宠后自负其功,骄横跋扈,有失检点,造成极为有害的负面影响。 关羽是蜀国乃至整个三国范围内拔尖的将才,但就秉性而言,关羽的性格缺陷也很明显,特别是恃勇轻敌、居功自傲等致命弱点,使得他后来的结局很惨。对于关羽的“软......
-
〓 朱以撒:道在瓦甓
自立风标的古代书法家,历千年审美迭变而不被磨洗,着实很让人敬畏。如果不是倚仗书法资料的越发丰富,往往会觉得史上大书家都是凌空蹈虚破坚发奇之人。事实上,书风再新颖奇谲也都吸收了前人的书法精华,并以此作为根柢。正是这些根柢使一个学习者有了基础,最后总而成之,使之更为典型。 在北朝书法资料没有广泛传播时,我们对......
-
〓 论宋词风格的多重性——从李清照的几首咏梅词说起
“乃知词别是一家。”(李清照《词论》)由于思想上的保守,清照对于苏辛等人一改五代以来的吟风弄月的萎靡词风转而以诗为文的作法极为不满,她奉守的是“诗庄词媚”的传统的创作方法,所以她把自己的侠肝义胆全部献给了诗,而把她的风情柔骨留给了词。因此,人们今天读清照的诗和词,会感到两种炯然不同甘的风格。前者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
-
〓 书法艺术的源泉
书法艺术的源泉在哪里?在书家苦苦思求的悟性里吗?或者是在对前辈书家作品不断的临习、模仿中?还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临池学习中?在我看来,影响书法艺术成就的原因很多,除了书家个人的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我认为以上这三点对于成功的书法艺术的达到实在非常重要,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定在这三者的修炼上达到相当完......
-
〓 读一本书,品一杯香茗
曾国藩说过: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里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里去。提升品格减少堕落的时间,多留读书的时间,现在读书的厚度决定以后运行的长度,忙累了容易迷失,不如停下来,读一本书,品一杯香茗,静心地给自己一个灵魂修炼的时光。读书是一种优雅的享受,冬天的暖阳里,静静坐在落地窗前,让阳光斜斜地打在身......
-
〓 知味·丝绸之路·漫话面食
在中国漫长的饮食历史中,面食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小麦的种植始于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西亚地区。对中国而言,麦是舶来品。所以《说文解字》解释麦字为“来也”,“来”是麦的本名,小麦是外来作物,是通过早期的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麦字在商代甲骨文中便已出现,说明距今3000多年前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开始种植小麦。美籍华裔......
-
〓 漫谈中国文化中的“猴”
图为小学语文课文《猴子捞月》插图 资料图片2016猴年邮票三勿石猴。“三勿”意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论语·颜渊》。金羊辞旧岁,福猴迎新春。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谓“申猴”。猴与中国人缘分深厚,自古便被视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猴文化是中国生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
-
〓 孔子名字新解——读钱穆《孔子传》札记一则
作者简介:彭华(1969-),男,四川丹棱人,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古代思想与文化、近现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研究。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钱穆语)、儒学开山祖师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得名的原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
-
〓 明清两代“服妖”多有王公贵族以穿乞丐装为时尚
在中国历史上,伴随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会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化的服饰制度。香港文汇报今日刊文称,这种制度不但为礼教所维护,而且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不敢轻易逾越。然而随着社会风尚的变化,尤其是当一个王朝的控制力日渐减弱的时候,人们对服饰求新求异就会成为一种必然,从而引起正统人士的不满,谓之“服妖”,甚至以为是亡国之兆。明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